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顯示,請點選此處觀看網頁              本郵件若造成您的困擾,請連結電子報訂閱取消。
 
2012.06.15

NO.15

月   報

 
 
 
編輯的話|
阿兜仔油匠看台灣  
台灣書房選書|
美國油匠在台灣  
延伸閱讀|
《征臺紀事-牡丹社事件始末》《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悅讀台灣俗諺》《白話圖說臺風雜記:臺日風俗一百年》《走過百年-20世紀臺灣從光復到民主1900-2000 (合輯共2冊)》  
近期好書|
《牌牌原來一家親-日本品牌家族企業史》《尋找藝術》  
名家觀點|
再回出磺坑:永懷陋巷歲月/陳政三 
最新訊息|
法政工具書展,報考公職最佳利器!/原來這些品牌都是一家人!──《牌牌原來一家親》/賀!五南圖書、台灣書房好書榮獲第34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阿兜仔油匠看台灣

 

文/Ming

相信讀者朋友們應該都有寫日記的經驗吧!寫一篇日記很容易,但困難的是養成持續寫下去的習慣,像小編我,總是一天捕魚兩天曬網,無法持續寫超過一星期啊∼

  但是在一百多年前清末時,有位美國油匠來到台灣,雖然他所受教育不多,還常常拼錯字、寫錯文法,不過他卻持續寫了一年多的日記喔!他就是受聘來台灣開採石油的美國油匠──絡克,本書《美國油匠在台灣》的主角。作為另一位油匠簡時的助手,絡克在來台灣的一年多期間,幾乎沒有間斷的寫日記,為我們留下關於清朝末年台灣的珍貴史料。

  也是因為絡克留下來這麼完整的日記,我們才能透過他的生活,了解當時外國人眼中的台灣,像是我們日常使用的筷子,在絡克眼中可新鮮了,因此他特地在日記中記上一筆:今天用筷子吃飯!還有一次理髮時,剃頭匠想把絡克頭頂的頭髮也一起剃掉(大概是想剃成清朝人前面沒頭髮,後面的頭髮綁成辮子那樣),絡克急忙拒絕,堅持不讓剃頭匠剃光頭頂。之後絡克與簡時,可能是不滿意剃頭師傅的手藝,便自行互相理髮。

  書中以絡克日記為主軸,收錄日記英文原文(讀者朋友們可以從中看到絡克拼錯了哪些字),作者陳政三老師除了將日記譯成中文,並以日記為主軸,以輕鬆幽默的筆調加入解說及其他史料輔佐,讀來相當有趣,讓我們更加全面性地了解當時的台灣。

  小編當初接下書稿時,以為是本比較嚴肅的學術專書,沒想到其實相當有趣易讀,因為陳政三老師輕鬆幽默的文筆,加上絡克的日記也並非高深難懂的文章,而是一些很生活化的日常瑣事,就好像是在閱讀一位朋友的日記,只是這位朋友是一百多年前的人而已。透過絡克日記,我們看到過去的人物、景像躍然紙上,讓我們更容易想像絡克那段辛苦的採油時光,以及當時的台灣在他眼中的模樣。希望讀者朋友們翻開這本書,看看絡克眼中的台灣,從這本書中找到過去生活的點滴,也因此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便利喔。

 

陳政三◎著


定價300

放入購物車

 

美國油匠在台灣-1877-78年苗栗出磺坑採油紀行


 

1877-78年苗栗出磺坑採油紀行

清末,兩位美國鑽油技師──簡時與絡克,初到台灣鑽油,不僅遇上慢吞吞的官僚、原住民出草、僕人吵架......種種瑣事,讓老美們在等待鑽油機器到來的期間不會太無聊, 等到終於可以開始鑽油,已經是離開家鄉四個月後的事了,卻又發生積欠薪水、後勤補給欠佳、風土病橫掃北台灣等事,終於使得老美不再眷戀,決定不與清廷續約......

  光緒年間,在巡撫丁日昌推動現代化建設下,簡時與絡克來到台灣,在苗栗出磺坑鑽取石油,開發台灣、也是中國第一座機器鑽採的油井。1877~1878年,總共一年三個多月期間,絡克留下相當完整的日記,記錄了鑽油工作實況、生活瑣事、官場文化.....等。從他 的日記中,可以了解到在外國人的眼中,當時的老台灣是什麼樣子?又有哪些趣事呢?..more
         
 

征臺紀事-牡丹社事件始末
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原著/陳政三譯著
定價:380元

 

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
陳政三著
定價:350元

 

悅讀台灣俗諺
陳華民
定價:250元

 

白話圖說臺風雜記:臺日風俗一百年
林美容編集、國立編譯館 主編
定價:380元

 

走過百年-20世紀臺灣從光復到民主1900-2000 (合輯共2冊)
徐宗懋
定價:700元

 
                     
 

沈佳姍◎著

放入購物車

 
牌牌原來一家親-日本品牌家族企業史
 
   
 
   

日本品牌家族企業史

 
   
您很可能喝過朝日啤酒、吃過森永牛奶糖

  您也很可能坐過豐田汽車或用過佳麗寶化妝品

  但是您知道嗎?這些看似完全沒有關係的大企業,竟然有個同樣的大媽媽──三井財團。

  不論是飲料、零食、化妝品、機械、家電......我們生活週遭充滿了日系商品,而且人人愛用。但是,在各種老品牌的背後,他們有如何的成長歷史?他們如何互相連結?他們又與在台灣的我們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本書將帶您進入知名日系品牌的世界,層層撥開、尋找出品牌背後的家族支撐力!..more
 
         
 
尋找藝術
 

湯皇珍◎著

放入購物車

 
 
 
 

城市跟人、人與文化,怎麼也脫離不了藝術的關照!

 
 
「藝術」是所有生活成為意義的釀作過程,而「尋找藝術」就是你對「藝術是什麼」的一種根本檢視。

  藝術家從汐止到三峽,路途中意識到各地高樓大廈迅速的興建,我們所處的城市正飛快的走向都會化,這顯然距離國際又更近了一步,「完全」接軌的狀態表面上叫作「符合潮流」,但背後應當潛藏著更深的憂慮──是不是代表我們在也不再擁有自己?

  隱憂成為行動的理由,為了挖掘「生活中的藝術」,作者開始漫步街頭,以當代藝術的角度觀察生活事物所蘊涵的意義,在創作與真實之間掙扎出對城市的反思,犀利的審視古今中外、重複咀嚼著居住與文化;城市跟人、人與文化,怎麼也脫離不了藝術的關照!..more
 
         

再回出磺坑:永懷陋巷歲月

陳政三
《美國油匠在台灣》序(節錄)
2005年10月14日,拿到剛剛出爐的第一版《出磺坑鑽油日記》(第一版原書名,歷史智庫出版),在內頁寫下「挖出被掩埋的史實,就如沙漠遇甘泉,也如簡時、絡克鑽打到油脈、流出第一滴油的心情…」

  1878年(光緒四年)陽曆8月3日,油匠終於鑽打到油層,雖然流出的鹽水遠多於石油,絡克仍特別在當天日記標上「1878」,以紀念全大清國、全亞洲,也是台灣地區有史以來用機器鑽出「第一滴油」的大日子。 不過種種工作上的不順,加上異鄉生活不容易,疾病頻傳,9月3日與清國官方一年合約期滿之後,該月15日簡時、22日絡克相繼生病。合約規定洋技師生病須自行就醫,意即「萬一病死,官方不負責任」,更加深他們不再續約的念頭。27日病懨懨的絡克搭轎永別出磺坑油井,29日抵達大稻埕。簡時多待在油井10天,稍後也是抱病北上。就此結束此段台美不愉快的合作經驗。

  中影國片《源》(1979),描寫客家移民在苗栗山區出磺坑開鑿石油的故事,裡面兩位外國人飾演跑龍套式的美國油匠角色即是簡時與絡克;次年發行了VCD片,內容大抵根據地方方志與傳說,與史實相去甚遠。近期客家電視台重拍《源》連續劇(2009),大部份情節仍參考張毅電影劇本原著,原製作人余崇吉曾和筆者聯繫,說要採用本書部分情節,談妥之後不久,筆者因故遷回中部,他又離職,因此,後來客家電視台就未採用本書情節,有點可惜。

  之前,台灣歷史相關中英文書籍,對於光緒三年~四年(1877~1878)那段開鑿「大清」中國,也是台灣有史以來首座油井的記載,不是完全未提,就是一筆帶過,更未提到兩位老美技師的中英文姓名。

  大清〈1877年淡水海關英文年報〉上載:「在唐景星(Tong King-sing, 唐廷樞)主辦下,聘請兩位美國人,添購機器,準備在後壠(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開鑿油井」;〈1878年淡水海關年報〉記載甚詳,將整個載運機器、鑽油過程、油井深度、產油數量、遭遇的困難,以及美國技師離開淡水返美的日期寫得十分詳細,但就是少了油匠的名字。翻索達飛聲(James Davidson, 在台灣使用「德衛生」)巨著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1903),裡面只寫「招募兩名美國技師來台鑽油」。《淡水廳志》、《苗栗縣志》也只簡單交代初期民間與洋人在苗栗山區爭奪採油權的糾紛;大清相關檔案可能在鑽油計畫失敗後全銷毀了。

  筆者有次翻閱Harold M. Otness著,中研院台史所出版的 One Thousand Westerners in Taiwan, to 1945, 意外發現了 "Robert D. Locke, American oil technician"的記載。根據這個線索查到Karns,發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已經購得油匠絡克(Robert Locke)的原始日記及相關文件;不過追查的結果,該所館藏資料居然憑空消失!

  繼續查詢Otness書中提到Sampson Hsing-chang Kuo寫的一篇美國喬治城大學博士論文:Drilling Oil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wo American Technicians'   Contribution to Modernization in Late Nineteen-Century China(1981);終於在Mr. Kuo(郭先生?)的論文末,發現附有 Paul H. Giddens整理過的絡克《鑽油日記》,日期從1877年9月4日離開家鄉,到隔年12月15日返抵美國為止。1940年,研究美國石油發展史長達半世紀的Giddens曾經採訪絡克,後者當時已經高齡90,G君取得絡克的日記原件,以及美國技師與大清台灣府當局的簽約文件、支付薪水證明、匯票水單等原始文件,最後把上述文件都賣給了台灣的中研院(Kuo, p. 463)。

  另外,本書初版付梓後,又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大事紀要》(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5,頁104~105)民國六十八年五月條,發現上載:「美國前翰林大學(Hamline University)校長吉丹斯博士(Dr. Paul H. Giddens)同意將其所存一八八七(按一八七七至一八七八)年美籍技師開採后龍油井原始資料多件,讓售於本所。」不過,正如前述,「通通不見了!」
 

 

【主題書展】
【重要公告】
詐騙集團猖獗,本公司網路訂書付款方式如訂單所示,無其他額外付款途徑。若讀者接獲不明人士以本公司名義索款,請務必來電27055066#843、#889求證。或撥打165防詐騙專線,本公司已向165防詐專線申訴。
【座談活動】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五南文化首頁取消/訂閱電子報| Copyright (c)2009 Wu-Nan Boo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02-27055066  客服傳真:02-27066100 地址:106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