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本書是因應大學國文課程需要而編定,以增進學生語文知識,提升閱讀、思考、欣賞、寫作、應用等能力為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涵蓋三大類型:語文與寫作概論、文學作品選讀,以及應用文教材。
1.語文與寫作概論 由漢語漢字的性質與應用、詞與句的正確組合方式說起,進而分析寫作的原則與過程,而後談修辭的原理及優美文學的表意與形式設計方法。
2.文學作品選讀 分成論說文、記敘文、抒情文、詩歌辭賦四類。每類之前,編有「概說」,係配合該文類有關的基礎知識,包括文體的特點、源流、表現手法等。每課編有「導讀」、「作者」、「注釋」與「問題討論與習作」。「導讀」說明課文的出處、主旨、段落大意、文學技法、文章評價等。「作者」介紹作家生平、著作、作品風格與成就,或其思想特色,以便於讀者掌握課文的創作時代與作家背景。「問題討論與習作」則為評量學習成效,引發讀者思考、討論,或配合課文提供題目練習寫作。
3.應用文教材 所選單元以普遍性、實用性、切合時代及學生今、後之需求為原則。
【編輯室報告】
文化、教育是人類生命經驗與智慧的結晶,牽一髮而動全身,它不像電腦、機器等,想汰舊就可汰舊,想換新就可換新。除非有深謀遠慮的洞見,環環相扣的配套措施,以及整體成熟的社會條件,否則強行在制度結構面來個瞬間逆轉,後果可能是場難以收拾的大災難。
時至今日,盱衡當前大學國文教育環境變遷,確已到了必須有所因應的地步:
1.自普設大學以後,大學生素質難免參差不齊,國文程度低落,已是存在的事實。
2.電腦資訊時代, MSN及網路語言盛行,每天上網次數遠多於閱讀次數,又何冀學生能有深厚的文化素養?
3.某名學者曾倡言:「只要網路上查得到的東西,都不必記誦。」即只要網路上查得到孔孟老莊、詩詞曲賦……等,便 無須學子吟哦記誦。倘連自己的文化精髓都不復吟哦記誦,文化活水便無法在吾人日常生活中自然流存,這等於是宣告文化的死刑。
基於如上的理解與信念,吾等身在大學國文教育最前哨,目睹學生國文程度江河日下,又豈能視若無睹,無所作為?自編大學國文教材,儘管未必是挽救國文程度的萬靈丹,然憑藉自編教材的機會,借重同仁在大學任教的寶貴經驗,及現場教學對學生身心情境的理解,籌編一套能照顧同學身心靈問題的教材,誠不失為改善大學國文教育的起點。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