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建築
Vers Une Architecture
原文作者╱
Le Corbusier
作  者╱
勒•柯比意
譯  者╱
楊至德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經典名著文庫
出版日期╱
2019/07/09   (1版 2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9802-6
書  號╱
1D99
頁  數╱
276
開  數╱
25K
定  價╱
380


每個學建築的人必讀的經典之作

每一個建築師都沒有辦法迴避一個基本的問題:什麼是建築?
勒•柯比意這樣說:「你使用石頭、木材和混凝土,用這些材料建造房屋和宮殿。這就是建造,匠心獨運。但突然間,你觸動了我的心。你做了一件美好的事情,讓我感到愉快。我說:這多美啊。這就是建築。」  
  本書闡述了偉大的建築師勒•柯比意的機械美學理論,以及有關工業、經濟、形式與功能的關係。柯比意從1920年起,在其主編的《新精神》雜誌上連續發表論文,提倡建築的革新,走向平民化、工業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應的新的建築美學。
  這本書出版之後,感生了對建築有興趣的人。普通人開始談論建築、喜歡談建築、希望有能力談論建築,這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運動的後果。這本書不企圖說服專業人員,而是說服大眾,要他們相信一個建築時代來臨了。建築成為時代的鏡子,現代建築所關心的住宅,是彷彿一位普通而平常的人在關心著一間普通而平常的住宅般,這是時代的一個標誌。為了普通人或是為了所有人來研究住宅,恢復人道的基礎;人的需要、功能的標準、情感的標準,這些才是重要的,這些才是一切。這個時代,一切都以人為本。

柯比意是法國建築師、城市規劃師、作家、畫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築」最主要的代表之一。他和格羅佩斯、密斯凡德羅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英)譯者序
概述
工程師的美學和建築學
致建築師們的三項備忘
 體
 面
 平面
基準線
視而不見的眼睛
 輪船
 飛機
 汽車
建築
 羅馬城的教益
 平面的幻覺
 純粹的精神創造
大量生產的住宅
不搞(新)建築就革命
鳴謝
勒•柯比意年表

純粹理性批判(
上) (限中國
大陸以外地區銷
售)
詩學
形而上學 (限
中國大陸以外地
區銷售)
小邏輯 (限中
國大陸以外地區
銷售)
君主論
存在主義即人文
主義 (限中國
大陸以外地區銷
售)




工程師的美學和建築學
工程師的美學和建築學,是兩個關係緊密的學科,一個如日中天,另一個則正可悲地衰落。
工程師在經濟法則的啟示和數學計算的引導下,使我們與普遍法則協調,達到和諧。
建築師透過對各種形式的安排,實現某種秩序,而這種秩序正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他用這些形式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意識,激發我們對於造型的熱情;他用他創造出來的和諧關係在我們中間喚起共鳴,給了我們衡量秩序的量度,而這種我們所感知到的秩序和我們所處世界的秩序是協調一致的,他決定了我們的心理和認知的各種活動;通過這些,我們體驗到了美感。
致建築師們的三項叮嚀
量體
我們的眼睛是為了觀看光線下的各種形式而存在的。
基本的形體是美的,因為它們可以被清晰地鑑賞、辨識著。
當今的建築師已經不能再實現這些簡單的形式了。
依靠計算來工作的工程師使用了幾何學的形式。他們用幾何來滿足我們的視覺,用數學滿足我們的認知—他們的作品正走在通向偉大藝術的道路上。
立面
量體由立面包裹,立面依據量體的基線和母線予以畫分;它顯示出量體的特性。
當今的建築師們懼怕立面的幾何構成元素。
現代結構的重大問題將在幾何學的基礎上解決。
工程師們嚴格服從指令性設計需求書的要求,利用各種形體的母線和基線,創造了一些清晰可辨的、給人強烈印象的造型作品。
平面
平面是一原動力。
沒有平面,就會缺乏秩序,產生混亂。
平面包含感覺的實質。
未來重大的問題是由共同的需求所決定的,有關「平面」的問題將會以一種新的形式被重新提出。
現代生活要求並期待著一種新型態的平面,以便用來設計房屋,對城市進行規劃。
規線
規線是建築無法避免的一個要素。
它是秩序所必需的一項要素。可以避免任意性,使之有條理,便於理解。
規線是一種手段;它不是一張祕方。規線的選擇和表現形式,是建築創作的一個組成部分。
視而不見的眼睛
輪船
一個偉大的時代已經開始。
存在著一種新精神。
存在著大量體現新精神的作品;它們主要存在於工業產品中。
建築在陳規陋習中被壓得喘不過氣。
那些「風格樣式」都是謊言。
樣式、風格是原則的統一,它賦予一個時代所有的作品生命力,它是一種擁有自身獨特性的精神狀態的結果。
我們的時代正一天天地將自己的風格確立起來。
不幸的是,我們的眼睛還無法辨識它。
飛機
飛機是一項高度精選的產品。
飛機帶給我們的意義在於問題的提出與解決之間邏輯關係的把握與掌控。
有關住宅的問題還未提出來。
然而住宅的標準卻是早就存在著的。
機器自身含有促成選擇的經濟因素。
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機器。
汽車
為了完善,必須確立標準。
帕德嫩神廟正是應用了一項標準而精選出來的產物。
建築依照標準行事。
標準是有關邏輯、分析、深入研究的事;它們建立在一個恰當「闡述」的問題之上。標準是通過實驗得到且明確建立的。
建築
羅馬城的啟示
建築,就是利用天然材料建立起某種情感聯繫。
建築超乎功利性需求之上。
建築即造型的事。
秩序的精神,意圖的統一,關係的協調感;
建築處理有關數量的問題。
激情能使硬邦邦的石頭創造出戲劇性來。
平面的幻覺
平面由內部發展到外部;外緣於內。
建築藝術的要素是光和影、牆和空間。
布局就是將目標進行分級,將意圖進行分類。
人眼觀看建築物的高度為一.七公尺。他只能用眼睛看得見的目標來衡量,用由建築元素證明的設計意圖來衡量。如果人們用不屬於建築語言的意圖來衡量,就會得到平面的幻覺,在觀念的錯誤或者對浮華的偏好下,從而違反平面的規則。
純粹的精神創造
剖面和輪廓鰡是建築師的試金石。由此他可以考驗自己,證明自己是位藝術家或者只不過僅僅是位工程師。
剖面和輪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約束。
它與習慣、傳統、結構方式都沒有關係,也不必符合功能需要。
剖面和輪廓是純粹的精神創造;它需要造型藝術家。
大量生產的住宅
一個偉大的時代已經開始。
存在著一種新精神。
工業,就像奔向終點的洪水那樣奔騰翻湧,它為我們帶來了新工具,其可適應於這個被新精神激勵著的新時代。
經濟法則強制性地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而思想只有在合乎法則時才是可行的。
住宅問題是一個時代的問題。當今社會的平衡有賴於它。在這個革新的時期,建築的首要任務是提出對價值的修正,並重新修正住宅的組成要素。
系統化是建立在分析與試驗基礎之上的。
工業應當大規模地從事住宅建造業,並大量系統地製造住宅物件。
我們必須樹立大量生產的觀念:
建造大量生產且系統化的住宅觀念。
住進大量生產的住宅觀念。
擁有大量生產的住宅觀念。
如果我們從感情和思想中剔除了關於住宅的固有觀念,從批判的和客觀的立場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就會領悟「住宅即工具」。系統化的生產住宅,從陪伴我們一生的勞動工具是美好的這一角度來看,這種住宅是健康的(也是合乎道德的),也是美好的。
藝術家的情感可能給這些精密而純淨的功能帶來活力,也賦予它們一種美。
不搞(新)建築就革命
在工業的各個領域中,新的問題不斷湧現,與之相應的新型工業不斷被創造。如果把這事實跟過去對照一下,這就是革命。
在房屋建造業中,物件已經開始被大量地生產出來;面對新的經濟需要,整體和細部的物件被創造出來;在細部和整體上產生了顯著的成效。如果我們將這種新的事實與過去對照,這就是企業方法上和規模上的革命。
建築的歷史,在過去的許多世紀裡,只在構造上和裝飾上緩慢地演變,但是在近五十年以來,鋼鐵和混凝土一路高歌猛進,建造能力有了巨大提升,原來的一些古老建築法則為之所拋棄。與過去相比較,我們就會發現那些「風格」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復存在了,一種屬於我們時代的風格被建立起來,這就是革命。
我們的意識已經自覺或者不自覺地認知到了這些事實,新的需求也正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產生出來。
社會的機器,已經澈底運行錯亂,在兩種結果之間搖擺不定—要麼引發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變革,要麼引發一場大災難。如今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不再擁有適合他們的安身之所;勞動階層們沒有,知識份子也沒有。
當今社會動盪的根源在於房子的問題: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