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以清•丁福保箋註之《六祖壇經箋註》為依據版本】
作  者╱
惠能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經典名著文庫
出版日期╱
2022/01/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17-414-6
書  號╱
1DAT
頁  數╱
520
開  數╱
25K
定  價╱
620



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六祖壇經》是史學大師錢穆先生列舉「人人必讀的七本經典著作」之一,對世人的影響早已超越宗教,深入到哲學、文學、藝術等各領域,融入日常生活。這本書是中華文化的不朽經典,更是安頓人心、啟迪智慧、指引生命方向的明燈。
※推薦文
(節錄自「導讀/趙飛鵬」)

  《六祖壇經》全名《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這部書在中國禪宗史、思想史、文化史上,都具有崇高的重要地位。舉例來說:清末民初著名的楊文會居士(字仁山,1837∼1911),曾選輯十三部佛教經典,稱為《釋氏十三經》,與儒家的《十三經》相媲美。這十三部經典是:《四十二章經》、《圓覺經》、《梵網經》、《金剛經》、《般若心經》、《無量壽經》、《解深密經》、《維摩詰經》、《楞嚴經》、《楞伽經》、《法華經》、《華嚴經》、《六祖壇經》,涵蓋各重要學派的典籍。史學大師錢穆先生(字賓四,1895∼1990)曾舉出「人人必讀的七本經典著作」,是:《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朱子)近思錄》、《(王陽明)傳習錄》、《六祖壇經》。可見無論佛教內、佛教外,都認同《壇經》的重要價值。在西方世界,《壇經》也頗為流行,早在一九三○年,即有第一個由黃茂林居士(1886∼1933)翻譯的英譯本出現,目前存世的,仍有六種英譯本。對國人而言,《壇經》中的許多文句、典故,早已耳熟能詳,融入到語言、生活中了。比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行由品〉)、「本來面目」(〈行由品〉)、「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行由品〉)、「煩惱即菩提」(〈般若品〉)、「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般若品〉)等等,凡此皆可見《壇經》的廣大影響。……

惠能◎原著
丁福保◎箋註
趙飛鵬◎導讀、題解

【作者簡介】
惠能(西元638∼713年),俗姓盧,祖籍范陽,生於嶺南。師事唐代高僧弘忍,承繼衣缽,為禪宗第六祖,時與北宗神秀分庭抗禮,有「南能北秀」之稱。曾在曹溪傳道三十七年,其說法內容皆由弟子法海記錄,編成《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世。嗣法弟子四十三人,如青原行思、南嶽懷讓、永嘉玄覺、荷澤神會等,都是禪宗發展史上著名的大師。

【箋註者簡介】
丁福保(西元1874∼1952年)
字仲祜,號疇隱居士,又號濟陽破衲。為近代著名學者,博通經史,學貫中西,對佛學、醫學、算數、文字學、詞章考據等均有研究。曾赴日本考察醫學,回國後在上海行醫,並創辦醫學書局,編譯出版數十種國內外醫學書刊。
丁氏於中年時專研佛理,深入探究各式佛教典籍,並著手注釋佛經。曾出版《金剛經箋註》、《六祖壇經箋註》、《心經箋註》、《佛經精華錄箋註》、《六道輪迴錄》、《佛學初階》、《佛學指南》、《佛學撮要》等。其中整理、翻譯自日人織田得能的《佛學大辭典》,輯錄三萬餘條佛學專門詞彙,是後人研究佛學的重要參考書。

【導讀、題解者簡介】
趙飛鵬
現職: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學歷: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導 讀/趙飛鵬
六祖壇經箋註序/丁福保
六祖壇經箋註後序/丁福保
箋經雜記/丁福保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畧序/釋法海
壇經序/釋德異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箋註/丁福保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問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禪品第五
懺悔品第六
機緣品第七
頓漸品第八
護法品第九
付囑品第十

跋/釋宗寶
六祖能禪師碑銘/王維
曹溪第六祖賜謚大鑒禪師碑/柳宗元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劉禹錫
歷朝崇奉事蹟
惠能年表
精進書目/趙飛鵬

純粹理性批判(
上) (限中國
大陸以外地區銷
售)
詩學
形而上學 (限
中國大陸以外地
區銷售)
小邏輯 (限中
國大陸以外地區
銷售)
君主論
存在主義即人文
主義 (限中國
大陸以外地區銷
售)




行由品第一1

1注 述六祖一代之行狀由來,故曰「行由」。

【題解】
〈行由品〉是《壇經》的第一品,出於惠能自述,記錄了惠能出家前後的際遇與活動,是認識惠能思想建立的過程,以及其思想特徵的主要依據。在佛教經典之中,一開始就詳細的記錄了作者生平事蹟,非常少見,本品可以說是《壇經》的一大特色。
  本品有幾個重點,分析說明如下:
  第一:投入五祖門下及得法的經過。又可分為四個次重點:1.初見五祖時的問答。弘忍是得道高僧,自然不會有分別心。一見到惠能,可能就有心試探他的程度,而惠能的兩個回答,都簡捷有力、直探禪法的核心。所謂「惟求作佛,不求餘物」,不但直顯大乘菩提心的精神,更有趣的是用了「作佛」這個詞。一般人都是說「學佛為了成佛」,「成」有「水到渠成」的意味,而「作」即是「動作」,「作佛」更顯現出一種主動、堅決、實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