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學教育的新聞傳播寫作訓練,已經難以滿足廣播電視與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的需求。本書特別結合了學界與業界菁英,逐一探討電視新聞、電視節目與戲劇、廣播新聞、廣播劇、網路新聞、網路廣告、部落格等媒體的寫作技巧。 本書作者包括:公共電視總經理胡元輝、大愛電視採訪組副組長余遠炫、東森電視執行副總經理馬詠睿、TVBS新聞部副總編輯兼主播詹怡宜、中廣公司新聞部經理馮小龍、中廣公司台長吳晶晶、劇作家陳世杰、劇作家宋轅田、東森新聞報總編輯蔡慶輝、東森新聞報組長顏嘉宏、聯廣公司網路行銷部總監林建志、蕃薯藤整合行銷暨業務處副總經理陳中和、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王毓莉、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賴祥蔚。
|
 ●王毓莉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資訊傳播研究所、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 與世新大學廣播電視系兼任教授 並擔任行政院衛生署醫療數位學習網規劃推動小組委員 出版品評議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戒菸專線服務中心指導委員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博士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大眾傳播教育碩士 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系主任(2002-2006) 銘傳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中國廣播公司亞洲之聲「白手起家」節目企劃製作 HONPAC國際企業集團CIS專案規劃執行 財團法人台北市開放空間基金會企劃研究員 新光集團少東吳東昇先生之媒體公關顧問 中時晚報採訪組新聞記者 多次獲得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主要研究專長為「中國大陸傳播事業研究」與「電腦輔助新聞報導」(Computer Assisted Reporting, CAR) ,並發表於《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遠景基金會季刊》、《東亞研究》等重要學術期刊 ●賴祥蔚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專任副教授 世新大學廣電系、輔仁大學大傳系等校系兼任教授 桃園縣政府費率審議委員會委員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 曾任:飛碟電台董事長特別助理 東森集團協理 電台董事 《TVBS周刊》專欄作家 《常春月刊》專欄作家 中廣流行網「晨光序曲」節目主持人 中國文化大學公關室主任 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顧問 行政院公務人力中心講座 學術著作有《媒體發展與國家政策》、《廣播節目企劃與電台經營》、《有效公關!》等,並於《新聞學研究》、《台灣政治學刊》等TSSCI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2002-2006連續五年獲得學術研究獎勵。其他著作有《樂觀就會成功》、《誰叫你讀博碩士!》等。著作獲選行政院新聞局2006年「優良課外讀物」、國家圖書館「台灣出版Top1:2004年代表性圖書」
|
第一單元 媒體寫作的現況與檢討 第1章 樹立公民新聞的典範:現階段新聞寫作的趨向與反思(胡元輝) 第2章 廣電新聞寫作教育的反思(賴祥蔚) 第3章 試論廣播電視語言的精準度(余遠炫) 第二單元 如何提升電視寫作的品質 第4章 電視新聞寫作(馬詠睿) 第5章 電視專題與評論寫作(詹怡宜) 第三單元 如何提升廣播寫作的品質 第6章 廣播新聞與評論的寫作(馮小龍) 第7章 廣播廣告寫作面面觀(吳晶晶) 第8章 廣播劇寫作的經驗(宋轅田) 第四單元 如何提升節目寫作的品質 第9章 靈光乍現以後:淺談戲劇節目腳本寫作(陳世杰) 第10章 拿起筆來寫綜藝(薛聖棻) 第五單元 網路新興媒體的寫作技巧探討 第11章 有效運用「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技巧(王毓莉) 第12章 網路新聞的另一種選擇:網路追追追的經驗(蔡慶輝、顏嘉宏) 第13章 網際網路與網路廣告之寫作探討(林建志) 第14章 好個部落格:三個價值/七個魅力/九個要素(陳中和) 附錄 經常讀錯的字句與姓名(余遠炫 整理)
|

試閱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