| 
								
						  
						
						
								
									
										※書籍推薦人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王偉勇
                                  	 |    
								
						
								
									
										※推薦文 推薦序
        碧月是我服務東吳大學時期教過的學生,1992年畢業後,只知道她考上研究所,不知道她研究的方向,更不會知道她畢業後在何處服務,可以說是一位與我失聯的學生!       但既然有師生的緣份,就意味著有可能再見面。而老天總是那麼有意思,當我指導學生的妹妹到實踐大學應徵教職的時候,突然打電話給我,告知有位面試的女老師,好像是姊姊的同班同學,要我協助了解她口試的狀況。我半信半疑,撥了電話,對方聽到我「自報家門」,高興的稱我一聲「老師」,我終於確定她就是「陳碧月」。只是我這學生的妹妹,終究未錄取;錄取的是我指導的另一位學生,她並沒告訴我去應徵實踐的教職,卻讓我搶先知道她的著落。說了那麼一段故事,只是要證明西諺所說:「見過面的人還有再見面的機會」,何況師生!       兩個月後,我這失聯的學生突然要我為她的新書寫序,我既然推不得,當然要好好了解這二十年來她究竟做了些什麼。於是上實踐的網站去瀏覽一番,唯恐不足,又要她將相關的簡歷寫一份給我。這才發現她已然升等為教授,較之同時期的學生,可謂捷足先登;而且著作等身,迄今已有十六本書(含三本合著)問世,就量而言,她已經是青出於藍了!後生可畏,孰曰不然!       總體而言,碧月的研究,係著力於現當代文學,尤其關注大陸文學這個區塊。我想這與她的碩、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唐翼明先生大有關係,唐先生為碧月《20世紀90年代大陸女性小說的思想藝術風貌》一書作序時曾稱:「現在研究臺灣文學的,園地有限,而耕之者眾,很快就會人滿為患,而研究大陸文學的卻寥寥可數,不久就會面臨人才荒。」這個觀察與叮嚀,相信對碧月的研究方向是深有影響的!       尤其可貴的是,碧月雖升上了教授,卻不忘分享她的研究心得,引領後進,所以編了不少適用於通識課程的教科書,這是極不容易的事。因為通識教育,旨在「宏通器識,教育全人」,也就是要恢宏學生的胸襟、見識,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群、美兼備的全人。這是我對通識的定義,也是國立成功大學通識教育的願景。為了達到此願景,我已經著手編纂通識教育叢書,計劃出30本,內容包括語文、藝術、哲學、公民、法律、經濟、歷史、科技、生物、醫學、健康、環境生態等,大抵是配合成大校園環境設計的,目前已出版10冊,預計民國104年出齊。       碧月與我有同樣的眼光,但她未兼行政職,實踐的環境、規模也和成大不同,所以她只就教授的領域規劃,落實她的想法。我覺得她已然樹立了自己的風格,值得介紹給讀者認識:其一,她有宏通的視野,能閱讀兩岸的作家與作品,經由她討論過的小說,我尚未精算過,相信已經上百部;其二,她有引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只要閱讀《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一書,就可以登堂入室了;其三,她能把握實踐大學女生佔絕對多數的教學環境,出版了不少女性作家的小說賞讀教材,內容兼賅人生、婚戀、情愛、旅遊、女性意識、心靈探索,甚至連結文學電影等。這樣的視角,就很能凸顯屬於實踐大學通識教育中語文領域的特色。       此次,《大陸當代小說選讀》的出版,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碧月跨越的企圖心。本書計選了大陸十五位作家的小說,包括戴思杰、莫言、劉震雲、余華、蘇童、畢飛宇、韓寒等七位男作家,以及張潔、張抗抗、王安憶、池莉、嚴歌苓、林白、陳染、虹影等八位女作家,顯然已經由女性作家跨越到男性作家。有了男性作家的加入,內容的擴充當然可以想見。此中年紀最高的是七十五歲的張潔,最輕的是三十一歲的韓寒,其他作家約在四、五十歲左右,可見她也注意到了老、中、輕三代作家的搭配,眼光依然宏通。同時,每位作家的單元都包含作家創作背景、作品賞析、問題討論與活動設計三部分,符合了引導與啟發的教學需求。相信這樣的教材,對教授通識的同道及受教的學生,應該是兩蒙其便、很有裨益的。       我基於負責通識教育工作,向來支持通識教材的編寫與出版;因為唯有教材確定,才能讓通識課程更具學術承載度,也更能讓知識的薪傳有跡可循,進而啟發學生延伸閱讀與思考。而碧月在這方面,耕耘有年,劍及履及,今年又有新教材要出版,於公於私,我都樂觀其成,是為序。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王偉勇謹識     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民國101(2012)年11月30日                                                              
  
                                  	 |    
								
						
						
						
						
						
						
						
						
						
								
									
										   陳碧月 現職:實踐大學專任教授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空中大學兼任教授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曾任教於崇右技術學院與中國文化大學 著作:《小說選讀》、《大陸女性婚戀小說--五四時期與新時期的女性意識書寫》、    《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大陸新時期女性小說選讀》    《文學與人生--此情無計可消除》、《小說欣賞入門》    《異彩紛呈--大陸新時期女性小說賞讀》、《兩岸當代女性小說選讀》    《20世紀90年代大陸女性小說的思想藝術風貌》    《遇見幸福--旅遊文學的魅力》、《凝視心靈--文學電影與人生》    《大陸當代女性小說研究》、《情愛與文學》以及三本合著,共16本。 論文:〈淺談兩岸女性的愛情小說〉、    〈兩岸小說:呂秀蓮〈這三個女人〉和張潔〈方舟〉〉    〈曹麗娟《童女之舞》的同志情愛書寫〉、    〈經池莉小說《來來往往》和《小姐你早》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兩性意識的覺醒〉    〈論陳雪〈蝴蝶的記號〉的寫作特色〉、    〈90年代:顛覆「母親神話」的大陸女性小說〉、    〈女性書寫--陳染小說的藝術風景〉    〈大陸當代女性小說的關懷意識 〉    〈「海派文學」的女性書寫特色--以王安憶、陳丹燕、衛慧九○年代的作品為例〉    〈職業身份:當前大陸女作家筆下的男性形象 〉    〈當代大陸女性小說中的男性性格書寫 〉    〈大陸當代女性小說的語言表現〉    〈旅遊文學與文化〉    〈文學電影裡的「人文關懷」〉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小說裡的人文蘊涵〉    〈飲食文學的養生樂活藝術〉    〈愛情文學裡兩性的「真誠對話」〉等共57篇論文。
                                  	 |    
								
						
						
						
						
						
						
						
						
						
						
							  	 
                            		 
                              		
                                
                                          
                                   
								    推薦序  (5) 自 序  (1) 第一章 男作家小說選 第一節 戴思杰(1954∼) 1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2 二、作品賞析─《巴爾札克與小裁縫》  4 第二節 莫言(1955∼) 21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22 二、作品賞析  27 第三節 劉震雲(1958∼) 31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32 二、作品賞析  35 (一)《一地雞毛》  35 (二)《手機》  36 (三)《我叫劉耀進》  43 (四)《一句頂一萬句》  48 第四節 余華(1960∼) 61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62 二、作品賞析  64 (一)《活著》  64 (二)《許三觀賣血記》  71 第五節 蘇童(1963∼) 93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94 二、作品賞析  95 (一)《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95 (二)《罌粟之家》  101 (三)《妻妾成群》   111 (四)《婦女生活》  125 (五)《紅粉》  130 第六節 畢飛宇(1964∼)   135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136 二、作品賞析  138 (一)《青衣》  138 (二)《玉米》  152 (三)《平原》  164 (四)《推拿》  189 第七節 韓寒(1982∼)   235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236 二、作品賞析  238 (一)《三重門》  238 (二)《他的國》  248 (三)《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252 第二章 女作家小說選 第一節 張潔(1937∼) 269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270 二、作品賞析  272 (一)《方舟》  272 (二)《祖母綠》  280 (三)《無字》  286 第二節 張抗抗(1950∼) 293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294 二、作品賞析  295 (一)《北極光》  295 (二)《情愛畫廊》  305 (三)《作女》  310 第三節 王安憶(1954∼) 331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332 二、作品賞析  334 (一)《流逝》  334 (二)《小城之戀》  346 (三)《金燦燦的落葉》  350 (四)《長恨歌》  353 (五)《我愛比爾》  357 (六)《米尼》  358 (七)《香港的情與愛》  365 第四節 池莉(1957∼) 373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374 二、作品賞析  378 (一)《不談愛情》  378 (二)《來來往往》  383 (三)《小姐,你早》  389 (四)《你是一條河》  396 (五)《雲破處》  399 第五節 嚴歌苓(1958∼) 405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406 二、作品賞析─《一個女人的史詩》  414 第六節 林白(1958∼) 437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438 二、作品賞析  439 (一)《一個人的戰爭》  439 (二)《瓶中之水》  446 (三)《隨風閃爍》  448 第七節 陳染(1962∼) 451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452 二、作品賞析  458 (一)《私人生活》  458 (二)《與往事乾杯》  460 (三)《無處告別》  462 (四)《沉默的左乳》  464 第八節 虹影(1962∼) 473 一、創作背景與評價  474 二、作品賞析  477 (一)《飢餓的女兒》  477 (二)《K》  484 參考書目  4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