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城市的設計思考
作  者╱
鄭晃二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2/09/19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43-318-2
書  號╱
1Y2Q
頁  數╱
280
開  數╱
25K
定  價╱
450



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從上古至現代、橫亙東西方的城市漫遊。

城市的設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帶您進入時光隧道,漫遊歷史上著名的「城市」,理解其設計思考與內蘊的價值觀。

城市是個動態的有機體,內部與外部因素,自然與人為因素持續變動中。城市的治理者常常面對新問題的挑戰,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本書關注「設計思考」改變城市的核心課題。從表面來看,城市的型態與空間回應人類文明的各種創造以及解決問題的結果。空間型態是容易觀察的表象,而這些現象卻是諸多因素折衝之下的結果,要推究其原因,需要從其他的脈絡來探討,才能透視深層與內在的邏輯;這些內涵即包含解決問題或追求的價值觀。

本書討論城市文明的範疇以古希臘羅馬與商周文明作為起點,旁及相關時空或相似類型案例;歐亞大陸與地中海沿岸城市為主要脈絡,再以全球各地重要相關案例為輔助。本書城市故事的時間與地理跟臺灣相關時,會將焦點轉移到與臺灣相關的脈絡或案例,這對本地讀者比較有共鳴,也可以就近安排參訪。
※書籍推薦人
孔憲法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兼任教授
王本壯 臺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李謁政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邱英浩 臺北市立大學校長
張基義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曾光宗 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
黃麗玲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副教授
褚瑞基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蘇瑛敏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推薦文
聯合推薦

孔憲法(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兼任教授)
這是一本難得的專業書,文字簡明流暢,很適合做為大眾讀物。迥異於既有著作多以歐美觀點為主,本書以華夏文明與歐洲文明為雙主軸,從同時期商周與希臘羅馬文明為原點,探索城市的起源,各時期的主要形塑力量;最終從塑造現代城市的主要參與者,以及現代城市面對的挑戰與資源角度,指引未來可能方向。

王本壯(臺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城市的設計就是社區營造的過程,一種以民眾為核心的思維理念。這本書有如城市版的模式語彙,讓關心城市生活文化與規劃設計的我們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李謁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城市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作者帶領讀者理解文明中城市建構的角色作用者、權力關係、技術發明、參與倡議行動和人類居住的未來挑戰。這是一本輕鬆又有分量的都市設計好書。

邱英浩(臺北市立大學校長)
如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少女用生動、懸疑的故事吸引國王,本書讓人欲罷不能,深深牽引著讀者一頁一頁翻動。沒有艱深的專業術語和用詞,作者旁徵博引,東西交錯,用日常的語言娓娓道出城市的演變與發展。最特別的是,本書結合臺灣城市與建築的故事,吸引每日奔忙的城裡人停下腳步,品讀城市,思索城市未來。

張基義(臺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未來全球人口中有75%的人會住在城市,城市的連結與競爭會越來越重要,如何透過本身的資源,用設計帶動創新很重要,這本書是回應這些問題的關鍵著作。

曾光宗(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
每座悠久歷史的城市都充滿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構成要素,透過執政者歷次的規劃,或是有機的成長過程,逐漸蛻變為我們目前所身處的巨大城市。這些城市極為複雜且充滿魅力,需要有一種「解密」的程序,引導我們認識城市。這本書提出16個有趣觀點,提供讀者「走讀」熟悉卻不曾發現其奧妙之處的城市。

黃麗玲(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從建築到城市規劃與設計的跨界指南,作者以關注市民主體性的獨特視角,編寫了這本城市講義;從深入淺出的故事,帶領讀者走向城市的饗宴。作者長期在社區營造、民眾參與方法等領域的耕耘,使得本書超越了介紹性的觀點,而更像是有關城市變遷的奧義書。

褚瑞基(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帶領大家了解什麼是城市:城市的樣態、類型,以及居住在裡面人們的生活及慾望。書中不僅探索城市發展的軌跡,更說出了對於城市未來發展的期待及願景。對於專業者或是一般讀者,這一本書都頗具意義;它提供了深入淺出的基礎城市學問,也給了城市治理者最誠懇的專業意見。

蘇瑛敏(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都市複雜的面相及議題,透過作者一擊中的獨特觀點剖析,從說文解字開始,依重點標題拆解成簡單易讀的片段,讓人深省又會心一笑。這本書適合初學者了解城市發展史;相關人事物組構成的權益關係;也適合專業者進一步思考改變未來城市發展的挑戰。

鄭晃二
  臺南人,曾赴美國與歐洲留學,目前在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與臺北市立大學城發系兼任,擔任政府都市計畫、都市更新與都市設計審議委員。

  曾主持文建會「設計思考論壇」並出版《台灣東西向》、《城市散步》、《城意市象》、《雙城故事》、《創客城市》系列叢書;另有《社區─攜手造家園》獲得新聞局第二十八屆金鼎獎,近作有《建築設計這樣做》與《做工的場所》。

電子信箱:a0936074519@gmail.com

前言

第一篇
財主、國王與祭司
01 早期城市與空間
02 城市的權力與空間
03 理想城市的原型

第二篇
戰爭與和平
04 貿易拓展的城市
05 戰爭改變了城市
06 摩登時代的城市

第三篇
勞動者與漫遊者
07 機器改變了城市
08 可以散步的城市

第四篇
汽車與升降梯
09 速度改變了城市
10 汽車亂竄的田園
11 大樓滿滿的天空

第五篇
市民、專家與國家
12 市民改變了城市
13 專家追趕的腳步

第六篇
人、智慧與環境
14 友善與高齡城市
15 健康與安全城市
16 數位與智慧城市

參考文獻

內衣版型私房筆

單接縫裁剪版型
研究
我思故舞在:創
造性舞蹈教案的
思考脈絡與方法
戲劇概論:戲劇
到劇場一本通
人像攝影與慢速
快門
藝術管理




第01講

早期城市與空間

一、城市的形成
城市的起源很有多說法,本單元以其中幾項來說明,一是早期市集交易所發展而來,二是政權的拓展建造的軍事據點發展而成,三是宗教廟宇為核心集居所形成。

以「市場」說為例,早期人類透過交易互通有無,生產過剩的糧食物資透過商隊運送到交易所或其他部落,透過交換與貿易滿足物質需求改善生活,也可以讓各地方人們的智慧與知識普及化,加速整體人類文明發展。

貿易的地點從很臨時的地點到固定的市集都有,有些臨時性的場所因地利之便,形成固定的市集,提供旅人休憩的住所。當貿易的人與貨物量增加,趕集的頻率提高之後,人們興建更多房舍居住,形成聚落乃至於城市。

然而,在缺乏強大武力保護、治安不穩定的時代,人們需要集體居住以便互相保護,共同抵抗外敵。初期在房舍外圍需要有木柵圍籬保護;越大的聚落其人口資源越豐富,更容易成為外敵覬覦的對象,越富有的城市越要防範強大的外敵,也比較有財力將木柵換成石頭或磚造的城牆;財富、城牆、敵人,這三者的關係是連動的。

再看其他兩種城市形成的類型,「政權」與「宗教」為驅動力量的城市也不出這個原則。政權拓展的城市優先建造軍事要塞作為維護安全的屏障,漸次拓展範圍;神廟選址常常是在地理位置較高之處,或是在人力建造的巨大土臺之上,除了表現敬天崇高的氣勢,也將防洪禦敵的條件考慮在內。

這樣的城市型態是務實且理性的選擇,在很多早期人類聚落都可以發現這樣的配置。然而,3,000年前希臘人卻有不同的理念。

古希臘人對於城市的看法以亞里斯多德的說法為經典,他認為城市並非指一群人住在一個領地,用城牆保護著自己的型態,而是一群人基於「情感而選擇住在一起的」2,這個「情感」並非親情,指的是一種具備「城邦」作為生命共同體,彼此之間具有政治意識的情誼,用當代概念來說是「國族意識」或「公民意識」。

這樣說,並非希臘人居住的地方不需要城牆保護,古希臘軍隊發明的「方陣」戰術,以及有名的「斯巴達」軍事訓練都曾經威震一時,對於後世冷兵器戰爭有重大影響。就希臘人看待城市的角度來說,常備軍事武力是保衛城市文明的重要關鍵。貿易、政權、宗教與公民四個不同觀點代表四種價值,在城市文明演化的腳步中,相對應的財主、國王、祭司、人民這四種人扮演重要的角色,各種城市空間也因應他們而誕生。

二、城裡的四種人
財富不均是古代文明的起源之一,物質條件也決定了國力的強弱。根據出土文物顯示華夏文明最早最會做生意的人是「殷人」,殷人自稱「商」。商這個字原始圖像是一個篷車的模樣,起源於作戰時,後勤補給物資的大型篷車隊。平時篷車隊往來四方,一邊進行軍事巡查,一邊進行交易。

財主與市場
商的王國敗亡之後,殷人失去土地與政治權利,在周王治理下是否繼續發揮貿易長才不得而知,但「商」字成為貿易者的通稱。這個字用在指稱從事長途販運的人,即為「行商」,他們負責把出產地的貨物販運到銷售市場;「賈」則是開設店鋪從事零售的商人,稱為「坐賈」,他們從行商那裡大量買下貨物,再轉賣給地區消費者。

交易的場所是糧食物資匯集的地方,在這樣的場所出沒的人包含來自各地的商人以及他們的保護者,種植、採集、狩獵的人,販售與宰殺動物的人,以及勞動者等混雜的場所。

市場對於統治者(王族、財主或祭司神職人員)來說,是個充滿風險的場所,一則是這些物資需要適當的武力保護以免外人覬覦,二是這個場所人口雜沓,對於擁有地位財富的人來說,人身安全充滿不確定性。

雖然有以上的顧慮,市場是很多市民出入的公共場所,城市掌權者有重大事情要宣布時,在市場貼公告或是宣讀可以達到直接訴諸市民的效果。

商賈累積財富成為財主,財主為了維護身家財產,僱用力氣強大、刀械銳利者來保護;對財主來說,管理兵勇不同於管理財富,那是另一種專業,與其自己管理,不如跟地區武力集團合作。於是,城市中的財主或財團跟具備武力的統治者之間常常是互利共生的狀態,武力集團保護財主的資產與維持市場貿易穩定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

王與王宮

武力集團常是由少數人或其所領導的一群人形成,他們具備的武力超越其他人,足以對部落中其他人具有控制的力量,也具備保護部落共同生活者的能力。

擴大範圍來說,許多部落的王共同接受某一人為「共主」,可以取得保護或是創造共同利益。武力集團的頭目是小王,勢力範圍越大就是大王,統治集團逐漸發展成為「官僚制度帝國」,最早出現在目前伊拉克一帶的阿卡德王國(2334-2192 BC)。

再以青銅時代商周為例,殷人發源於巴蜀,以巫術與貿易為核心的民族,幾經遷移之後3800 BC進入黃河下游一帶,人口眾多武力強大統治了數百年;「周」原為商王國在西方的附庸小族,負責控制更西的民族,周人也從殷商學到最先進的宗教與科技,滅商之後繼承殷人文明,改除部分祭祀、飲酒文化,更講究人、事、物的制度化的「禮制」。為了拓展勢力而加封自己的親族,進行武力殖民拓展領地,形成以王族間隸屬或結盟的大小王國。

在周拓展勢力的時期,每個氏族以自己的王形成「農莊」,早期這樣的範圍就是一個「國」,以周國統治的地區來說,領地範圍中掌握權力者大多是同姓氏族之人,「王族」以外的其他人則為「百姓」。

王與王族居住的地方需要特別保護,建築的型態與大小也必須匹配王的權力與財富。在目前中國華北一代發現有數千大小城邑遺址,典型的配置都是外圍是夯土牆,內有夯土高臺,上有大木柱與朝南大門。

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王宮在二里頭,時間為1680-1610BC,大約是商的早期。長寬各六十公尺,規模不算大,主殿也只是個小屋,但以人口稀少的時代來看,已算氣派。

212 BC秦王建造阿房宮,後世考證遺址有十五平方公里之廣,五百年後司馬遷在史記上寫道:「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晚唐杜牧描述皇宮規模:「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可見王宮之壯麗,千年之後仍有餘威。

祭司與神廟

早期聚落要面對敵人搶奪資源的侵擾,還會遭受自然災害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在情感上需要一個「說法」來安慰自己的傷痛與恐懼。這可從兩個層面來看待,一是可以消除情緒不安,就像做噩夢的人在說夢與聽解夢的過程,不安的情緒可以得到撫慰。

但是,如何避免厄運來臨?讓這些災害(乾旱、洪水、蟲害等等)不會再度發生?這就進入第二個層面:「消災解厄」。

不同年代、不同地方的人們有自己的宇宙觀,在科學資訊不足的年代,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解釋自然運作的道理。祭司(或巫師)的出現扮演良好的媒介角色,他們是早期人類社會「接近神明的科學家」,同時具有「心靈慰藉」以及「改變命運」能力之社會角色。他的任務包括解釋天象、預測未來、控制行為,企圖用祭祀改變(或回應)自然對於人的控制。

人民祭拜神明,奉獻金錢與購買物資供養祭司,祭司與財主之間也建立良好關係。王對於國家的治理,也需要祭司給予「專業建議」,有時王的地位必須透過祭司用「神諭」說來安定人心,以維持統治的正當性。

再以殷商為例,殷人是信仰巫術的民族,具有獨特的占卜文化、文字符號系統、銅鑄兵器、飲酒、(活人)祭祀為文化的重心。商王有貞人集團(女巫、女貞)提供宗教意見,掌握與神明溝通與獨占權力的形象,作為社會控制的核心。

神廟或宗教空間(建築與廣場)的規模精緻度,可見當時文明的進程。神廟為祭司工作的場域,神廟規模的大小反應出當時城邦的規模。

6000 BC兩河流域南部埃里都遺址的發掘顯示,當時因為灌溉農業豐產,已經有多餘的農產品用於交換其他地區的食物(例如:農作、狩獵、畜牧產品等)或物料與手工製品。由此而產生社會分工,更多的人聚居生活,聚落發展變為城鎮,社會階級也會更加分明。

考古學家發現此一時期的埃里都有12座神廟建於同處,推測當時神廟已經成為城市的中心。可見當地已經具備成熟城市所需的條件:分工與專業化的社會之雛型。

「民」與「市民」

武力政權所統治的範圍包含集居的城市以及散居的部落或農莊,以商周與希臘為典型,概稱為「城邦」。

以周為例,城邦中王的親屬家族、治理事務的官員、武力集團的專業人士、宗教神職人員等各有職稱,除此之外都是「民」。這個分類有階級高低之別,與今天不同,當今社會每個人先是平等的人民,才兼具其他身分職稱。

春秋《管子》將人民再分為「士農工商」四類,認為這四大類的人民是國家的基石。《穀梁傳》的分類是一樣的,只是順序不同,為「士商工農」。當時的原義只是分類,前後無優劣之別,後世則以前後順序表示地位之高下。

在四民之下還有一種身分,在當時的社會地位真的比較不如了。比周更早的殷商時期,人民的分類有五種,稱為「五醜」,五醜指的是「士、農、商、工、賈」。

醜字為象形字,圖案是一個人喝醉了,臉都漲紅了,跪坐在酒甕旁邊;造字者也許對於人民嗜酒的品性不以為然。在人民以下還有一類人的身分是農僕,殷人稱他們為「類醜」。

春秋戰國以每個農莊氏族為基礎成立一國,在幾百年間各國互相征討,敗戰國之人被整併或投靠他國,在農莊中打工種田,替農莊主工作稱為「野人」,有名的「野人獻曝」即是說春秋宋國一位農僕的故事。

商周社會農僕之人(類醜與野人)身分不同於當時希臘城邦或其他社會的「奴隸」,奴隸社會有「市民」(citizen)與「奴隸」的區別,奴隸多為透過戰爭擄獲而來,在社會中不具人格權,是將人當作物品或牲畜的概念。

獲得自由的奴隸是「自由人」,雖然有部分自由,但權利與地位仍然受限,不同於市民。希臘城邦的市民擁有從政與參政權,屬於社會的高階人士;相較於此,周的「士民」的概念則用來指稱當時具備論述能力的「知識分子」。

城市文明四要角

有組織的武力是維持社會治安與成長的關鍵,宗教帶來政治與社會的穩定,祭祀與戰爭活動的需求促成工匠的專業化(禮具、兵器),貿易創造物質環境豐富,文明的儀式性、精緻化提升。

1. 「貿易與經濟」:物質與財富的追求(市集、經濟、稅收、土地開發)。
2. 「信仰與價值」:精神、理念的追求(宇宙觀、國族、永續、社區等)。
3. 「管理與安全」:躲避動亂與災害,福祉的追求(內亂外患、傳染病、極端氣候)。
4. 「生活與生產」:人民以農耕為主要食物來源,促進人口成長,有組織的人力維護灌溉工程與水利防洪(大禹治水、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