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是國家生存與安全的必要之物,然而,情報活動的隱密性與民主政治強調的公開、參與、互信的價值在本質上是衝突的;情報蒐集的手段甚至會與法治及人權保障相互違背。因此,民主國家會透過各種監督機制,確保情報機關的政策與運作得以落實公共課責的精神,情報活動皆能符合合法、適當、效能和效率的原則,使情報機關成為國家安定的磐石。然而,由於政府體制、政治發展經驗、安全威脅環境、以及政治文化等差異,不同國家的情報改革與監督制度也未盡相同。 本書分為八章,第一章闡述情報監督的緣起、重要研究文獻、個案選擇的理由及分析架構。第二章說明情報的概念與特質、情報對民主的威脅、情報監督的意義及目的。第三章介紹民主國家主要的情報監督機制,包括:國會監督、行政督控、督察長或督導專員、司法審查、調查委員會、媒體與社會監督等。第四至第七章分別探討美國、英國、澳洲及阿根廷等四個國家的情報體系、邁向情報監督的改革歷程,以及主要的情報監督機制。第八章對四個國家情報監督的特色及制度進行綜合比較,最後論述外國經驗對我國情報監督之啟示。
|
 王政
現職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副教授
學歷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政治學博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
經歷 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訪問學者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薦任科員 民國83年外交領事人員乙等特考及格(英文組) 民國83年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及格(國際關係學門)
|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情報監督制度的精神與發展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研究方法與文獻 壹 法律與制度研究 貳 Smist的國會監督模式 參 Johnson的衝擊理論 肆 Johnson的國會議員角色類型 伍 Bar-Joseph和Weeks的國家與情報關係理論 第三節 個案選擇與分析架構 壹 個案選擇理由 貳 本書分析架構
第二章 情報與民主的衝突及調和 第一節 情報的概念與特質 壹 情報的意義貳 情報的功能 參 情報的本質 第二節 情報對民主的挑戰 壹 機密文化與民主程序的衝突 貳 情報活動與民主價值的衝突 參 國家安全與人權保障的衝突 肆 情報機關對新興民主的威脅 第三節 情報監督的必要性 壹 情報監督的意義 貳 情報監督的目的
第三章 情報監督及運作機制 第一節 國會監督 壹 總統制國家的國會監督 貳 內閣制國家的國會監督 參 影響國會監督成效之因素 第二節 行政督控 壹 總統或首相(總理) 貳 主管部長 參 情報機關首長 第三節 督察長或督導專員 壹 督察長 貳 督導專員 第四節 司法審查 壹 司法不積極介入情報事務的因素 貳 司法部門對情報的監督途徑 第五節 調查委員會 第六節 媒體與社會監督 壹 媒體監督 貳 社會監督
第四章 美國的情報監督 第一節 美國的情報體系 壹 情報體系的成員與架構 貳 情報機關的沿革與任務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發展歷程 壹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前(1976年以前) 貳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後(1976年以後) 第三節 情報監督機制探討 壹 國會監督 貳 行政督控 參 督察長 肆 司法審查 伍 調查委員會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英國的情報監督 第一節 英國的情報體系 壹 情報體系的成員與架構 貳 情報機關的沿革與任務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發展歷程 壹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前(1994年以前) 貳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後(1994年以後) 第三節 情報監督機制探討 壹 國會監督 貳 行政督控 參 督導專員 肆 司法審查 伍 調查委員會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澳洲的情報監督 第一節 澳洲的情報體系 壹 情報體系的成員與架構 貳 情報機關的沿革與任務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發展歷程 壹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前(2001年以前) 貳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後(2001年以後) 第三節 情報監督機制探討 壹 國會監督 貳 行政督控 參 督察長 肆 司法審查 伍 調查委員會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阿根廷的情報監督 第一節 阿根廷的情報體系 壹 情報體系的成員與架構 貳 情報機關的沿革與任務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發展歷程 壹 威權統治與軍人獨裁時期(1930-1982年) 貳 恢復民主時期(1983-1999年) 參 民主鞏固時期(2000年以後) 第三節 情報監督機制探討 壹 國會監督 貳 行政督控 參 司法審查 肆 調查委員會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情報監督的跨國比較-代結論 第一節 各國情報監督之特色 壹 美國:行政與國會雙管齊下 貳 英國:行政獨大與國會賦權 參 澳洲:強化督察長輔助國會 肆 阿根廷:歷史經驗影響監督 第二節 各國情報監督之綜合比較 壹 國會情報委員會 貳 督察長或督導專員 參 通訊監察作業之監督機制 第三節 對我國情報監督之啟示 壹 情報委員會的職權應予明訂 貳 情報委員會應降低政黨意識 參 委員遴選應著重專業與久任 肆 保密與安全查核應建立規範 伍 強化督察單位的角色與職權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