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畫】 優柔寡斷 【解釋】形容做事猶豫不決,缺乏決斷力。優柔:遲疑不決。寡:少。 【例句】面對重大的抉擇時必須謹慎,但不能「優柔寡斷」,否則往往會坐失良機,到頭來一事無成。 近:躊躇不決 反:當機立斷
勵精圖治 【解釋】振奮精神,整治國家。勵:同「厲」,振作。圖:謀取。 【例句】春秋時,齊威王在淳于髠的諷喻下,決心「勵精圖治」,終於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近:奮發圖強 反:縱逸酣嬉
孺子可教 【解釋】稱讚年輕人有潛力、值得造就。孺子:兒童,後生。 【例句】他的反應靈敏,而且做錯就馬上更正不會再錯,讓所有長輩都稱讚是「孺子可。
彌月之喜 【解釋】指小孩出生後滿一個月,用以賀人生子滿月的詞。 【例句】為了慶祝兒子的「彌月之喜」,他準備了油飯和紅蛋要分送同事。
應接不暇 【解釋】原指景物繁多使人來不及欣賞,後來也形容事情很多,使人來不及應付。暇:空間。 【例句】母親節上餐廳慶祝的家庭眾多,讓服務生頗感「應接不暇」。 近:窮於應付 反:應付自如
應對如流 【解釋】應答像流水一樣,形容人答話非常敏捷、流利。 【例句】他事前準備充分,口試委員的每個問題,都能「應對如流」,最後也順利的考進這所學校。 近:應對不窮 反:期期艾艾
擢髮難數 【解釋】拔下頭髮來數都數不清。形容罪行多得無法計算。擢:拔。 【例句】紂王沉溺享樂,荒廢國事,殘虐百姓,濫殺忠臣,惡行實在是「擢髮難數」。 近:罄竹難書 閱讀故事 罪惡多到數不清 戰國時,魏國的范睢曾被須賈陷害,只好化名張祿,逃到秦國做了宰相。後來秦國發兵攻魏,魏國派須賈去求和,才知道宰相張祿的就是范睢。大吃一驚的須賈,連忙脫掉上衣,跪下向范睢請罪。范睢問須賈:「你可知道自己有多少罪?」須賈惶恐地回答說:「我的罪,拔光所有頭髮也數不清啊。」
濫竽充數 【解釋】比喻沒有本領的人混進來冒充,占據某一職位。竽:一種簧管樂器。充數:湊數。 【例句】他靠著團長的關係才能在合唱團裡「濫竽充數」,其實根本就五音不全。 近:魚目混珠 反:貨真價實 閱讀故事 打混的樂工 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三百多個樂工一同演奏竽樂。有位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每次都混在吹竽隊中,有模有樣地裝出吹奏的樣子,從沒人發現真相,他也得到不錯的待遇。宣王死後,湣王繼位,但他喜歡聽獨奏,所以命樂工一個個輪流表演。南郭先生知道再也無法蒙混過關,只好逃出宮去。
【二十畫】 嚴陣以待 【解釋】指以充分準備、整齊嚴正的陣勢,等待著敵人,或指事前做好準備工作,等待事情來到。嚴:嚴整。 【例句】各級防單位「嚴陣以待」,密切觀察這個強烈颱風的變化,務必將可能災害減到最低。 近:枕戈待旦 反:高枕無憂
寶刀未老 【解釋】比喻人雖老,精神、體力或本領仍不減當年。 【例句】那位馬術好手。雖然六十多歲了,依然「寶刀未老」。 近:老當益壯
懸河唾玉 【解釋】賀辭,用於祝賀人演講比賽或辯論比賽優勝。 【例句】憑著穩健的台風、「懸河唾玉」般的口才,讓他奪下好幾屆演講比賽冠軍。
懸崖勒馬 【解釋】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勒:收住韁繩,使馬止步。也說臨崖勒馬。 【例句】他因為驀然醒悟,「懸崖勒馬」,才能避免造成更嚴重的錯誤。 近:浪子回頭 反:執迷不悟
懸梁刺股 【解釋】將頭髮繫於屋梁,以錐子刺大腿。形容人發憤讀書。 【例句】效法古人「懸梁刺股」的精神,他每天苦讀到深夜,最後終於如願考上第一志願。 近:懸頭刺股
懸壺濟世 【解釋】指掛牌行醫以救助世人的苦難。 【例句】成為「懸壺濟世」的醫師,是所有醫學院學生的夢想。 閱讀故事 仙人的葫蘆 漢朝時,汝南地方的市場有位替人看病的老翁,總竹竿掛著一個葫蘆。市場管理員費長房發現,老翁每次賣完藥,就會跳進葫蘆裡消失不見,費長房猜想他一定是個仙人,於是找到機會,誠心地拜老翁為師。費長房在老翁那裡學成醫術,便像老翁一樣行醫救人,為了紀念老師,他也在自己的竹竿掛著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