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警報系統消防安全設備
作  者╱
盧守謙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
2021/10/01   (2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17-073-5
書  號╱
5T44
頁  數╱
436
開  數╱
20K
定  價╱
500



1. EasyPass,完整不漏
依考選部命題大綱編排,考題不漏網。
2. 圖文解說,易以吸收
條文圖表式闡述,使讀者易掌握。
3 歷屆考題,完整豐富
近9年設備師及設備士試題,完整精解。
4. 本職博士,實務理論
累積30年火場經驗,具實務理論佳。
※推薦文
推薦序
為培育出國家消防安全設備之設計、監造、裝置、檢修及防火防災實務型人才,本校特創立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之獨立系所,建置了水系統、警報系統及氣體滅火系統專業教室等軟硬體設備,擁有全方位師資團隊,跨消防、工程科技、機械工程、電機、資訊等完整博士群組成,每年消防設日間部四技班、進修部四技班及進修學院二技班等,目前也刻正籌備規劃消防系(所),為未來消防人力注入所需的充分能量。
本校經營主軸為一核心之提升人的生命品質;三主軸之健康促進、環境保育、關懷服務;四志業之健康、管理、休閒、社會福利等完整理念目標。在消防學程發展上,重視實務學習與經驗獲得,促進學生能儘快瞭解就業方向;並整合相關科系資源,創造發展出綜合性消防專業課程模組,不僅能整合並加強教學資源,使課程更為專業及專精,還能順應新世紀社會高度分工發展,提升學生消防就業市場之競爭能力。在課程規劃上,含消防、土木建築、機械、化工、電機電子、資訊等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培育學生具備公共安全、災害防救、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等市場所需之專業領域知識;並使學生在校期間,取得救護技術員、防火管理人、保安監督人、CAD 2D、CAD 3D或Pro/E等相關證照,及能考取消防設備士、消防四等特考、職業安全/衛生(甲級)或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員)等公職及專業證照之取得。
本書作者盧守謙博士在消防機關服務期間累積豐富之現場救災經歷,也奉派至英國及美國消防學院進階深造,擁有消防設備師,也熟稔英日文能力,教學經驗及消防書籍著作相當豐富。本書再版完整結合理論面與實務面內涵,相信能使讀者在學習上有系統式貫通瞭解,本人身為作者任教大學之校長,也深感與有榮焉,非常樂意為本書推薦給所有之有志消防朋友們,並敬祝各位身心健康快樂!

郭代璜
大仁科技大學 校長

盧守謙
大仁科大消防學程火災鑑識中心主任
消防類全國考試命題委員
三等高考、消防設備師、外語領隊、四等榜首
中央警察大學入學消防榜首及第1名畢業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士林/彰化地方法院-火災鑑定案主持人
公務人員簡任官等結訓
英國FSC/美國DWF/美國TCC 結訓認證
國際AOSFST期刊/ICSSMET研討會審稿委員
消防安全PCB廠/石化廠輔導委員
林火類農委會審查委員

陳承聖
大安聯合消防檢修專業機構董事長
傳家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
消防設備師
工業安全技師
中華民國防災科技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義消總會中部聯絡人
美國消防工程師協會台灣分會理事
曾任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兼任講師

得獎:
行政院頒
第17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佳作
內政部消防署頒
97年度全國優良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專業機構
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頒
第一屆優秀消防設備師

推薦序
自 序
考試命題
消防設備師考試命題大綱
消防設備士考試命題大綱
第1章 警報系統火災學理
1-1 火災學理(一) 
1-2 火災學理(二) 
1-3 火災學理(三) 
1-4 火災學理(四) 
第2章 設置標準消防設計
2-1 授權命令 
2-2 單一場所 
2-3 消防安全設備種類 
2-4 警報設備 
2-5 增改建或變更用途(一) 
2-6 增改建或變更用途(二) 
2-7 應設置火警自動警報設備 
2-8 應設置手動報警設備 
2-9 應設置一一九火災通報裝置 
2-10 火警分區 
2-11 鳴動方式及探測器高度 
2-12 探測器裝置規定 
2-13 免設探測器處所 
2-14 偵煙式、熱煙複合式侷限型不得設置處所 
2-15 偵煙式、熱煙複合式或火焰式選設及探測區域 
2-16 差動式、補償式及定溫式侷限型探測器設置規定 
2-17 差動式分布型設置規定(一) 
2-18 差動式分布型設置規定(二) 
2-19 偵煙式探測器裝置規定 
2-20 光電式分離型及火焰式設置規定 
2-21 火警受信總機裝置 
2-22 火警受信總機位置配線及電源 
2-23 緊急電源、火警發信機及火警警鈴 
2-24 火警發信機及火警警鈴 
2-25 火警發信機、標示燈及火警警鈴裝置 
2-26 緊急廣播設備裝置(一) 
2-27 緊急廣播設備裝置(二) 
2-28 廣播分區 
2-29 擴音機及操作裝置 
2-30 緊急廣播設備配線 
2-31 警報分區及瓦斯漏氣檢知器 
2-32 瓦斯漏氣受信總機及警報裝置 
2-33 瓦斯漏氣警報設備配線及緊急電源 
2-34 一一九火災通報裝置 
第3章 公共危險物品場所消防設計
3-1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場所 
3-2 警報設備與標示設備設置 
3-3 配線耐燃耐熱 
3-4 緊急供電系統電源 
第4章 檢修申報作業基準
4-1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外觀檢查(一) 
4-2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外觀檢查(二) 
4-3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外觀檢查(三) 
4-4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一) 
4-5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二) 
4-6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三) 
4-7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四) 
4-8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五) 
4-9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六) 
4-10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七) 
4-11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綜合檢查 
4-12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檢查表 
4-13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外觀檢查(一) 
4-14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外觀檢查(二) 
4-15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一) 
4-16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二) 
4-17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性能檢查(三) 
4-18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綜合檢查 
4-19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檢查表 
4-20 緊急廣播設備外觀檢查(一) 
4-21 緊急廣播設備外觀檢查(二) 
4-22 緊急廣播設備性能檢查(一) 
4-23 緊急廣播設備性能檢查(二) 
4-24 緊急廣播設備性能檢查(三) 
4-25 緊急廣播設備綜合檢查 
4-26 緊急廣播設備檢查表 
4-27 配線外觀檢查 
4-28 配線性能檢查 
4-29 配線檢查表 
第5章 認可基準
5-1 火警受信總機認可基準(107年2月修正) 
5-2 火警發信機、火警警鈴與標示燈認可基準(101年11月發布) 
5-3 火警探測器認可基準(101年11月發布) 
5-4 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認可基準(107年5月修正) 
5-5 緊急廣播設備用揚聲器認可基準(101年11月發布) 
5-6 119火災通報裝置認可基準(107年5月發布) 
第6章 測試方法及判定要領
6-1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一) 
6-2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二) 
6-3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三) 
6-4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四) 
6-5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五) 
6-6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六) 
6-7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一) 
6-8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二) 
6-9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三) 
6-10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四) 
6-11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五) 
6-12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一) 
6-13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二) 
6-14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三) 
6-15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一) 
6-16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二) 
6-17 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三) 
6-18 緊急廣播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一) 
6-19 緊急廣播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二) 
6-20 緊急廣播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一) 
6-20 緊急廣播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二) 
6-21 緊急電源(發電機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一) 
6-22 緊急電源(發電機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二) 
6-23 緊急電源(發電機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一) 
6-24 緊急電源(發電機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二) 
6-25 緊急電源(蓄電池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一) 
6-26 緊急電源(蓄電池設備)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二) 
6-27 緊急電源(蓄電池設備)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 
6-28 耐燃耐熱配線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一) 
6-29 耐燃耐熱配線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二) 
6-30 耐燃耐熱配線測試報告書外觀試驗(三) 
6-30 耐燃耐熱配線測試報告書性能試驗 
第7章 消防設備師警報系統考題(100∼108年)
第8章 消防設備士警報系統考題(100∼108年)
參考文獻

鋼結構設計入門
離岸水下基礎製
造及防蝕工程
防火防爆
鋼筋混凝土學
管線設計與安裝
圖解消防安全設
備檢修及申報作
業基準




1-2 火災學理(二)
火警系統一個迴路中,至少包含一個火災探測器,以規律性的週期或持續監控與燃燒有關的物理或化學現象,並將至少一種相關信號傳送至控制及操作顯示設備。探測器自動偵測火災產生的熱、煙或火焰,而向受信總機發出信號,釋出聲光警報。
火場中所生成的煙,有兩大類:一為可見的燃燒生成物,主要為未完全燃燒的碳(黑煙);另一為不可見、小於5微米(µm)的固體微粉和其他氣體(白煙)。煙到達一定的濃度值時,能迅速自動並發出信號警報。
 光電式 
光電式(Photoelectric)為發光室發射光源撞擊煙粒子造成光線散亂,當受光室感應到光線時,煙濃度達到設定警報之濃度,立即回報火警受信總機。在構造與特點上,發光室每隔幾秒發射一次光束信號,檢知是否有火災發生之煙霧,當煙霧達設定標準,接收會有信號確認,瞬間確認後,將火災信號傳遞至火警受信總機。新式導煙口採人字型設計可遮蔽不受強光影響並可將煙霧引導進入,且水蒸氣將被摒除在防蟲網壁面凝結,不致造成誤報。光電式侷限型探測器之動作原理主要分「遮光型」(即減光型)與「受光型」(即增光型)二種。
(1) 遮光型
遮光型(Obscuration Smoke Detector)在探測器之內部有一個「發光部」所發出的光由另一個「受光部」完全接收,當有煙粒子進入探測器內部時,阻礙了「受光部」接收光源達某一程度時探測器動作。較新式類比式(Analog)探測器上,設發光二極體,約每隔幾秒發光,平常由於遮光壁的阻隔,光源無法到達受光素子,但是當煙進入遮光內部空間時,由於煙粒子會造成光源散亂反射的現象,而使光源到達受光體,此時依據煙的濃度而使受光量增加,探測器內回路將此信號經增幅後,以數位式訊號傳至總機,由總機內設定之資訊進行記錄、分析、處理。新式探測器並接收總機監控,定期進行遮光內之動作試驗及常時監測零部件汙損及劣化狀況之功能。
(2) 受光型
受光型(Light Scattering Smoke Detectors)在探測器之內部有一個「發光部」所發出的光不會由另一個「受光部」所接收,當有煙粒子進入探測器內部時,因煙粒子接觸到「發光部」所發出的光產生了折射程度之探測器動作。
 離子式 
離子式(Ionization)為周圍空氣中含煙濃度達到某一限度時即會動作,原理係利用離子化電流受煙影響而產生變化。
 空氣取樣式 
空氣取樣偵煙探測系統(Smoke Sampling Detector System)為高靈敏度、低火警誤報率之一種光學探測系統。
火警探測器種類
從火三要素(燃料、氧、熱量)之燃燒生成物發展出偵煙式、偵溫式及火焰式(光)探測器。
1-3 火災學理(三)
 助燃物 
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通常是用來氧化燃料。地球表面中空氣正常的氧氣含量為20%多,而空氣中近79%是氮氣,和其餘的1%則其他元素所組成。火必須被氧化,其可以透過氧或一些其他含有氧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如氯、硝酸等)來助燃,如鎂帶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燒,此時二氧化碳即為助燃物。此外,也有一些燃料可能不需要氧氣,因本身含有氧化劑在其化學式,在它們名稱中有-oxy或-xo字根,例如有機過氧化物(Organic Peroxide),有時我們能透過其化學特性來識別這些燃料屬性。
 燃燒原理 
燃燒原理基本是一化學原理,物質本身不會主動發生燃燒,絕大多數物質是因為受熱(外內在)分解產生可燃氣體分子,達到起火溫度時所發生燃燒現象。實際上並非是物質本身在燃燒,以固體而言,絕大多數是分解的可燃性氣體在氧化燃燒,並氧氣量供給產生水、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等。舉如木塊的分子式為C6H10O5,加熱之後分子開始進行分解,6個碳分解,可能形成2個碳的結構分解燃燒,而連鎖反應持續不斷的分解,就會不斷的燃燒;當氧氣量受限火災發生後,生成物最多的是一氧化碳,因為燃燒發生太過迅速使空氣中的氧氣供給量不足,導致燃燒不完全而產生一氧化碳。
 燃料控制火災 
火因需供氧需產生自然浮升對流,產生向上使其生成物能遠離火焰本身,而氧氣能從底部供應。當其火焰成長延伸時,也基於供氧而產生向外或向大空間位置燃燒趨勢,此二種現象在牆壁面上會留下V型的燒痕特徵。任何火災一開始皆是燃料控制火災,於此階段發展關鍵,是否有足夠燃料量。大多數情況下,從單一起火物的熱釋放速率,通常不足以閃燃發生,除非是沙發或其他大型家具物體。在理論上,初期火災一旦啟動後,火災進展不是成長就是燃料不足而衰退。
 熱慣性 
一些物質如木材或紙類有機聚合物,通常需要釋放出2g/m2s之可燃氣體,才足以引燃。如是塑膠之合成聚合物,因其擁有高能含量,僅約需釋放出1g/m2s之可燃氣體,就足以引燃。基本上,假使熱傳係數越小、密度(比重)越小、比熱越小(溫度越易變化)或熱膨脹係數越大條件,則其越易起火。
可燃固體受熱轉換可燃氣體,必須經歷熱裂解(Pyrolysis)過程,熱裂解涉及燃料之分解現象(Decomposing);假使物質具有高熱慣性(Thermal Inertia,kρc),表面能迅速加熱;而低熱慣性物質,則其受熱升溫就緩慢。
 悶燒 
有焰燃燒情況,固體是以氣體進行燃燒反應;而悶燒情況,僅在氧氣接觸表面或多孔性內部,使其氧化反應能持續,而反應所生熱量保持在內部,產生熱裂解至起火。多孔物質之燒焦殘餘物固體碳層,通常能持續進行悶燒反應。悶燒常見於家具軟墊物質如寢具或沙發等,遭到微小火源引燃。悶燒在缺氧環境中,且裂解出可燃氣體被氣流帶走,而使悶燒非常緩慢,這意味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如煙蒂引燃可達4小時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