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期,化學工業急速發展,第一次能源危機後,環保意識興起,全球經濟、技術進步迅速。傳統化工已發展到飽和狀態,未來化工將朝向優質材枓、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等幾個領域發展,需要更精密的製程與控制技術,以及清淨製程的配合發展。 本書定位於介紹化學工程尤其是未來的發展重點,以比較多的篇幅在介紹新興的科技產業,以及化工人所扮演的角色,例如能源、生技、光電及先進的高分子材料。本書先介紹傳統但持續進步的石化產業,接著表達化工人注重環保與安全的作法,談到清潔生產與責任照顧,接下來介紹化學工程在眾多方向的近期技術與未來發展趨勢,包括: 1. 能源領域─介紹電池以及具未來性的清潔能源兩個主題, 2. 精密製程─除了一般性理論外,也談到精密塗佈製作大面積超薄的薄膜技術; 3. 生物技術領域─包括傳統的生化工程、先進的生醫材料,及尖端的基因與蛋白質工程三個主題; 4. 尖端材料領域,包括:IC製造、光電顯示科技、照明的LED、奈米材料與科技、高分子光電及複合材料等。 希望藉由這些文章,能夠讓年輕的學子認識到化學工程的進步性及重要性,吸引更多人加入化學工程的行列。
|
 ●陳宏謨 現任南亞科技(股)公司資深副總經理/學歷:台灣大學化工學士 ●周更生 現任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自強基金會執行長/學歷:Iowa State University化工博士 ●賴慶智 現任工研院能環所清潔生產組副組長/學歷:清華大學化工博士 ●黃炳照 現任台灣科技大學化工教授、同步輻射中心合聘研究員/學歷:成功大學化工博士 ●董士平 現任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博士生/學歷:文化大學化工學士、碩士 ●徐恆文 現任工研院能環所燃燒技術組燃料應用研究室主任/學歷:清華大學化工博士 ●劉大佼 現任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學歷:美國紐約科技大學化工博士 ●余政靖 現任台灣大學化工系教授、台大工學院石化中心主任、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學歷:美國Lehigh University化工碩士、博士 ●吳乃立 現任台灣大學化工系教授兼化工系系主任/學歷: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化工博士 ●張文星 現任台灣大學石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學歷:台灣大學化工碩士 ●蔡少偉 現任長庚大學生化與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學歷: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碩士,博士 ●宋信文 現任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學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化工博士 ●胡育誠 現任清大化工系副教授/學歷:University of Maryland化工博士 ●洪昭南 現任成功大學化工系教授、成功大學微奈米壓印技術與元件中心主任/學歷:美國西北大學化工博士 ●郭有斌 現任成功大學微奈米壓印技術與元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學歷:成功大學化工博士 ●顏溪成 現任台灣大學化工系教授、工研院能資所副所長/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化工博士 ●黃瑞雄 現任台灣大學化工學士/學歷:台灣大學化工學士 ●王健源 現任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學歷:台灣大學化學所博士 ●李秉傑 現任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學歷:清華大學化工所博士 ●劉如熹 現任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學歷:英國劍橋大學化學博士 ●呂宗昕 現任台灣大學化工系教授/學歷: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無機材料博士 ●何榮銘 現任清華大學化工系副教授、清華大學微機電研究所合聘副教授/學歷:美國艾克隆大學(University of Akron)高分子科學博士 ●馬振基 現任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教育部科技顧問室顧問/學歷: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化工博士
|
第1章 石化與民生(陳宏謨、周更生) 1.石油與石化工業 2.各種油品 3.輕油裂解 4.石化工業與經濟發展 5.石化產業與衣食住行 6.結 語 第2章 製程減廢與清潔生產(賴慶智) 1.清潔生產的發展歷程 2.清潔生產的定義 3.國際清潔生產宣言 4.清潔生產與工業減廢 5.清潔生產評鑑方法 6.推動清潔生產技術的方法 7.清潔生產推動案例 8.結 論 第3章 責任照顧制下的化學工業安全(周更生) 1.前 言 2.污染與化災 3.危害通識規則與生命週期 4.預知危險與安全文化 5.安全技術 6.製程安全設計與管理 7.緊急應變 8.責任照顧制 9.結 語 第4章 電池與人生(黃炳照、董士平) 1.簡 介 2.化學工程在電池的角色 第5章 清潔能源(徐恆文) 1.前 言 2.傳統能源污染防治 3.再生能源 4.氣化技術 5.氫能源 6.遠 景 第6章 精密塗佈技術(劉大佼) 1.前 言 2.塗佈技術的介紹與分析 3.濕式塗佈量產技術之介紹 4.精密塗佈技術發展的現狀與未來 5.精密塗佈技術發展所需的知識及化學工程師的角色 第7章 綠色化學程序技術(余政靖、吳乃立、張文星) 1.產業現況及面臨挑戰 2.研究方向 3.成果與展望 4.結 論 第8章 生化工程簡介(蔡少偉) 1.前 言 2.以酵素為觸媒生產高果糖漿 3.以微生物醱酵生產盤尼西林 4.未來展望 第9章 生醫材料(宋信文) 1.前 言 2.現 況 3.高分子材料 4.聚酯類高分子 5.生物組織材料 6.遠 景 第10章 基因與蛋白質工程(胡育誠) 1.序 言 2.生命的黃金分子──去氧核糖核酸(DNA) 3.何謂基因工程 4.基因工程的應用 5.生物科技與化學工程 6.結 語 第11章 IC科技與產業(洪昭南、郭有斌) 1.IC科技 2.電晶體元件與積體電路之發展 第12章 光電平面顯示技術(顏溪成、黃瑞雄) 1.光電平面顯示器介紹 2.光電平面顯示器種類及其特性 3.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的製造流程 4.結 語 第13章 半導體照明世代之材料工程(王健源、李秉傑、劉如熹) 1.LED的作用原理 2.發光二極體的特性 3.LED的應用實例 4.白光LED的開發 5.白光發光二極體的作用原理 6.釔鋁石榴石型螢光粉之介紹 7.螢光粉的製程與特性分析 8.白光發光二極體未來發展 9.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及技術 第14章 奈米科技與奈米材料(呂宗昕) 1.奈米世界 2.奈米科技與現代工業 3.奈米材料 4.奈米陶瓷 5.奈米科技的挑戰 第15章 高分子的光電應用(何榮銘) 1.前 言 2.軟性材料的時代 3.導電高分子的發現 4.導電高分子的光電應用 5.高分子電晶體 6.可撓曲式顯示器 7.太陽能光生伏電池 8.結 語 第16章 高分子複合材料(馬振基) 1.複合材料的發展歷史與演進 2.複合材料之定義 3.高分子複合材料分類 4.複合材料之主要成分與功能 5.複合材料的特性 6.應 用
|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