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於1946年7月4日獨立,國土面積32萬8,000平方公里,約臺灣的9倍多;現有人口數1億116,692人(2023年2月),約臺灣的5倍。人均國民所得3,623美元(2022年)。 憲政制度實施總統制,由人民直接選舉正副總統,任期六年不得連任,總統為國家元首,行政首長及三軍統帥,內閣部會首長由總統任命。 現任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 Jr.)於2022年6月30日就任菲國第十七屆總統,其政權延續前任總統羅德里哥.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經濟基礎建設計畫,推動交通升級基礎建設、重啟核電計畫、降低因受疫情(COVID-19)影響的微型中小企業租稅、開放採礦產業,以促進工業及經濟發展。 菲國雖以農漁業為經濟基礎,但礦產豐富,估計銅蘊藏量居世界第四位、鎳居第五位、黃金第三位、鐵礦則居第六位,將來發展工業基材豐厚。現今,服務業發展產值占GDP 61.5%,超越工業製造產業產值的14.17%。相較東協(ASEAN)各國,製造業不算發達,另因缺乏上游供應鏈與產業聚落,製造業所需的零組件、半成品多仰賴外國進口。2021年經濟成長5.5%。菲國中央銀行(BSP)設定2022-2023年通膨率2-4%目標。預估平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5.40-4.10%。 本章以菲國經濟發展和COVID-19疫情發生後的影響及其未來展望為重點加以分析,並自2016年的前總統杜特蒂年代至2022年起小馬可仕總統年代的經濟發展為論述核心。 第一節 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政權時代的重要經貿政策 壹、改革稅務及獎勵措施 菲國參眾兩院於2012年2月3日通過菲國政府的《企業復甦及稅務優惠法案》(CREATE),前總統杜特蒂於同年3月26日簽准,4月1日生效。追溯自2020年7月,將菲國在東南亞各國最高企業所得稅(CIT)稅率30%,立即降至20-25%,並精簡稅務獎勵措施,帶動投資及就業。CREATE新稅務改革法,將大型企業之CIT調降至25%,微型中小企業CIT由30%降至20%,調降稅率促使企業受惠於現金流動增加,以支應疫情後重建經濟。 其次,CREATE新法提供更明確優惠措施,包括4-7年免稅優惠期(ITH),出口企業可享10年企業特別所得稅(SCIT)5%,或擴大稅額抵減。國內企業可享5年擴大稅額抵減,吸引更多外資投入,激勵國內企業產品增加出口。 貳、前總統杜特蒂政府執政下的經濟變化 菲律賓在前總統杜特蒂政府(2016-2022年)領導執政下,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維持6.4%的高成長。並且推動脫貧,持續減少貧窮人口,縮短貧富差距。然因2020年疫情,重挫菲國經濟,讓貧窮人口又增加270萬人,因受疫禍重傷,經濟成長倒退9.52%,創菲國36年來最重慘況。 在菲國整體基礎建設上,可分三方面分析前總統杜特蒂政府的核心政策與經濟發展: 一、基礎建設的創建 杜特蒂政府執行BBB(Build、Build、Build)基礎建設計畫。本項計畫被全民認為是前總統杜特蒂政府最核心的經建計畫,目的在透過基礎建設的創建、創設、創立的建造與升級,建立永續經營發展基礎建設的經濟政策。總計投入8兆披索(約1,647億美元),以及設定75個巨型項目以及32萬個基礎建設分項。因其總統6年任期內只實施4年,時間太短,在創造經濟實質貢獻上,仍然不如預期。 二、強化經濟基礎實力 前總統杜特蒂政府在健康、醫療、教育政策上,全力推動升級普及。特別在健康與醫療上,仿效臺灣建立全民健保機制,從2012年的預算172億美元增加至2029年的607億美元,預算逐年增加,落實全民健康醫療之平等與普及化。又在Republic Act 10931法案實施下,前總統杜特蒂政府更強力推動全民安全與生活品質改善,其中最受矚目的掃毒,維護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創造顯著成效。雖然人權組織指責政策措施不透明,為民主與人權付出代價。但,成功塑造了良好的菲國國際形象。 三、激勵經貿發展 菲國政府向來在公部門處理經貿手續繁瑣,效率不彰,成為企業家投資創業發展經濟的絆腳石,使外資投入卻步。杜特蒂政府發揮強大的改革手段,強力通過「Anti-Red Tape Act」法案,大大減少創業、開業與營業的障礙,加速政府公部門效率,激勵經貿發展,然而在外人經商便利上尚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