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AI 時代下智慧教育趨勢 自1959 年伊利諾伊大學創建PLATO 系統以來,電腦已被應用於教育領域;該系統是一個擁有數千個終端的系統,能為小學、大學和社區學院的學生提供服務。在1963 年另一個系統開始使用數學和閱讀的練習自主式學習計劃,使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人工智慧與教育領域於一九七○年代由十幾位先驅者建立,其中包括約翰.塞爾夫(John Self)、賈米.卡波內爾(Jaime Carbonell)和威廉.克蘭西(William Clancey)。最早的智能導師(intelligent tutor)出現 在賈米.卡波內爾的1970 年博士論文中,他開發了一個名為Scholar的系統,邀請學生探索南美的地理特徵。這個系統不同於傳統基於電腦的教學,它透過遍歷地理知識的語義網路(semantic network),對學生的陳述產生個別回應(Yu & Lu, 2021)。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ChatGPT 的功能受到廣泛認可,讓大型人工智慧模型(large-scaleAI models)受到大眾關注,它能透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處理龐大的資料集(datasets),生成高品質的內容,包括文字(text)、 圖片(images)和影片(videos)。在教育領域中,這種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將對教學方式、學習取向和評量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它也會讓人們更關注AI 在教育中的道德問題(ethical considerations),大型AI 模型的潛力和應用前景引起了廣泛興趣和關注」(UNESCO IITE, 2023, p.50)。「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教育智慧科技整合了5G、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促進了對教育智慧科技的研究和迭代。智慧教育的基本支持來自於環境感知、數據獲取和數據安全。智慧教育的生成依賴於雲計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智慧科技」(UNESCO IITE, 2022a, p.1)。在《人工智慧來了》一書中提到突破傳統想像的新式教育—「線上課程、討論小組、實習實踐、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揭開AI 時代最「智慧」的學習方式(李開復、王詠剛,2017)。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當下已經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並帶來廣泛的數位轉型,其中包括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為了幫助學生適應在充滿人工智慧應用的世界,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跨不同學科的人工智慧整合學習機會(Kim, 2022; Sun, Ma, Zeng, Han,& Jin, 2023)。Sumakul、Hamied 和Sukyad(2022)建議人工智慧在教育方面具有優勢,並且已經開發了應用於教學和學習的人工智慧。而相關研究(Celik, Dindar, Muukkonen,&Järvelä, 2022; Gupta&Bhaskar,2020; Huang, Samek,&Shiri, 2021; Monteith, Noyce, &Zhang, 2022;Walia&Kumar, 2022; Xu&Margevica-Grinberga, 2021; Yau, Chai, Chiu,Meng, King, &Yam, 2023)擴展了對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理解以及說明人工智慧對教學有顯著的正面影響。由此對應到智慧教育的本質—「利用智慧科技建立智能環境,以促進智慧教學,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並賦予學習者發展智慧才能的能力,其中包括更優越的價值取向、更高水準的思考品質和更強大的行為能力」(Zhu & He, 2012),AI(人工智慧)在智慧教育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智慧教育平臺和工具的應用,AI 技術能夠提供更個性化、靈活且高效的學習體驗。AI 能夠分析學生的學習風格、進度和需求,從而提供特定需求的教學內容和反饋,促進學習者更有效地掌握知識。同時,AI 還能支援教師在教學設計和評量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因此,AI 與智慧教育的結合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也提高了教育的個性化程度,有助於培養學生更全面的技能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