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福利服務
作  者╱
呂寶靜著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16/06/03   (1版 2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6899-9
書  號╱
1JDJ
頁  數╱
288
開  數╱
20K
定  價╱
380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老人福利服務是指為了因應目前高齡化社會的老人問題:經濟問題、健康問題、社會調適問題、居住安排問題、增加社會負擔、提高醫療需求、增加遊民人數,休閒活動需求而提供的服務。老人福利服務是社工系與老人(老福、老服)系、長期照顧學程的課程。隨著高齡化,社會福利中會有更多的課程討論老人福利服務。本書可作為社會工作系所老人領域相關課程之教科書,亦可作為各校跨專業「老人與長期照顧相關學程」之用書。
  本書從「每位國民在老年期能過著有品質的生活,是政府、家庭和個人的責任」之預設出發,從事寫作。內容的安排,大致可歸納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可稱之通論篇,涵括高齡化社會的人口學分析、高齡化社會的政策目標、以及台灣推動老人福利服務的政策法源基礎;第二部分各章則是針對老人經濟安全保障、健康促進、長期照顧、以及各項老人服務方案(社區式、居家式和機構式服務)逐章討論。此書可作為「老人福利服務」、「老人社會工作」和「老人長期照護(顧)」等課程的教科書或參考書;此外,對於關心高齡化社會的政策制定者與實務工作者而言,也具高度參考價值。

呂寶靜   
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工作暨社會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老人福利、長期照顧、家庭照顧、性別與社會福利政策、社會工作管理。

第一章 人口結構老化之趨勢
第二章 高齡化社會對策之目標
第三章 老人與社會照顧體系
第四章 臺灣老人福利服務之法源基礎與推動概況
第五章 經濟安全
第六章 健康促進
第七章 長期照顧
第八章 老人服務中心
第九章 日間服務
第十章 居家服務
第十一章 其他居家式和社區式服務
第十二章 住宿式與機構式服務

社會科學質的研

社會政策與社會
立法奪分寶典
社會福利行政
社會個案工作─
理論與實務
身心障礙社會工
作實務手冊
社會團體工作:
理論與實務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第一章   人口結構老化之趨勢
壹、前言
我國自1993年正式邁入「老人國」之林,「老人國」的意涵為何?又一個國家的人口結構如何轉型成為老人人口快速增加的階段?人口老化是世界各國普遍的現象,而台灣的人口老化趨勢為何?又人口老化對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值得社會政策關注的議題有哪些?本章係在討論上述的提問。更具體而言,本章的內容首先說明人口轉型與人口結構老化的過程;其次描述世界主要國家人口老化的情形;接著分析台灣地區人口老化的趨勢;進而透過描述台灣老人的人口學屬性來呈現其圖像;最後則討論人口老化之政策意涵。

貳、人口轉型與人口結構老化
全球的人口都在老化中,這種情形是人口轉型(demographic transition)的必然結果,所謂人口轉型係指一個社會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逐漸移轉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過程。人口增加轉型的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見圖1-1),第一階段,出生率、死亡率皆高,因而人口增加的非常少;在第二個階段,嬰兒和兒童死亡率都下降,但出生率並未下降,因而人口增加較第一階段為多,主要是兒童人口的劇增;在第三階段,出生率開始下降且成年期的死亡率下降,老人人口快速成長;至第四階段,出生率與死亡率皆呈穩定狀況(Myers, 1990: 24-26)。由此可知,在一個封閉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都會引起人口的老化,不過人口老化主要是受到出生率的影響,其次才是死亡率的影響。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s)是呈現人口結構中年齡和性別的組合之圖像。人口金字塔的形狀主要是受到「出生」、「死亡」和「遷移」之形塑。此外,人口金字塔不僅呈現一個社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還能顯示該社會的生活狀態,譬如:經濟發展的程度、醫療科技發達的情況、資源分配的情形等。如圖1-2所示,處在人口轉型第一階段的國家,所呈現的金字塔是狹窄的形狀,僅有少數的老人人口。而在第二階段的國家,高出生率仍維持,但嬰兒死亡率下降,因此年輕的人口數劇增,所呈現的人口金字塔形如三角形,有著較廣寬的底部,反映出兒童(較年輕)的世代人口數多,然年齡愈長的世代,人口數就愈少。第三個階段則是出生率的下降,造成人口增加率漸趨平緩,且各年齡層人口數愈為平均的分佈,故呈現四角形的形狀(Kinsella & He, 2009)。

參、世界各國人口老化的情形
綜觀世界各國,不僅邁入老人國 之林的時代有異,而且老化的速率也不等,如圖1-3所示。瑞典和法國在19世紀後半期即為老人國,這兩個最早經歷人口老化的國家,自1900年以後老年人口呈現穩定和持續的成長。美國則是在20世紀初期老人人口急遽增加,至於日本人口的老化主要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而此種驚人的老人人口成長將持續至21世紀的前1/4世紀(Myers, 1990: 25-26),到2008年,日本已成為全世界最老的國家(老人人口占21.6%)。

2008年,全球的老人人口占總人口的7%(約5億6百萬人口),預估2040年預計將突破14%(約13億人口)。東歐和西歐在全球中是老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預估於2040年,歐洲將有14%的人口達65歲以上;而北美洲和大洋洲的老人人口也快速成長,預估2040年北美洲老人人口比例將超過20%。亞洲地區人口老化的比例在2008年時占6.8%,預估到2040年時,將占16.2%(見表1-1)(Kinsella & He, 2009)。

近年來日本已成為主要國家中最老的國家,老人人口比例已超越21%,其次為義大利和德國。最近人口老化速度快的國家,主因都是嬰兒潮世代(日本人稱團塊世代)人口即將於2013年進入老年、以及生育率的下降。日本如此,義大利、我國的情形也不例外,顯示世界各國出生率越低的國家往往人口老化速度也越快。其實人口老化的重要原因除了壽命的延長外,就是人口增加率趨緩。這與死亡率和出生率均低的狀態有關。從表1-2可知,世界各國老人人口比率較高的國家,如義大利、瑞典,人口自然增加率低,其生育率也低,當一個國家生育率持續低於人口替換水準,將導致人口負成長現象,而幼年人口減少,促使老人人口比率相對上升,增加人口老化之嚴重性(呂寶靜等,2007)。


肆、台灣地區人口老化的趨勢
一、老人人數驟增
由表1-3可知,台灣地區老人人口的比例,在1956年時只有2.5%,到了1970年占2.8%,1975年占3.1%,1980年占4.1%,1990年占6.1%,2000年占8.6%。老年人口持續增加,截至2011年12月底,老人人口有252萬餘人,占總人口的10.89%(內政部統計處,2012a)。

未來人口老化將加速進行,根據行政院經建會2010年的推估(採中推計值),2015年,老年人口數將有294萬人,占總人口的12.6%;2020年將有381萬餘人,占16.3%;2030年增為568萬餘人,占24.4%;2040年增為695萬人,占31.0%;至2060年時,老年人口數將有784萬人,占41.6%。扶老比 從2010年的14.6%上升為2060年之85%。也就是說,從每7位青壯人口扶養1位老人,到2060年則為1.2位青壯人口扶養一位老人(詳見表1-4)。
更值得注意的是「高高齡人口」快速增加的現象,2010年65-79歲與8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分別為188萬人及60萬人,所占比率為75.6%及24.4%。但是到了2060年,這兩組人口總數將分別增加為439萬人及344萬人,預估占65歲以上人口比率,分別為56%及44%(見表1-5)。
三、人口老化的多元差異
(一)區域差異
通常在人口數較多的縣市中,其老人人口數也較高(Morgan & Kunkel, 2007)。依據內政部統計處(2012a)資料之分析顯示,在台灣地區22個縣市中,人口數最多的前三名縣市依序為新北市(3,916,451人)、高雄市(2,774,470人)、及臺中市(2,664,394人);而在老人人口數方面,則依序為臺北市(338,199人)、新北市(334,479人)、及高雄市(291,452人)。然而,老人人口數較多,並不代表老人人口的比例也較高。
以新北市為例,其老人人口的數量雖然高居全台第二名,但老人人口數占全縣人口數之比例,僅為8.54%,而老人人口數排名第三的高雄市亦同(占10.50%)。至於老人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為嘉義縣(15.79%),其次依序為雲林縣(15.28%)、澎湖縣(14.50%)、南投縣(13.74%)和苗栗縣(13.43%)(內政部統計處,2012a)。此種現象乃受到都市化之影響,農業縣的年輕人口,往就業機會較多的大都市移動,造成農業縣的人口老化程度較高;反之工業縣市、直轄市人口老化程度相對較低。此與其他國家的情形也是相同的,老年人比起其他年齡者,較可能住在農村地區(Kinsella & He, 2009)。然而,城鄉的醫療福利的資源分配,存在不均等的現象,故農業縣市的老人福祉,值得特別的關注。

(二)性別差異
隨著醫藥衛生的進步,國民營養改善、生活水準提高及傳染性疾病的有效控制,國人的平均餘命有顯著的延長,由1957年的61.49歲,提高至2010年的79.18歲,足足增加了17.69歲。但一直以來,男性的平均餘命(life expectancy) 都較女性來得低,且兩性之差距,有漸漸擴大的趨勢。1960年時男性的平均餘命為62.31歲,女性為66.40歲,兩者相差4.09歲;然而至2010年時,男性平均餘命為76.13歲,女性82.55歲,兩者差距增為6.42歲(內政部統計處,2012b)。又依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之推估,到了2060年,男性之平均餘命為83.0歲,女性則為89.0歲。

女性平均而言,不僅比男性活得長,且經歷異於男性的老化經驗。依生命歷程的觀點,個體在生命週期中先前的選擇、制度的安排與機會事件,將會形塑生命的路徑;另也強調微視和鉅視層次事件之連結,並重視人際關係網絡的影響(Moen, 2001)。因此,在生命歷程觀點的思維架構下,老人過去長時間所累積的教育程度、職業地位和其成就所衍生的收入、財富和健康條件,決定了老人今日的經濟生活水準(鄭麗珍、黃泓智,2006)。此外,由於社會上仍然存在性別階層化的現象,女性相較於男性在生命歷程中,會歷經較大的限制與較少的資源機會,故在晚年易出現不利的效果,致使老年婦女的貧窮問題愈加顯現。

(三)族群差異
原住民的平均餘命無論在兩性、男性和女性,皆比全體國民之平均餘命來得低 。進一步比較不同地區原住民之差異,山地原住民較全體國民兩性平均餘命少11.10歲;男性少12.92歲,女性則少9.48歲。至於平地原住民較全體國民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少6.72歲;男性少7.83歲,女性則少5.80歲(內政部統計處,2011)。原住民族平均餘命較低的問題,必須經由改善其經濟條件、生活環境及公共衛生等方面來著手,尤應致力改善偏遠山區的醫療衛生水準,以消弭族群之間的差異。國內的研究顯示,不同省籍老人的健康情形,並沒有顯著差異。至於台灣原住民與漢人的老年健康狀況、老年貧窮之差異等議題,則有待更多研究的探討。

伍、台灣老人的圖像
依據老人狀況調查報告(2010),目前台灣老人的狀況如后:
1.教育程度:老人(65歲以上之國民)之教育程度,以小學者最多占40.10%,其次為不識字者占22.04%,再次為高中(職)者占13.01%。又以性別區分,男性與女性之教育程度皆以小學(含自修及私塾)占最高(男性39.99%、女性40.02%)。由表1-8可知,男性的教育程度遠高於女性。
2.婚姻狀況:老人之婚姻狀況,以有配偶或同居者最多占57.13%,其次為喪偶者占37.64%,再次為離婚或分居者占3.53%。就性別而言,男性有偶或同居者為73.75%,高於女性之41.60%;反之女性喪偶的比率為53.96%遠高於男性之20.20%,顯示女性因平均壽命較男性為長,加上婚配的對象一般而言較自己年紀大,致使女性老人喪偶者的比率相較男性為高(見表1-8)。
3.目前居住狀況:老人目前居住狀況,以三代家庭最多占37.86%,其中男性居住狀況為三代家庭者為32.01%,女性則為43.33%。其次為兩代家庭占29.83%,同樣觀察男性居住狀況為兩代家庭者比率為29.24%,女性則為30.37%;再次之為僅與配偶(同居人)同住占18.76%,男性為25.62%,女性則為12.35%。此種居住狀況反映出女性的婚姻狀況,寡婦較鰥夫為多,故就女性老人而言,僅與配偶同住者較男性老人為低,但與子女同住之兩代同堂或三代同堂者較多(見表1-8)。
4.理想居住方式:老人認為理想的居住方式,以與子女同住(含配偶、子女配偶及孫子女)者最多占68.49%,其中,認為此項為最理想居住方式之女性為74.13%遠高於男性的62.46%;其次為僅與配偶同住者占15.57%,而男性有22.10%、女性則為9.46%認為與配偶同住為最理想的老年居住方式。比較上述兩種居住型態,女性傾向「與子女同住」的比率較男性為高;而男性老人傾向「僅與配偶同住」的比率較女性為高(見表1-8)。


陸、人口老化之政策意涵
呂寶靜等人在2007年的「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之研究」-子計畫二「因應我國邁入高齡社會對策之研究」中,歸納出我國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挑戰有:(1)支持家庭照顧老人;(2)完善老人健康與社會照顧體系;(3)提升老年經濟安全保障;(4)促進中高齡就業與人力資源運用;(5)打造適合老人安居之住宅與居住環境;(6)規劃交通運輸環境;(7)促進老人休閒參與(呂寶靜等,2007:17-19)。而依內政部(2008:20-23)「人口政策白皮書」對高齡化變遷趨勢之問題分析指出,人口老化所衍生的相關議題有:(1)人口老化加劇,扶養負擔更加沉重;(2)老年人口快速成長,健康與社會照顧議題愈趨重要;(3)家庭照顧功能漸趨式微,支持機制亟需介入;(4)人口及家庭結構變遷,經濟保障風險增加;(5)人口快速老化及退休年齡偏低,對於整體社會生產力產生衝擊;(6)友善高齡者居住與交通運輸之相關制度有待建構;(7)鼓勵高齡者從事休閒活動的完整制度有待建立;(8)人口老化知識有待普及。此外,中央研究院在2011年出版的「人口政策建議書」中則指出,高齡化的重要議題有:(1)家庭支持功能的變遷;(2)老化與健康;(3)退休與人力資源運用。
上述被提及的議題有些是在分析人口老化對社會所造成的衝擊;另有些則是聚焦在如何增進老人的健康與福祉之政策回應。有關增進老人健康福祉之政策與服務將留待本書後面的章節才詳細討論;以下分析側重在與人口老化相關的社會制度面之議題。

一、人口老化加劇,扶養負擔更加沉重
根據推估約在2016年時,我國的老人與15歲以下幼年人口同為302萬人,此後,老年人口數將超過幼年人口數,扶老比也跟著上升,從2010年的14.6%,上升到2020年的22.6%。亦即,如果情況不變,到了2051年時已經是每1.5個青壯人口要養一個老人。由此可知,國民扶養老人的負擔將更加沈重(引自內政部,2008:20)。

二、勞動人口減少,勞動人力老化
如依中推計來看台灣未來50年的人口結構變化(圖1-6)發現,15-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將由2010年的1,705萬人,減為2060年的922萬人,降幅為45.9%。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逐漸顯現的勞動人力老化現象。依經建會的推估,2010年15-44歲及45-64歲人口數,分別為1,076萬人及628萬人,所占工作年齡人口比例,分別為63.2%及36.8%,但是到了2060年,這二組人數分別降為469萬人及453萬人,預估工作年齡人口比例分別轉為50.9%及49.1%,值得政府相關經濟部門多加注意(引自中央研究院,2011:23)。
三、家庭關係改變,社會政策亟需介入
1982年台灣家庭人口平均數為4.58人,之後逐年下降至2000年的3.33人。家庭人數的減少,是否意味者台灣的父母、子女間的自主性提高,將產生所謂的核心化家庭走勢?目前台灣75歲以上的男性,在1984年有33%與兒子同住,到了2005年增加到40.8%,由此可見改良型的主幹家庭,仍然重要,同時也是年老父母養老的依靠。但隨著教育機會的增加與經濟的獨立,也有愈來愈多65歲以上的老人,選擇與配偶同住,此一數據在1984年為16.7%,至2005年增加到25.7%。這也顯示有愈來愈多健康且經濟獨立的父母,退休後寧願選擇與配偶同住,也不願意與子女住在一起(引自中央研究院,2011:24)。
如以2009年總生育率1.03,甚至比這更低來預測,未來淨繁殖率將不到0.5。以每對父母只生養1名小孩來看,未來這名小孩將要1人照顧2位年邁父母,當父母年齡增加到一定歲數且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困難時,部分老人照護將由家庭外提供的服務來照顧,而老人照顧責任勢必由家庭和國家來分攤。這種因低生育所逐漸改變的代間交換關係,也會隨著老人絕對數的快速增加及失能、失智老人數的增加,愈顯不安與緊張。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子女對於父母的經濟擔負仍維持一樣,而國家或社會政策也沒有介入,未來臺灣子女的負擔將愈來愈沉重,進而也可能影響親子關係、家庭相處及社會穩定(引自中央研究院,2011:25)。

四、老年人口快速成長,健康與社會照顧議題愈趨重要
隨著老人人口的快速成長,慢性病與功能障礙的盛行率呈現急遽上升趨勢;而這些功能障礙者或缺乏自我照顧能力者,特別需要健康促進與醫療服務,以期延緩老化或降低失能發生率;而對於失能者,也需要密集的長期照顧服務。
依據民國98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2010)顯示:老人針對自己目前健康狀況之自評結果,表示「良好」者(包括很好及還算好)占52.21%,「普通」者占19.02%,「不好」者(包括不太好及很不好)占27.15%。而臺灣地區老年人口10大死因,以惡性腫瘤者最多,其次為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分別占第2和第3大死因,臺灣每年死亡的老人中,約有四成五死於前述3大死因(行政院衛生署,2012)。此外,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全民健康保險對象當中,老年人口占全體被保險人數為10.6%,惟其所消耗的醫療費用支出占全部的33.5%(行政院衛生署,2011),可見,高齡化社會對於全民健康保險的醫療利用與醫療支出有非常大的影響。
在複雜的身體問題背景下,老人對健康照護服務的需求隨之多元化,除了對老人提供長期照顧和醫療服務外,絕大多數老人所需的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需求更應加以重視,以預防或延緩老人身心功能的退化,減少長期照顧的需求,控制節節升高的照顧費用。對照先進工業國家因應人口老化的政策,我國推動高齡者健康促進及各項照顧服務有關措施雖已實施一段時日,惟相關制度內容未來有待密切整合與擴大推展(引自內政部,2008:25)。

五、退休與人力資源運用
工作對老人而言,不僅是經濟的來源,也是個人社會地位建構的基礎、引導人際互動的模式,所以工作角色的喪失,容易造成老人與社會隔離。就勞動參與率而言,2008年65歲以上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仍占了8.10%(行政院勞委會,2009),但進一步觀察台灣近二十年勞動參與率的變化趨勢發現,從50歲之後開始,近二十年間呈現下降的趨勢,尤其以55-59歲與60-65歲,這兩個年齡層的變化最明顯,降幅皆達到8%-9%。另外,近年來因退休而離職的員工年齡,似乎也有提早的現象(引自中央研究院,2011:30)。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7)「受雇員工動向調查」,2006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的平均退休年齡為55.2歲,惟近年企業合併,多採員工優退措施,以致45至54歲退休者高達41.9%。若按領取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平均年齡觀察,2006年領取老年給付者平均為57.2歲,較2001年之59.1歲為低,顯示申領老年給付之年齡,亦呈下降趨勢(引自中央研究院,2011:30)。
退休年齡的年輕化,意味退休後的歲月增長。以2006年為例,平均餘命為77.9歲,退休年齡為57.2歲,故退休後將有20.7年的時間,生活費用來源不可能再靠工作收入,而是依賴年金制度、個人儲蓄與子女的奉養。另一方面,不工作表示自由的時間增加,如何安排退休後的休閒生活,也是老年期主要的發展職責之一。由上述可知,我國依法退休年齡,似乎有持續提前的趨勢,但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高齡者人力資源運用的議題,也將愈來愈受到重視(引自中央研究院,2011:30-31)。

柒、結語
本章運用老化的人口學資料來瞭解老人人口數增加的情形,並透過老人人口所占的比例相對於幼年人口、青壯年人口比例的關係來說明人口結構老化的趨勢及政策意涵。除了提供巨視層次(aggregate-level)的資訊外,本章也指出老人人口群間多元差異性的存在。其次,2010年老人的圖像是不同於1991年的老人。以教育程度為例,1991年的老人人口中,不識字者占40.63%,但於2009年,不識字的比例降為22.04%,除了人口學特質大不相同外,不同歷史時期的老人所擁有的資源機會和限制也相異,老化的生命經驗也就迥異。最後,人口結構老化的趨勢對現有的社會制度勢必造成衝擊。然各國如何因應上述挑戰,不單單視其老人人口數多寡而定,而是與該國政治經濟等大社會結構有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