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人類社會普遍具有的一種文化現象,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規範,我們要融入這個社會,就必須尊重社會禁忌。禁忌的內容、存在、功能是極其複雜的,也不全然是迷信,有很多是族群歷史的圖騰、文明衛生的因素、行業生產的關係。
本書的編成,即是參考了許多書末所附參考文獻的資料,以及上課等教學相長、個人生活經驗,綜合編輯成書。共十章,除第一章概說及第十章客家民俗禁忌的瓤除、傳承、生存與式微外,將民俗禁忌分成日常生活禁忌、語言交談禁忌、生命禮俗禁忌、歲時節日禁忌、人生觀念禁忌、民俗信仰禁忌、行業生產禁忌、宇宙生物禁忌等八章(類別),每章再分節次。主旨不在探討民俗,而是以民俗出發,期望以最簡潔的內容,藉由歷史、其他族群民俗的禁忌,看客家民俗禁忌的起源、內容、式微等,提供讀者作為參考。
|
※推薦文 以民俗與禁忌來豐富客家的多樣性 客家語言及文化的保存與推展,一直都是新楊平社區大學長期以來所努力的目標。從2006年5月社大創校以來,16年間社大開設了相關客家類課程包含「語言文學、社會文化、音樂戲劇、百工技藝」等,從單科的課程,逐步發展成學群、學程,更提升至領域,系統化的建構在地的客家知識體系,並通過臺師大的非正規學程認證通過。我們自許成為在地民間的客家學院,希望開設的課程能接地氣,符合成人的學習需求,而課程規劃發展最主要的靈魂人物就是徐貴榮老師,也是新楊平社大客家文化學程的召集人。 社區大學學員的學習特色就是黏著度高,當教室裡的師生關係建立後,學習方式就可以無限的延伸,徐老師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都擔任過教職,在社大任教更是退休後的另一創舉,當多數教育工作者選擇退休安度餘年時,徐老師以身作則從社大學員成為社大教師,更積極參與學習並榮獲博士學位,可謂之成人終身學習的標竿典範,也因為他的豐富人生經歷,只要學員想上什麼課程都難不倒他,是一個全方位型的學者。 桃園升格直轄市後,原有的鄉鎮市民大學都將走入歷史或併入社區大學中,徐老師在平鎮市民大學經營了14年28期的客家文化課程也面臨了相同的問題,當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已經發展到亦師亦友的程度,在學員的支持下開設了「客家民俗禁忌」課程,這是歷史的創舉,是正規學校與社區大學之間從來沒有人敢挑戰的課程,此課程不但成功開設且連續延續了六期三年,且獲得臺師大非正規學分的認證,在臺灣社大20週年慶的活動時還受邀分享經驗並接受表揚的肯定,非常的不容易。 凡走過的路必留下痕跡,學校鼓勵徐老師能將他三年來嘔心瀝血的資料分類整理出版,與更多的同好來分享。民俗文化就是常民生活經驗的累積,本書命名為「客家民俗禁忌」,共著有十個篇章,主要內容聚焦在臺灣客家地區的民俗禁忌為主,內容包含相關的文獻資料探討、飲食、語言、生命禮俗、歲時節令等八種禁忌,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民俗與習俗禁忌等,本書可作為閱讀者日常生活的倫理教化及自我行為約束的參考,也可做為傳承客家文化底蘊的工具書,值得您我大家共同來支持、閱讀與珍藏。社區大學強調地方知識的探究傳承,本書可豐富客家文化論述的多樣性和在地性,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優良著作。 新楊平社區大學校長 唐春榮 2021.06.28
|
 徐貴榮 苗栗縣人 現居中壢 學歷 建中國小、三義初中、台北師專、文化大學中文系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四十學分班 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博士 現職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與社會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桃園市新楊平社區大學教師兼客家學程召集人 教育部客家語常用詞辭典饒平腔召集人 社團法人台灣客家語文學會常務監事 經歷 曾任上湖國小、內壢國中、中壢高中教師共30年退休 曾任真理、新竹教育、開南、台灣師範、世新、 元智等大學及新生醫專兼任講師、助理教授 曾任中壢、平鎮、八德市民大學教師兼教師會長 曾任社團法人台灣客家語文學會秘書長、理事長 著作 《李商隱無題詩探究》1987 力成印刷 《台灣客語概論》(合著)2005 五南圖書公司 《台灣饒平客話》2005 五南圖書公司 《認識台灣饒平客家》(口袋書)2012桃園縣社會教育協進會 《平鎮市志續編.住民篇》2014 平鎮市公所 《客家語言論輯》2016 五南圖書公司 《饒平客家調查與語言論輯》2018 五南圖書公司 《戀戀十六份》苗栗文學集-母(客)語文學創作2017 苗栗縣政府 《58°个鄰舍情》(客語散文集Ⅱ)2020 華夏書坊 《客家墾殖開發與信仰論輯》(主編)2010 桃園縣社會教育協進會 《客家社會與社區產業文化論輯》(主編)2015桃園市社會教育協進會 《台灣饒平客語1∼6冊》(副主編) 2003∼2006 客家委員會 《台灣桃園饒平客話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2002 新竹師範學院 《台灣饒平客話音韻的源與變》(博士論文、未出版)2007 新竹教育大學
|
推薦序 以民俗與禁忌來豐富客家的多樣性/唐春榮 自序 第一章 概說 第一節 有關民俗 第二節 禁忌的意義與緣起 第三節 禁忌的種類 第四節 禁忌的對象、本質與功能 第五節 禁忌的文化價值與影響 第二章 日常生活禁忌 第一節 飲食禁忌 第二節 衣著禁忌 第三節 住居禁忌 第四節 行旅禁忌 第五節 醫藥禁忌 第六節 養生禁忌 第七節 雜事禁忌 第八節 房事禁忌 第三章 語言交談禁忌 第一節 語言禁忌、避諱與委婉表現 第二節 凶疾禁忌語 第三節 死亡禁忌語 第四節 破財禁忌語 第五節 猥褻禁忌語 第四章 生命禮俗禁忌 第一節 懷孕禁忌 第二節 生育禁忌 第三節 婚禮禁忌 第四節 喜慶禁忌 第五節 喪葬禁忌 第五章 歲時節日禁忌 第一節 新年禁忌 第二節 過節禁忌 第三節 除夕禁忌 第六章 人生觀念禁忌 第一節 性別禁忌 第二節 數字禁忌 第三節 名字禁忌 第四節 贈物禁忌 第七章 民間信仰禁忌 第一節 祭祀者的禁忌 第二節 供品的禁忌 第八章 行業生產禁忌 第一節 農作生產禁忌 第二節 瓜果種植禁忌 第三節 飼養禁忌 225 第四節 工業生產禁忌 第五節 商業往來禁忌 第六節 戲劇從業禁忌 第九章 宇宙生物禁忌 第一節 天象禁忌 第二節 夜間禁忌 第三節 動物禁忌 第四節 植物禁忌 第十章 民俗禁忌的禳解、傳承與生存狀態 第一節 民俗禁忌的禳解 第二節 民俗禁忌的傳承 第三節 民俗禁忌的生存狀態與式微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