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內採系統化探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一本重要專著,一方面悉心探討重要的教育理念與內涵,另方面闡述教育主管機關的推動脈絡和學校實務運作。內容淺顯易懂、條理清晰,書中提供許多參考範例與工具表件,對於正在辦理或未來想要參與的學校和教師是一本相當實用的書籍。各章末提供深入的問題討論與延伸思考活動,本書亦可作為大學的教育相關學系及研究所授課的參考用書。本書的另一項特點在於提出「三化取向:轉化、簡化、內化」的觀點,主張學校應透過校內教師的對話和共識加以轉化現成各版本的評鑑規準,以符合校本發展的精神,避免過多的紙上作業和負擔,最後不要「為評鑑而評鑑」,應確實引導教師瞭解自身教學的優缺點、懂得教學反省,並願意主動尋求專業成長途徑。
|
※推薦文 協助教師專業成長 提升教學效能 我國的師資培育體系,吸引到最優秀的一群人投入教育,但是這些優秀的人才進入教育體系後,卻受到重重的束縛:統一的課程、統一的教材、統一的進度、統一的考試、統一的評量,逐漸失去創新、發展的能力;更糟的是,沒有一套良善的評鑑與進修制度,引導老師成長進步。於是,教得好的老師,得不到肯定與鼓勵;教得不好的老師,也無從得知缺點何在,無法改進。究其原因,學校的老師缺少一面鏡子,瞭解自己在教學上的優缺點,然後改進教學、提升專業,讓自己成為一位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幫助學生得到適性的發展,重新獲得社會尊重、提升教師地位。 其實歐美各國很早就訂有一套完善的教師成長與評鑑程序,充分照顧學童的學習權益,讓家長放心。而我國則是在民國89年才開始在高雄市試辦教師專業評鑑,當時本人擔任高雄市教育局長,在充分的宣導與溝通後,全面試辦。一直到95學年度,教育部開始在全國推動,採自願方式小規模試辦。剛開始時,許多教師都很擔心,不曉得接受評鑑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什麼用處。但是在陸續參加一些宣導說明、評鑑人員初階培訓課程及實際參與辦理後,老師們透過教學觀察和教學檔案,確實發現自己在教學上的盲點,然後尋求專業成長。 本人與吳博士相識,是因為共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深受其專業與熱忱所感動。吳博士是一個相當積極進取的年輕學者,為了順利推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工作,他經常協助教育主管機關,辦理各項研習及諮詢宣導;他也相當勤奮地輔導中南部的學校,為了配合學校的作息時間,有時甚至利用晨會或中午時段到校提供諮詢輔導,即使是地處偏遠的恆春和小琉球的學校,他也都不辭辛勞,願意去宣導理念,參與教師對話,這份精神相當值得佩服。 現在吳博士將自己多年來參與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寶貴經驗,結合相關的理論探究,撰寫成這本專書,相信對於正在辦理或是未來想要參加的學校和教師,是一本相當值得參考的好書。尤其是吳博士在書中所提出「三化取向」的理念與作法,是一個十分可行的推動策略。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可以持續引發更多教師共同致力為提升教師專業而努力,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有更優質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潛能,有機會在各自的舞台上盡情的揮灑。 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校長 曾憲政
|
 吳俊憲 現任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學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博士,曾任小學教師、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及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員、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兼任副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行政組組長、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導方案專業諮詢委員、教育部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圖書審定委員會委員、臺中市中小學校務評鑑訪評委員、臺中市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輔導訪視委員
推動經歷 教育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諮詢輔導教授,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雲嘉南區域人才培育中心專案計畫共同主持人,初階、進階及教學輔導教師人才培育研習課程講師,臺南市、臺中縣、屏東縣及新竹縣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委員會委員
專著 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與吳錦惠合著,五南) 本土教育課程改革(增訂版,五南)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參考手冊(教育部) 課程評鑑-理念、研究與應用(合著,五南) 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與黃政傑合編,五南) 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篇 理念探究 第二章 教師這一行 第三章 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 第四章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理念 第三篇 實務運作 第五章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各層級的推動及參與 第六章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內容與方式 第七章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困境與改進
|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