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附習題與解答)
金融與數位技術的跨界整合
作  者╱
陳若暉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1/04/15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86-522-550-6
書  號╱
1MAJ
頁  數╱
688
開  數╱
16K
定  價╱
790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金融與數位技術的跨界整合
※解說金融科技(FinTech)多項主題:群眾募資、電子支付、區塊鏈、人工智慧與物聯網
※內容完整詳盡,帶給你金融科技的全面視野!
※章節末附有習題──強化記憶的好幫手

跟上數位時代的潮流!

數位化浪潮在二十一世紀快速席捲而來,改變了人們的商業及生活模式,
大數據、區塊鏈成為熱門搜尋關鍵字,金融科技、資料科學、網紅經濟興起,
在這個數位淘金的時代,你不可不知數位結合產業的秘辛與知識。

這是一本全面介紹金融科技的書,
涵蓋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群眾募資、數位銀行、密碼貨幣與區塊鏈、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等諸多主題。
透過閱讀本書,可以得到具體且實務的金融科技全景。
※書籍推薦人
|專業推薦|
前行政院院長 張善政
前財政部部長 李述德
※推薦文
推薦序  

  數月前,原不相識的中原大學陳若暉教授來訪,邀約我出席「全球群眾募資與金融科技服務協會」的一個活動演講及新書發表。當下,我就深感後悔沒有能更早結識熱心推動金融科技的若暉教授。因為,假使在數年前,我任職行政院政務委員時,就有幸認識若暉教授,否則當時推動「第三方支付」就可以多出民間一個生力軍,幫忙促進各界對網路金融的認知。
  2012 年,我進入行政院擔任負責科技的政務委員,資通訊應用是我重要任務之一。當時中國阿里巴巴的淘寶網、支付寶橫掃中國市場造成風潮,引起國際各方注意。而相對在台灣,連了解什麼叫第三方支付的人都不多,公務體系對此觀念也相對生疏,更遑論讓第三方支付發揮它在電子商務裡應有的潛力。後來我與蔡玉玲政委、曾銘宗主委一路推動第三方支付立法,更是辛苦異常,不足為外人道。2016 年,在我卸任行院院長職務前數週,又出現是否容許Apple Pay 在台登陸的爭議。我找了許多政府內外的金融先進徵詢意見,最後做成有條件開放Apple Pay 登陸的決策。
  我以一個金融專業的門外漢,兩次涉入國家層次資通訊技術在金融的應用,不外是覺得「旁觀者清」,深刻感覺對一個網路使用者而言,當今的金融支付工具實在不足以滿足網路時代「方便」、「效率」與「安全」的需求。在我而言,不了解金融法規的細節,反而是一項利基,因為對應用的想像不會被現實拘限。但是,在經過向金融先進的請益後,又可以客觀了解既有法規的理念或是不合理之處,進而判斷法規修改與否的重點。
  在政府服務的四年多,這條漫漫推動的長路走得確實辛苦。我心中常常期盼官員、業者與民間對此主題有足夠深層的認識,更清楚的共識,讓法規能夠迅速到位,好讓業者能迅速施展、讓民眾能迅速受益。這也是本序言我一開始說「與若暉教授相見恨晚」的緣由。現在,金融科技範圍已遠超過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的項目,涵蓋更多、影響衝擊也更深。台灣金融科技是否能迅速推動,事關國家金融產業的轉型與國際競爭力、民眾應用先進資通訊觀念的福祉,需要政府、產業、民眾有清楚的推動與應用方向。
  很佩服若暉教授願意為這本書投入數年的資料蒐集工作,這是學者非常「入世」的作為,足為眾多學者貢獻國家社會進步發展的表率。以若暉教授這本《金融科技》內容的廣度與深度而言,在台灣發展金融科技的初期階段,絕對可以扮演關鍵的推動力量。在本書出版之際,也寄望台灣金融科技能迎頭趕上,不久的將來,能成為國際上的標竿。

張善政
前行政院院長
2017 年6 月



推薦序:金融與科技的互利共生

  如何運用「資訊科技」強化「金融服務」的綜效。一直為世人努力的重點,爰以資金的收付、存儲、借貸、籌資、理財、保險⋯⋯等金融活動,經由銀行、信託、票券、證券、期貨、投信、投顧、產險、壽險、保經、保代⋯⋯等金融服務業的運作,對於個人理財、企業經營、產業發展⋯⋯等,均有相當助益。故社會各界均相當期待能發揮「以金融支援產業、以產業活絡金融」的良性循環,進而發揮加速經濟發展的效果。
  近年來,在大數據、智能手機、移動裝置、雲端運算、社群網絡、物聯網、生物辨識、機器人等(簡稱大智移雲、社物生機)資訊軟體及硬體的快速發展下,資訊科技的創新對金融服務的運作產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以往實體化、定點化的金融活動,逐步變成網路化、虛擬化、行動化、互動化的服務方式,對金融服務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回顧金融業與資訊業的發展歷程,兩者的相互依存及互利共生關係至為顯著。故近年來「金融科技」一詞成為顯學,社會各界對「以資訊科技提升金融服務綜效、以金融服務加速資訊科技發展」的期待更形殷切。舉凡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的政府或企業,對於金融科技的法律規範、人才培育、資源投入、研發創新等育成輔導的建構,均積極辦理,期引導產業發展,提升服務綜效。國內的產官學研等各界,察覺此一發展趨勢,亦逐步投入人、物力、財力等資源積極推展,期能強化我國金融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有緣與陳若暉教授結識多年,陳教授學有專精,治學嚴謹。近年來專注於金融科技,除於去年結合同好,創設「社團法人全球群眾募資與金融科技服務協會」,期能結合各界資源推動金融科技之發展,如今更投入心力撰寫《金融科技》一書,期供各界參採。
  本書之撰述,旁徵博引,綜述金融科技之發展、群眾募資之剖析、電子商務之運作、行動支付之變革、金融科技之創新、以及密碼貨幣之發展等綱張目舉,簡明扼要,實為探討金融科技的入門指引,爰樂予為序,並祈與讀者同好共勉之!

李述德
前財政部部長
2017 年5 月

陳若暉

學歷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經濟博士

現職
中原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

經歷
聚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慧顧問
全球群眾募資與金融科技服務協會 理事長
台北銀行 董事會秘書室 主任秘書
中原大學 國際暨兩岸教育處 國際長
中原大學 教務處 副教務長
中原大學 推廣教育中心 中心主任
中原大學 財務金融系 系主任
中原大學 研究發展處校務發展組 組長
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系 助理教授、副教授

專長
國際投資、國際金融、區域經濟、金融科技、人工智慧

任教科目
國際投資、財務管理、金融科技

Chapter 1 全球金融科技趨勢
  一、金融數位化vs.數位金融化
  二、傳統金融與數位金融的差異性
  三、金融科技應用領域
  四、金融科技推動願景與挑戰

Chapter 2 群眾募資發展與種類
  一、群眾募資的源起
  二、群眾募資的定義
  三、群眾募資平台
  四、捐贈與報酬基礎型群眾募資
  五、股權基礎型群眾募資
  六、借款基礎型群眾募資
  七、中國大陸P2P網路借貸
  八、群眾募資風險與法律相關問題

Chapter 3 群眾募資與資金融通
  一、創業資金融通
  二、產官學界創新創業支持計畫
  三、創業活動與歇業
  四、中國大陸股權眾籌與創業板
  五、附錄

Chapter 4 第三方支付
  一、電子商務發展與付款方式
  二、台灣第三方支付發展現況
  三、中國大陸第三方支付發展
  四、線上到線下實質交易(Online to Offline, O2O)
  五、T2O 與直播購物新模式
  六、第三方支付詐欺案例
  七、第三方支付安全防護

Chapter 5 行動支付
  一、行動支付的定義
  二、支付卡應用技術
  三、支付卡應用層面
  四、共通支付標準與清算
  五、行動支付發展
  六、行動支付生態圈
  七、行動支付政策誘因

Chapter 6 金融業金融科技發展
  一、全球金融科技創新
  二、銀行業進軍FinTech 領域
  三、開放銀行(Open Banking)
  四、保險業金融科技發展
  五、證券期貨業金融科技發展
  六、網路基金銷售平台
  七、金融科技指數編制

Chapter 7 金融科技專利與監理
  一、電子支付對經濟的貢獻度
  二、電子支付(Digital Payment)比率
  三、金融科技專利
  四、金融科技監理
  五、金融科技租稅優惠
  六、金融科技的挑戰與因應

Chapter 8 金融業大數據
  一、大數據定義
  二、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三、連結開放資料
  四、巨量資料的挑戰與契機

Chapter 9 密碼貨幣發展趨勢
  一、貨幣支付型態的演進
  二、貨幣矩陣(Money Matrix)
  三、B2B 跨境支付價值鏈的問題

Chapter 10 密碼貨幣與區塊鏈
  一、去紙幣化
  二、比特幣的緣起與介紹
  三、區塊鏈技術演進階段
  四、區塊鏈要素與特性
  五、比特幣交易所
  六、比特幣SWOT 分析
  七、比特幣生態圈

Chapter 11 第二代密碼貨幣發展
  一、第二代密碼貨幣類型
  二、全球密碼貨幣
  三、區塊鏈技術演進階段與未來發展
  四、群眾募資成功案件:密碼貨幣
  五、區塊鏈相關應用與發展策略
  六、區塊鏈與群眾募資
  七、首次貨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s, ICO)
  八、區塊鏈安全與風險管理

Chapter 12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
  一、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定義
  二、物聯網架構
  三、物聯網案例
  四、物聯網生態圈
  五、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發展階段
  六、邊緣運算
  七、AI 產業化和產業AI 化
  八、群眾解題平台
  九、中國大陸人工智慧發展
  十、AIoT 服務生態鏈
  十一、AIoT 應用
  十二、AI 和AIoT 相關應用與效益
  十三、AIoT 產業人才培育

生活經濟學
圖解金融行銷
東南亞的明珠─
泰國
寇斯:超越「黑
板經濟學」的法
律經濟學鼻祖
洛克斐勒
澳洲南海Oly
mpics地緣
戰略:臺灣全民
國防素養(大健
康)創新典範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Chapter 1 全球金融科技趨勢

  在1800 年末以來,重大科技的萌芽與產品開展,啟迪工業化的進展與創新的思維,深深影響消費者行為的轉移,促進繁榮時代的來臨。「擴散率」(Diffusion)和「普及率」(Adoption Rate)兩者速率呈現愈來愈快的趨勢,即消費者愈來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與創新活動,對於新創新產品的接納時間也縮短,導致業者觀望期與適應期縮短,卻仍須持續創新研發,以防被科技創新洪流所吞噬的衝擊。
  以近百年重大科技產品跨越多數門檻(Critical Mass)為例,自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以來,花費68 年的光景才達到此門檻。電話的發明用了將近半個世紀才得以普及,無線電產品的跨越年數則降為38 年。而電視的普及又進一步減少為22 年。1975 年IBM 發明的一台個人電腦,相關配備如DOS 作業系統、滑鼠、鍵盤、硬碟、與記憶體已成為消費者熟知的名稱,普及時間僅約14 年。微軟於1995 年推出Window作業系統時,桌上型電腦使用已涵蓋全球90%以上的人口。而近期推出網際網路(7 年)、i Pad(3 年)、與臉書(2 年)等,更快速達標,如圖1-1 顯示。
  近年來,全球金融科技的發展方興未艾,數位金融產品與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並融合於客戶生活的便捷性。隨著資訊通訊科技發展與物(互)聯網興起,多元化應用的創新金融與商業模式,已呈現不可逆性開展。金融科技加速改變民眾消費模式、借貸與投資理財活動。2015 年,全球投資金融科技包括個人貸款、付款服務與網路保險等金額增加60%。中國大陸與印度大幅投資金融科技激勵下,新創公司投資額成長4 倍,使亞洲已儼然成為金融科技創新的領頭羊。如印度12.7 億人口中約占2/5 沒有銀行帳戶,僅2.52 億人可上網。金融科技業掌握此機會,建置智慧手機交易模式,吸引資金投向金融科技業。
  圖1-2 說明全球FinTech 公司籌資金額,截至2016 年7 月底,中國大陸籌資金額已超越北美一倍。其中,螞蟻金服融資金額最高,成功籌資45 億美元,為全球單次私募融資規模獲得名列前茅的紀錄。在歐洲方面,瑞士蘇黎世積極打造歐洲金融科技重鎮,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瑞銀(UBS)邀請各大知名企業合資建立創業育成中心,期望新創公司投入。

一、金融數位化vs.數位金融化
  全球化的發展早期由商品貿易啟動,接連帶動跨國企業跨境投資的風潮,而近期數位科技的顛覆性發展,導致服務貿易已成顯學,並促使貿易、資訊、與資金迅速整合。在數位全球化的引領下,經貿新秩序儼然形成。過去金管會對金融科技發展的保守思維,大多以防微杜漸角度考量,防弊為主和興利為輔,並未考慮金融創新急迫性,偏向金融數位化的模式漸進。然而,在國外金融科技發展卻是以破壞式創新模式呈現,非金融業的網路公司和新創公司等,以物聯網為基礎,透過金融創新與科技服務顛覆(Disrupt)傳統金融業相關法制,並打破框架,形成數位金融化模式之劃時代發展。
  2017 年1 月,亞洲金融論壇指出,依照資訊科技推動金融業變革的脈絡,可分為三階段:
  (1) 金融科技1.0
  加強自動化與電子化業務流程與管理,引進先進資訊軟硬體設備建置。
  (2) 金融科技2.0
  利用物聯網、生物辨識及虛擬實境等,打造線上業務平台,將交易端、資產端、支付端、和資金端等互連,引導客戶由網路與行動裝置平台功能,有效蒐集巨量資料與相關業務推展。例如:物聯網基金與保險銷售、P2P網路貸款等業務。
  (3) 金融科技3.0
  運用區塊鏈、人工智慧、雲端演算、以及大數據徵信與分析技術等工具,建置效率模式,以利挖掘商機與節省成本。如開發供應鏈金融、智慧投顧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