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質非水相液體(DNAPL)污染場址調查與整治
Investigation and Remediation of DNAPL Contaminated Sites
作  者╱
DNAPL專書編寫小組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臺灣土水污染防治技術合作平台
出版日期╱
2023/03/2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43-703-6
書  號╱
5I68
頁  數╱
480
開  數╱
20K
定  價╱
950

※審定者簡介
錢致慶
錢致慶
美國杜邦公司 高級科技顧問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學士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碩士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土木與環境工程學博士

經歷
美國杜邦公司「杜邦院士」
美國國家環保署科學諮詢委員會(SAB)資聘委員
美國環保署國家環境科技成就獎委員會(STAA)評審委員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資深客座研究員
美國杜邦公司兼任高級科技顧問
※主編簡介
林財富
林財富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講座教授

學歷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

經歷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事長(2023-2024)
國立成功大學研發長(2020/08-2023/01)
國立成功大學水工所所長(2017-2021)
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2015-2018)
科技部永續學門召集人(2016-2018)
澳洲水質中心訪問學者(2006、2008)

本書編寫作者

王子賓
健行科技大學空間資訊與防災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

王炳南
業興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石宜軒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博士生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碩士

吳怡儒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博士

吳庭年(第三章責任作者)
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環工組博士

邱宜亭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卓坤慶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土木系環工組博士

林賢宗
台灣塑膠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博士

施智軒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研究助理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博士生

洪瑋濃(第五章責任作者)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工程師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倪春發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特聘教授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許心蘭(第四章責任作者)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博士

陳緻紘
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助理研究員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博士

黃良銘(第六章責任作者)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特聘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

葛茂輝(第七章共同責任作者)
業興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畫經理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

董天行(第七章共同責任作者)
瑞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

劉文堯(第八章責任作者)
美商傑明工程顧問(股)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資深協理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博士

劉怡妏
業興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蔡易縉
以利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博士

薛欣達
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環境實驗所副研究員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羅偉誠(第二章責任作者)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特聘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

第一章 前言及重質非水相液體介紹
1.1 前言
1.2 重質非水相液體介紹
1.3 重質非水相液體研究進展介紹
1.4 臺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及整治現況
1.5 各章節架構介紹與國際案例地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孔隙及裂隙介質污染傳輸
2.1 地下水文概述
2.2 物理參數特性定義
2.3 非飽和層液態流動特性
2.4 污染物溶質傳輸
2.5 地下水溶質傳輸方程式解析解
2.6 土壤地下水溶質傳輸方程式數值解
2.7 裂隙岩體水流與溶質傳輸
2.8 小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污染調查技術
3.1 污染物與場址類型
3.2 含氯污染物調查步驟與工具
3.3 地球物理技術應用
3.4 現地即時調查技術
3.5 現場採樣分析方式
3.6 數據解析與污染研判
3.7 污染同源鑑識工具
3.8 綜合說明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環境鑑識技術
4.1 何謂環境鑑識
4.2 化學指紋
4.3 穩定同位素
4.4 植物法醫
4.5 地下水定年法
4.6 其他鑑識技術
4.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物化整治技術
5.1 綠色及永續導向型整治(GSR)概念導入
5.2 抽取處理(Pump and Treatment)
5.3 土壤氣體抽取法(Soil Vapor Extraction)/空氣注入法(Air Sparging)/雙向抽除法(Dual-Phase Extraction)
5.4 現地化學氧化法(ISCO)
5.5 熱處理法(Thermal Treatment)
5.6 界面活性劑/共溶劑沖洗法
5.7 滲透性反應牆
5.8 太陽能好氧循環反應處理法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生物整治技術
6.1 生物整治技術簡介
6.2 現地厭氧生物整治技術策略概述
6.3 生物刺激法之應用
6.4 生物添加法之應用
6.5 監測式自然衰減法應用
6.6 分子生物技術之應用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臺灣污染場址調查與整治案例
7.1 高雄場址案例
7.2 苗栗縣中港溪滯水層地下水高濃度含氯有機物污染場址整治試驗案例
7.3 複合場址—臺南某含氯污染場址整治案例
參考文獻

第八章 國外污染場址調查與整治案例
8.1 科羅拉多化學原料分裝廠
8.2 北卡羅萊海岸巡防隊支援中心
8.3 印第安納化學廢棄物回收廠
8.4 國外整治案例經驗之回饋
參考文獻

特邀專文原文

駕駛台資源管理
海洋與海岸管理
電子海圖─整合
式導航資訊系統
輪機概論
亞熱帶水庫湖沼
學及水質管理
坡地植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