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臺灣技職教育
作  者╱
楊朝祥、黃政傑、張國保、王娜玲、巫博瀚、陳德華、饒達欽、賴慕回、吳雅玲、湯誌龍、鍾怡慧、徐昊杲、周燦德、陳斐娟、吳秀春、廖年淼、曾淑惠、李隆盛、胡茹萍、李懿芳、于承平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0/10/01   (1版 2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9772-2
書  號╱
1I1W
頁  數╱
328
開  數╱
20K
定  價╱
500



「體檢」二字,顧名思義乃於尚未出現症狀或疾病初期,藉由全面性檢查,及時發現或了解成因,俾利提前因應,使受檢者得以維持或回復健康。臺灣社會刻正面臨產業轉型及人力素質提升之際,故以「就業導向」為主之技職教育,被賦予更多之期待及關注。然而,政府、產業、學校、家長及學習者自身對技職教育之期許,不僅意見殊異,且對技職教育現況及問題,亦缺乏整體性之了解,爰本書透過對臺灣技職教育進行體檢,期能找出具體問題及提供解方。經審查收錄評述文章共十三篇,依論述面向分為四大領域,包括:「政策發展」、「政策規劃」、「學校實務」及「師資培育」;每篇文章均深具啟發,相信對技職教育之研究、政策規劃或對關心臺灣技職教育之社會人士,皆能有所助益。
※主編簡介
胡茹萍、李懿芳
胡茹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
李懿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教育博士

作者簡介【依寫作篇章排序】
楊朝祥
佛光大學校長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工業職業教育博士
黃政傑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終身榮譽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
張國保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王娜玲
退休教師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所博士
巫博瀚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博士
陳德華
中華民國技職教育學會理事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饒達欽
佛光大學資訊應用系講座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學院博士
賴慕回
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
吳雅玲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湯誌龍
內思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
鍾怡慧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
徐昊杲
龍華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
周燦德
醒吾科技大學校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陳斐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任諮商輔導中心主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
吳秀春
國立二林工商綜合職能科專任教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
廖年淼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任區域產學合作中心主任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技職教育博士
曾淑惠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
李隆盛
中臺科技大學校長及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科技教育博士
胡茹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
李懿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教育博士
于承平
教育部助理研究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

第一章 人口結構急遽變化中的技職教育發展
第二章 從技職再造計畫看技職教改方向
第三章 職業試探扎根技職教育的願景
第四章 暢通技職體系升學進路之評析
第五章 近三十年來中等教育職業群科課程之評析─以工業類為例
第六章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堂的教學檢視
第七章 臺灣現階段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科教師培育質與量提升之我見
第八章 技職教師的新圖像
第九章 技專校院推動職能導向之系(科)產學鏈結策略模式
第十章 具彈性進路與支持系統的先導型公辦學徒制之芻議
第十一章 技職教育政策規劃機制之研議
第十二章 《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綱領》該怎麼做才行?
第十三章 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綱領實踐芻議

比較教育:全新
觀點與國際視野
教育概論─建構
反應題目【思考
問題】回應與擬
答書寫範例
十二年國教課綱
推動:問題檢討
與改進
教育政策與革新
挑戰
教育研究法
幼兒遊戲─科學
探究實務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