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自我、人際與家庭篇
作  者╱
李怡青、利翠珊、林瑋芳、孫蒨如、許功餘、許詩淇、張思嘉、張曙光、莊詔鈞、黃囇莉、楊宜音、楊淑娟、蔡沂珊、簡晉龍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2/06/30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17-994-3
書  號╱
4B0F
頁  數╱
400
開  數╱
20K
定  價╱
420



本書為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叢書之中冊,聚焦於自我、家庭與人際關係,依序探究「自我與性格」、「愛情、婚姻、家庭」、以及「人際關係與互動」三大主題,並由對此議題長期耕耘之學者專家所撰寫整理。

在「自我與性格」中,又分為四章,依舊探討華人自我結構、內涵,到性格特質之機制特性。而在「愛情、婚姻、家庭篇」,則逐次華人婚姻與調適,進而到婆媳關係與衝突處理。最後,在「人際關係與互動」,則先從深具華人特性的「忍」與「和諧」,乃至於對親疏與尊卑、人己與群己之不同人際關係予以分析。

李怡青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台大心理系教授,目前擔任Political Psychology、PLOS ONE、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主編群。
利翠珊
美國普度大學博士(主修家庭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曾任家庭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理事。
林瑋芳
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孫蒨如
美國喬治亞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兼任理學院副院長。AASP執委及APPA臺灣代表。
許功餘
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許詩淇
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教於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
張思嘉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教育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心理系訪問學者,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張曙光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
莊詔鈞
中正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
黃囇莉
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心園心理治療所諮商心理師(國家考試合格),曾任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中華心理學刊總編。
楊宜音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楊淑娟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博士,中原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蔡沂珊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
簡晉龍
政治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序 
第四篇 自我與性格(孫蒨如主編)
第十二章 華人自我四元論之概述及相關研究/孫蒨如  
第十三章 華人的自我構念/楊宜音、張曙光  
第十四章 多元研究取徑下的華人性格特質:結構與發展/許功餘、莊詔鈞、蔡沂珊  
第十五章 多元研究取徑下的華人性格特質:動力歷程與適應/莊詔鈞、許功餘  
第五篇 愛情、婚姻、家庭篇(葉光輝主編)
第十六章 華人的愛情與婚姻觀之歷史演化/張思嘉、楊淑娟  
第十七章 婚姻調適與經營/利翠珊  
第十八章 嫁娶vs.結婚:父子軸與夫妻軸下的華人婆媳關係及其衝突/許詩淇  
第六篇 人際關係與互動(李怡青主編)
第十九章 華人文化下的忍/林瑋芳  
第二十章 華人的人際和諧與衝突—陰陽辯證觀之取徑/黃莉  
第二十一章 人己與群己:性別與族裔關係之探討/李怡青  
第二十二章 親疏與尊卑:華人的人際關係與互動/許詩淇、簡晉龍  

狗狗思維:古今
中外狗的智慧、
勇敢和忠誠的傳
奇故事和詩集

;拼轉調法
紅樓文選:從細
瑣平常中見神奇
奧妙
針刺麻醉的物理
模型理論
不可輕忽的一次
電話協談:一次
電話協談模式之
建構
夜歸紅磚小洋樓




第十二章   華人自我四元論之概述及相關研究
一、不同文化下的自我
在心理學領域當中,個體的自我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且持續被關注
的議題。在近代心理學發展之初期,William James(1890)便已針對自我
此一主題撰文進行專門的論述。隨著心理學的持續發展,與自我有關的心
理學研究,至今仍然層出不窮,以Self 作為論文關鍵字查詢社會心理學
指標性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所刊登之論文,
從1965 年第一期開始,至2020 年第118 期第二卷為止,此期刊共刊登了
10,142 篇文章,而其中有2,139 篇論文與自我之主題有關。換言之,總共
有超過兩成的研究論文與個體自我具有某種關聯性,足見此一議題在心理
學領域之重要性。
自我除了與個體對於自身的認知有關,同時也包含展現於社會上他
人所見的部分(Kassin et al., 2010),這顯示了自我並非僅限於個體本
身,亦具有社會性意涵。由於不同文化下之社會結構、形態、風俗習慣
皆有所不同,因此身處於不同文化中之個體,其所擁有的自我特性也會
有所差異,進而影響到個人與他人、團體乃至整體社會的互動方式。如
Greenwald 與Breckler(1985)就認為個體的自我目標(ego-goal)會同
時受到個體本身性格與外在情境條件的影響,進而區分出四種類型的自
我目標,對應自我的四個面向,分別是擴散自我(diffuse self)、公眾
自我(public self)、私人自我(private self)以及集體自我(collective
self)。擴散自我又被稱為前自我(preself),是一種尚未明確區分他人
與自己的自我,具有享樂的行為傾向,也追求正向的情感狀態。公眾自我則在意社會他人的評價,對於他人與自身有明確的區分,追求的是在他人(例如家人、伴侶、社會大眾等等)眼中的良好名聲與形象。私人自我則在意的是個人對自己的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在意的是個人的成就,並以內在的道德原則來判斷自身行為。最後,集體自我則是將個人(I)擴展到群體(We),意即這部分的自我有明確的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此面向的自我追求的是參照團體的集體目標,同時個體會將參照團體的標準內化,並以此對自身進行評價。
在探討不同文化下個體的自我時,一種經常被使用的文化區隔方式
是以集體主義(collectivism)與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來進行區分
(Triandis et al., 1988)。集體主義文化下,個體與團體之間有穩定的聯
繫,這個團體也是比較特定的,例如家人或者是氏族等團體。集體主義下
的個體會將團體目標置於個人目標之上,或者以配合團體目標的方式訂定
個人目標。而當團體對個體有所要求時,即使需要付出較高的代價,個體
多半仍會努力做出回應。另一方面,在個體主義文化中,個人和群體之間
的連結較為脆弱,也相當多樣化。所指涉的群體可以是同事、同學、俱樂
部成員等等,不如集體主義那般穩固及具有特定性。而在個人主義文化
中,所強調的是個體本身的特色與特性,凸顯的是個人的利益及成就,所
以個體會根據自身目標來選擇團體,而較少因團體目標而影響到個人目
標。此外,個人主義的個體會對團體的需求進行評估,未必總是會對團體
需求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