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背景知識 1-1 電子自旋、角動量與磁矩 1-2 量子數 1-3 多重態與異態間跨越 1-4 電子迴轉 1-5 光子與電子波粒二重性、有效質量與動量 1-6 測不準原理 1-7 電子流與電流反向 1-8 固體之價帶與導帶-較簡單說明(較進階說明在後) 1-9 帶隙能(能隙) 1-10 費米能階 1-11 能帶相關易誤解觀點 1-12 離子化能 1-13 工作函數 1-14 束縛能 1-15 電子親和能 1-16 電子親和能EA、離子化能IP、工作函數WF與束縛能BE 之異同 1-17 金屬與半導體接觸 1-18 電子發射、蕭特基效應與穿隧效應 1-19 傳統晶胞、晶面與晶向表示法 1-20 軌域電子、傳導電子與自由電子之差異 1-21 布洛赫波 1-22 倒晶格、波向量與布里路因區之簡易說明 1-23 固體之價帶與導帶-較進階說明 1-24 奈米晶體 1-25 穿隧效應 1-26 二氧化鈦光觸媒 1-27 磁性介質分類 1-28 介電材(絕緣材)與各式應用 1-29 去氧核糖核酸與微電子 1-30 分光儀與能隙 1-31 四點探針與片電阻 1-32 品管標準差三西格馬與六西格馬
第二章微影緒論 2-1 緒論 2-2 摩爾定理相關議題 2-3 本世代與後光學微影之選擇 2-4 芯片技術重要進展簡介 2-5 電子元件使用之材料 2-6 重要補充
第三章微影製程概述 3-1 晶圓清潔 3-2 長氧化層 3-3 上底材(Priming) 3-4 上阻劑(Resist Coating) 3-5 軟烤 3-6 冷板冷卻 3-7 微影方法 3-8 照後理 3-9 照後延 3-10 照後烤 3-11 顯影 3-12 清洗 3-13 硬烤或光安定 3-14 電漿除渣 3-15 圖案轉移 3-16 阻劑清除與元件清潔 3-17 回火與快熱製程 3-18 化學機械研磨 3-19 微影製程實際應用於製備場效電晶體 3-20 場效電晶體研發舉例 3-21 碳奈米管製備場效電晶體可行性研究
第四章基礎光學 4-1 光速與光性質之新發現 4-2 折射率(n)與全反射 4-3 折射率(n)與虛項吸收係數(k) 4-4 虛項吸收係數(k)與機率吸收係數(a) 4-5 折射率(n)與介電常數(k) 4-6 反射率、反射係數、光束電場振幅(光幅)與光束光強度(光強) 4-7 吸收度、比爾吸收係數、吸收長度與三種吸收係數定義 4-8 透射度、透射率、反射度、反射率與修正方法 4-9 薄膜折射率(n)與虛項吸收係數(k)測求 4-10 夫朗和費(Fraunhofer)與菲涅耳(Fresnel)繞射 4-11 準分子(激雙子)雷射簡介 4-12 透鏡之雙折射 4-13 透鏡之色心 4-14 透鏡之縮密 4-15 透鏡之像差 4-16 透鏡材料與性質 4-17 透鏡之聚光當量(數值孔徑)與f-值
第五章微影光學 5-1 空間影像對比度(簡稱像比) 5-2 成像對數斜率 5-3 門檻光強 5-4 光源、同調度、相擾度、干涉、間距、光幅與成像性質 5-5 單與多狹縫繞射、圓孔繞射、瑞利規範與其他規範 5-6 微影機台之解像度與阿貝規範 5-7 空間頻率、截止頻率與低通濾波 5-8 微影解像度歸納與前瞻 5-9 焦深 5-10 照射離焦解像度關係圖 5-11 空間影像對比增強 5-12 迪耳照射參數 5-13 阻劑側壁輪廓之駐波效應 5-14 因晶圓反射導致之阻劑擺動效應 5-15 因圖罩距離導致之阻劑擺動效應 5-16 阻劑之雷射干涉 5-17 抗反射塗佈
第六章主要微影方法 6-1 成像系統 6-2 步進機與掃描機 6-3 照射景域、晶方與晶粒 6-4 註冊、對準與疊對 6-5 近紫外光汞弧燈365 奈米I-線微影 6-6 雷射描圖機 6-7 氟化氪(KrF) 248 奈米準分子雷射微影 6-8 氟化氬(ArF) 193 奈米準分子雷射微影 6-9 氟(F2) 157 奈米激雙子雷射微影 6-10 氬(Ar2) 126 奈米激雙子雷射微影 6-11 極短紫外光(Extreme UV, EUV)13 奈米微影 6-12 近場微影-準分子雷射微型滴管直寫 6-13 軟X 光微影 6-14 軟X 光聚焦環陣列微影(Zone Plate Array Lithography, ZPAL) 6-15 正規電子束微影 6-16 多重束與多重柱電子束微影 6-17 低能電子束微影 6-18 電子束投影式微影-限角散射投影式電子束微影 6-19 電子束投影式微影-變軸浸入式透鏡投影縮小照射 6-20 混同微影(Hybrid Lithography) 6-21 掃描探針微影 6-22 無阻劑微影 6-23 聚焦離子束微影 6-24 離子束投影式微影
第七章其他微影方法 7-1 濕浸式微影 7-2 干涉微影 7-3 奈米壓印微影或軟微影 7-4 深刻模造微影 7-5 較少見之其他微影
第八章圖罩與圖規 8-1 傳統圖罩 8-2 攜合圖罩或原位圖罩 8-3 圖罩設計與製備準則 8-4 相移圖罩原理 8-5 相移圖罩基本分類與特性 8-6 基本型衍生之特殊相移圖罩與未來應用趨勢 8-7 相移圖罩側葉光強之消除或降低 8-8 嵌附層(減光相移層)材質 8-9 相移角度與相移層需要厚度計算法 8-10 極短紫外光(EUV)微影圖罩 8-11 軟X 光微影圖罩 8-12 電子束直寫導致X 光圖罩圖案之變形 8-13 電子束微影圖罩與圖規 8-14 散射式圖罩(Scattering Mask)與散射式圖規(Scattering Stencil) 8-15 離子束微影圖罩與圖規 8-16 傳統鉻膜圖罩與相移圖罩修補
第九章阻劑化學 9-1 量子化學 9-2 阻劑簡介 9-3 傳統有機正型阻劑 9-4 傳統有機負型阻劑 9-5 傳統有機雙型阻劑 9-6 化學放大型阻劑配方與原理簡介 9-7 電子束、X 光用化學放大正型阻劑 9-8 電子束、X 光用化學放大負型阻劑 9-9 KrF 248 奈米化學放大正型阻劑 9-10 KrF 248 奈米化學放大負型阻劑 9-11 ArF 193 奈米化學放大正型阻劑 9-12 ArF 193 奈米化學放大負型阻劑 9-13 F2 157 與EUV 13 奈米化學放大正型阻劑 9-14 化學放大型阻劑環境安定性相關議題 9-15 化學放大型阻劑增強抗電漿蝕刻性相關議題 9-16 化學放大型阻劑之質子酸相關議題 9-17 阻劑之逸氣與防治方法相關議題 9-18 化學放大型阻劑(CAR)其他相關議題 9-19 無機阻劑 9-20 特殊阻劑 9-21 阻劑顯影特性相關參數 9-22 溶劑與非結晶高分子之溶解理論 9-23 微影整體模糊 9-24 傳統(非化學放大)與化學放大型阻劑之品質需求
第十章解像度增進技術 10-1 遮板偏軸發光 10-2 無遮板偏軸發光 10-3 光瞳濾波 10-4 聚焦寬容度增強照射 10-5 雙圖罩 10-6 應用偏軸發光之暗場微影與單光束成像 10-7 光學鄰近效應 10-8 圖罩偏差增大因子 10-9 光學鄰近效應修正方法 10-10 電子束鄰近效應修正 10-11 電子束微影時之電荷效應與電荷消散 10-12 表層成像 10-13 接觸孔或隙之收縮製程 10-14 抗反射塗佈 10-15 多層阻劑系統 10-16 金屬浮離(Metal Lift-Off) 10-17 影像反轉(Imaging Reversal, IR) 10-18 雙照射、雙成型與多次成型 10-19 其他製程 10-20 光學微影之迷思與誤解
第十一章銅互連線 11-1 電阻電容延遲時間 11-2 金屬導線性質 11-3 擴散 11-4 金屬原子(正離子)之遷移 11-5 矽在金屬中之溶解度 11-6 電子與電洞之漂動率 11-7 介電材、介電常數、介電強度、電容 11-8 可極化係數 11-9 低介材 11-10 超低介材 11-11 阻障層、銅種晶層與帽層材質需求 11-12 阻障層、銅種晶層與帽層之製備 11-13 互連線銅之製備 11-14 銅之電漿蝕刻 11-15 鑲嵌技術 11-16 低介材、阻障層、銅種晶層、帽層、銅互連線之製備綜合評述 11-17 銅鑲嵌製程整合相關議題 11-18 銀連線 11-19 銅鑲嵌製程未來趨勢歸納
第十二章化學機械研磨 12-1 為何使用化學機械研磨 12-2 基礎理論公式-普瑞斯頓公式 12-3 研磨漿 12-4 研磨墊、整面墊與研磨墊調護片 12-5 研磨產生之相關缺陷 12-6 全面平坦化方法 12-7 重要參數 12-8 碟陷與侵蝕 12-9 重要模擬模型 12-10 整面與預清潔 12-11 化學機械研磨後清潔 12-12 平坦化技術研發方向與目標
第十三章電漿蝕刻 13-1 電子迴轉半徑 13-2 電場主要對電子作功 13-3 電漿中電子之溫度 13-4 離子迴轉半徑遠大於電子 13-5 外加磁場與電子之振盪 13-6 電漿基本性質 13-7 直流電漿蝕刻系統 13-8 交流直接耦合電漿蝕刻 13-9 交流電容性耦合電漿蝕刻 13-10 電漿蝕刻主要機制 13-11 電漿蝕刻主要效應 13-12 電漿蝕刻主要儀器 13-13 其他蝕刻儀器 13-14 電漿蝕刻機制排序 13-15 電漿蝕刻終點偵測 13-16 電漿蝕刻電腦模擬 13-17 電漿蝕刻未來重要議題
第十四章微影模擬 14-1 微影製程電腦模擬軟體 14-2 電向量E 與電向分量P、S 14-3 光學微影模擬數學模型 14-4 照後烤模擬模型 14-5 化學放大型阻劑模擬模型 14-6 阻劑顯影模型 14-7 顯影模型綜評
附錄一電子伏特(eV)能量之換算 附錄二本書常用單位與名詞 附錄三氧化矽、吸收係數分類 附錄四常用材質光學參數 附錄五折射率─虛項吸收係數分析儀(n-k Analyzer)內建可量測材質 附錄六常用各式能量 各章通用參考文獻 英中索引
|

試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