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推薦人 兩岸學者~~中國廈門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如龍教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董忠司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張屏生教授聯合推荐
|
※推薦文 在中埔龍門村的山影藤蔭中,行雲散步的綿遠樓主人藤村兄,不但有滿園花芳、滿屋慈祥、一溪樹影、一身書香;他還有無數的同道,一肚子的學識,好像秋天水筆仔林間的紅蟳一樣,是價值高貴的臺灣海產。
藤村兄關心台灣語言文化,他生活是台灣的,說話是台灣的,讀書為台灣,寫書為台灣。他所飼養的水鴨、所照顧的錦鯉、所種植的咖啡、所栽培的茶花、所組合的妻子囝兒、所培養的人間氣氛,都是我非常欣賞的寶物。我欣賞他得到臺灣人的理想,欣賞他又能擁有付出給台灣人的寫作事業,就好像他園池內所孕育的紅卵一樣。
藤村兄的台灣事業,不只一項,但是那一天,坐在他家的大桌旁,澄清了我的印象、讓我眼睛亮起來的,是那套《臺灣話俗諺語典》,這是他當前捧出來奉獻給全台灣、全世界的第一套台灣菜。讀到他典雅的《俗諺語典》,好比是睡在價值百萬的黃檀木香的床上,感覺到全身軀的沉鬱,全心窗的花影。
在這套《臺灣話俗諺語典》,藤村兄收集了俗語11648條、諺語4245條、格言440條、激骨話1699條,總共18032條。要是把不同腔調的俗諺算進去,可以說有34671條。每條都有注音,有釋義;注音中又注意到變調,紙本外還又附帶有光碟內的資料。--這可以說是台灣諺語破天荒的第一套最齊全的諺語資料,非常值得全世界的愛書人、圖書館來收藏;當然也是我們所有的台灣人--尤其是研究者,應該買來讀、買來研究、買來改造人生的一部書。 在這部《俗諺語典》內,藤村兄用心地分別諺語、俗語、格言、歇後語這四種,並且他逐條標註。藤村兄在《踏話頭》裡說:「俗語」是口語化的習用固定的短語或語句,「諺語」是生活經驗的結晶,強調智慧、哲理,「格言」是來自古籍的處世詞語,「激骨話」是用“話柄”和“話骨”兩部分組成的趣味語句。 關於這四種「語詞」,其詞義確實有不容易分辨之處,藤村兄已經說出它們的分別,我想把「諺語、俗語、格言、歇後語(激骨話)」和「俗諺、俚語、熟語、慣用語」等八個相關詞語一起比較,以利用人類基本的「差別」本能,用「詞義分析法」來把它們分別清楚,不要像社會上一些人那樣隨便使用詞語。下列這個「俗諺相關詞義分析表」中,「┼」表示「有此義素(詞義成分)」或者是「以此詞素為主要條件」,「─」表示「無此義素(詞義成分)」或者是「不以此詞素為主要條件」,「┼/─」表示「可以有、也可以沒這個義素(詞義成分)」。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表:
義素
語詞 語詞 語句 精要的 通俗的 口語的 歇藏的 習用的 古代的 警策的 諺語 ─ ┼ ┼ ┼ ┼ ─ ┼/─ ─ ┼ 俗語 ┼/─ ┼/─ ┼/─ ┼ ┼ ─ ┼/─ ─ ┼/─ 俚語 ┼/─ ┼/─ ┼/─ ┼/─ ┼ ─ ┼/─ ┼/─ ┼/─ 俗諺 ─ ┼ ┼ ┼ ┼ ─ ┼/─ ─ ┼ 格言 ─ ┼ ┼ ─ ┼/─ ─ ┼/─ ┼/─ ┼ 歇後語 ─ ┼ ┼/─ ┼/─ ┼/─ ┼ ┼/─ ┼/─ ┼/─ 熟語 ┼/─ ┼/─ ─ ─ ┼ ─ ┼ ┼/─ ─ 慣用語 ┼ ─ ─ ─ ┼ ─ ┼ ┼/─ ─
從這個表,咱們能夠把「諺語、俗語、格言、歇後語(激骨話)、俗諺、俚語、熟語、慣用語」這八個相關詞語,做一個比較較簡明的分別。
咱們知道,一般民間人士的用詞,都比較隨性,比較不講究,比較含糊。但是,語言和文化進步到某個程度,就會越來越講究。現在,台灣的社會和教育,已經相當進步,識字率接近百分之百,滿街都是文化人士,這個時候,對於台灣語詞也講究起來了。因此,咱們有必要把這些語詞分辨、分用,不可以還是「濫濫二百五lam7 lam7 ji7/li7 (p)a(h) 4 -2 goo7」(隨意雜湊),不可以還是「親家紐親姆tshin1 ke1 liu2 tshenn1/tshinn1 m2」(亂點鴛鴦譜),「隨意」和「硬湊」,都無法見容於不許分毫閃失的未來時代。
從上面這個表,咱們可以證實「諺語」是一種通俗又習用的精要性口語語句,更重要的是,它必然有「警策」作用。它和做為人生警策的精要性「格言」,不同之處是:「格言」是「非口語的」「非通俗的」,可以是私人所有,不必然有群眾基礎;而「諺語」是通俗的、口語性的,必然是群眾所留傳的。「諺語」和「俗語」都是通俗性、口語性的話語,但是「諺語」應該是語句,而「俗語」不一定是語句,也可以是語詞;「諺語」應該是精要的警策,而「俗語」不一定是「精要的」「警策的」話語。「俚語」和「俗語」在詞義上相近,近代的人差不多把它們當做「同」義詞來使用,因此「俚俗」一詞經常連用。「俚語」和「俗語」不同的地方,只在:「俚語」比較可兼指古代俚俗的言語,有時比較偏向里閭之言、排斥鄙野之語。說到「歇後語(激骨話)」,那是個性比較較特別的術語。「歇後語」必然是「歇藏的」語句,也就是說,「歇後語」是前後兩段式的語句,前段言語會隱藏所指的語意,而後一段言語,才來說出所指的意思,有時候甚至不把所指說出來,完全「歇後」、完全「隱藏」起來。「歇後語(激骨話)」必然是語句,但是不一定是口語的,也不一定是通俗習用的,不一定是做為「警策」的。至於「俗諺」,有兩層詞義。「俗諺」如果是偏正結構,是「通俗的諺語」,那麼「俗諺」差不多是「諺語」的「同」義詞,唯一的細微差別是「比精煉的諺語更通俗/鄙俗」。「俗諺」如果是並列結構,是「俗語」和「諺語」的合稱,那麼,他就包容了兩者的內容。至若「熟語」和「慣用語」兩詞,雖然都是習用的口語,通常是指語詞來說,不是語句,其中「慣用語」尤其是專指「語詞」來說的。「熟語」和「慣用語」都不必然是精要的警策語句,當然也不是兩段式的「歇藏」語句,和「諺語」相比,詞義的成分,差別不少、相去相當遠。
用語言來說明,需要說很多話;用表格來比較,看了表就明瞭。這個表可以用來證明藤村兄對上述四個詞的解釋是正確的,因為他是思維清楚的文化學者,不是住在別處,他是住在文化的嘉義,住在人人都想前往取經的中埔「龍門村」。----咱們台灣人如果能夠詳讀《臺灣話俗諺語典》,「一登龍門」,必然是身價百倍。
藤村兄的「龍門」是用諺語、俗語、格言和激骨話四根大柱「砌」起來的。每一粒石仔、每一塊磚頭、每一方美玉、每一片窗仔、每一扇門、每一包水泥、都是他親身去張羅來的。也就是說,這部《臺灣話俗諺語典》,每一條俗諺都是他三十幾年來,一條條、一字字,不停歇、不叫苦,往田野調查,往文獻資料中摘錄,又親身打字排版,以繡花功夫,精細地完成的。祖先的智慧、世間的教訓、天地的啟示,從千萬年前,從島內海外,就這樣撿拾回來,撿拾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一條諺語就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那就是一層功德。是祖先的功德,也是藤村兄的功德。這種諺語的收集、出版,也是功德,所以願意出版的人也是在累積功德。為了把這個大功德,送給讀者去繼續「做功德」,藤村兄替這些諺語,依讀音(基本上是依照所標注的音標符號)排序,又依每條諺語的前七個漢字的筆畫來編製索引,又依內容性質來分類,其他還有修辭法、出處、從何地採取……等等觀點來編製的索引或是便於檢索的光碟。也就是說,讀者能夠各依需要,運用多種的索引,很方便地就能夠來找到大金庫中的寶貝。----這種編製索引的功夫,是台灣所有俗諺的編者都沒做過的,所以,我建議藤村兄把這部書,改名做:《臺灣話俗諺大辭典》(藤村兄原名為《台灣話俗諺彙編》),「大辭典」三字是這部書「能夠充分索引」的意思。
今年二月十八號,我偕同李如龍教授和他的女弟子孟繁杰教授,一起前往藤村兄位於嘉義中埔鄉的綿遠樓別莊,受到精緻美食和高雅生活的招待,同時又看到這部《臺灣話俗諺語典》的電腦印出稾。看到以後,立刻鼓勵他出版,因為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重視台灣語言文化,我曾經在該公司出版過《臺灣閩南語辭典》和《簡明台灣語字典》,印刷效果不錯,因此想把《臺灣話俗諺語典》介紹給五南出版公司。回來台北以後,春雨綿綿,時大時小,我也受了點風邪,但是我趕緊進行聯絡,我只在電話中介紹藤村兄大著的優點而已,還未正式到出版公司拜訪。沒想到一向以慎重編審為原則的五南出版公司,隨即和藤村兄聯絡,不僅說同意出版、又說準備發行到台灣、中國,甚至是所有通行漢字的地方。這真是藤村兄大著的法力,也是有價值大大行銷的證明,我真替他高興。
因為感到高興,因為藤村兄的智慧結晶,就要捧出來放在世界的餐桌上了,也因為這本著作能夠代表咱們台灣人對人生的貢獻,所以,我不顧到才疏識淺、心鈍手澀,勉強擠出這一點兒話屎,暫充為序。我想,我只不過是個「便媒人」(現成的媒人婆),一定無法替新娘增加任何一絲美麗或光彩。幸好藤村兄的大作,本來就比桂花、比夜來香來得芬芳,這香味一定能夠飛過圍牆,沾染島內海外的所有讀書人,哪會需要我的廢話呢?。是為序。 府城台南水仙宮衫行街 董忠司 敬筆 2012/03/22
|
 蕭藤村 經歷: 嘉義女中教師退休 嘉義市社區大學講師 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演說、朗讀評審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講師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典編輯委員 台灣歌仔冊學會常務理事
著作: 《本土文化--嘉義篇》、《閩南語文學教材》、《嘉義縣志.卷十.文學志》、 《嘉義縣方言志》。
|
推薦序一:李如龍 推薦序二:董忠司 推薦序三——有目標的人,才能走得遠:張屏生 自序——路無行,呣知偌遠:蕭藤村 踏話頭 凡例 首字音序頁碼檢索 臺灣話俗諺語典 漢字頁碼檢索 俗諺分類編號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