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是現代共產主義的第一個奠基人,他的理論一般稱為馬克思主義。從嚴謹的知識立場論,馬克思主義並不等同於共產主義。由二十世紀人類政治發展史看,隨著東歐共黨的瓦解和前共產蘇聯的崩潰,共產主義實際上已經走入歷史的終結,但此不表示馬克思主義已告終結,只要人類社會有剝削,有不公不義,馬克思主義在知識上就有存在的潛勢與意義。
本書作者在研究所講授「共黨理論」課程,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列主義理論,乃至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後共產主義理論等;在知識領域上橫跨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及經濟學等。經過整編之後,本書在系統和內容上皆具有廣博、深入、嚴謹與客觀等特色。
|
 姜新立(Hism-Li Chisng) 現任:台灣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UNY)Oneonta分校哲學系畢業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UN-Lincoln)政治學碩士、政治哲學博士 曾任: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班兼任教授 吉林大學客座教授 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澳門大學客座教授 中山大學(廣州)客座教授 佛光大學未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佛光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學會秘書長 著有:《當代哲學之面具》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貧困》 《瞿秋白的悲劇》 《張國燾與中國共產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 《大轉變──後共產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研究》等 學術榮譽:1980年中山學術著作獎社會科學學門得獎人 入選1997年英國劍橋國際傑出知識分子 入選1997年美國傳記研究所世界五百人成就名人錄
|
修訂版誌言 新版序言 出版序言
第一章 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典範
第二章 馬克思的哲學觀 馬克思知識論
第三章 馬克思的世界觀 壹、人的本性 貳、科技 參、經濟結構 肆、國家 伍、意識形態 陸、社會意識的形成 柒、經濟決定論 捌、科技決定論
第四章 馬克思的歷史理論 壹、馬克思歷史理論的闡釋 貳、柯亨對歷史唯物論的解讀 參、柏林論歷史唯物論
第五章 馬克思的政治和社會理論 壹、黑格爾政治哲學的前提 貳、無階級社會──「真正民主」和共產主義 參、異化的國家與官僚 肆、無產階級 伍、意識與社會 陸、勞動、歷史與社會人 柒、異化、財產與分工 捌、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從解釋世界到改變世界 玖、馬克思主義與權力
第六章 馬克思的國家理論 壹、馬克思主義與國家問題 貳、素樸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工具主義的途徑 參、新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結構主義途徑 肆、後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制度現實主義途徑
第七章 馬克思的資本論 壹、資本論導讀 貳、資本論解讀
第八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 壹、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思考 貳、盧卡奇的馬克思主義 參、葛蘭西的馬克思主義 肆、科西的馬克思主義 伍、馬克思主義與法蘭克褔學派
第九章 馬克思主義的未來 壹、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 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參、駁「社會主義死亡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