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本用來培養國際關係基本素養的書籍,「國際關係」經常被簡稱為「國關」(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R),這是一種常見的稱呼,在本書中也不例外。「國際關係」從字面上看起來就是一門研究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學問,這門學問經常被放在外交、軍事、戰略等範疇討論,因此許多學者認為外交學與歷史學是國關研究的重心。
 本書探討了近百年來國際關係的變動、合作與衝突,前五章介紹傳統的國際關係「常識」(common sense),而六到十二章則深入介紹國際關係較新的運用。可讓讀者對於國際關係有一定的認知外,對近代在全球化下不斷變更的國際關係的局勢,去探究思考。
 | 
						  
						
						
						
						
								
									| ※審定者簡介 顏永銘
 顏永銘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校區政治學博士,現為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專長包括國際人權及東南亞區域研究等議題。
 | 
						
						
						
						
						
						
						
								
									|  Chris Brown
 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國際關係教授,曾先後執教於英國肯特大學和南安普頓大學。其研究興趣集中於國際政治理論、人權與全球正義。專著除本書外尚有《國際關係理論:新的規範路徑》、《主權、權利與正義》;另主編有《政治思想中的國際關係》、《歐洲的政治重組》等文集。
 
 Kirsten Ainley
 倫敦經濟學院國際關係講師,研究領域涉及人權、規範理論等。專著有《國際關係》。
 | 
						
						
						
								
									| ※譯者簡介 葉惠琦、龐元媛
 葉惠琦(翻譯本書第1到5章)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國際關係和中國研究博士,曾任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爲國際制度規範及其對中國的影響。長期從事國際關係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尤其是對中國、中東及西方國家間的政治與經濟關係深有研究。
 發表的英文論文有《中國對拉丁美洲的援助及其影響》、《中國的能源外交:全球分布及投資背景下的國有企業關係》、《中國浙江省肺結核病人的社會保障》等。
 葉惠琦博士現任英國智慧醫療企業TPP(The Phoenix Partnership)總監暨大中華區總裁。基於此前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結合對國際政治經濟的敏銳觀察,她規劃並執行TPP在亞太地區的佈局及策略。葉惠琦博士帶領團隊致力於當地醫療信息化發展,成功建立起與政府和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網絡。
 
 龐元媛(翻譯本書第6到12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聯合筆譯專業考試及格,現為專業譯者。譯作有:《別當政治門外漢》、《美國第一探長的最後正義》、《法律,不只是法律:行為與社會事實在法律判決時的角色》、《認識聯合國》、《50則非知不可的政治學概念》。
 | 
						
						
						
						
						
						
						
						
							  	 
                            		|   序
 
 第一章 導論:定義國際關係
 觀點與理論
 結論
 
 第二章 20世紀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
 前言
 自由國際主義與國際關係學科的起源
 現實主義對自由國際主義的批評
 戰後的整合
 國際關係與行為科學
 對現實主義綜合的挑戰
 多元主義與複雜互賴
 
 第三章 今日的國際關係理論
 前言:理性選擇理論與其批判
 從現實主義到新現實主義
 從新現實主義到自由制度主義
 建構主義和英國學派
 批判後結構主義者與後現代國際思潮
 結論
 
 第四章 行為者、結構與國家
 前言
 能動者與結構問題與分析層次
 國家與國際關係
 對外與對內政策:國家內的能動者
 結論:從外交政策到權力
 
 第五章 權力與安全
 前言:國家的能力、影響力與權力
 權力的特點
 權力、恐懼與不安全感
 結論:對不安全感的管理
 
 第六章 權力平衡與戰爭
 前言
 權力平衡
 戰爭的政治概念
 20世紀的戰爭
 結論:國家中心主義的國際關係的結束?
 
 第七章 全球治理
 序言:主權、無政府狀態,以及全球治理
 功能主義
 整合理論、聯邦主義及新功能主義
 全球經濟機構:布列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及其後
 國際建制與建制理論
 全球治理及(集體)安全
 
 第八章 全球經濟
 前言
 全球經濟的成長
 問題與觀點
 結構主義
 新全球經濟
 南方的末日?
 
 第九章 全球化
 前言
 新的經濟?
 新自由主義與反對者
 新全球問題:「西發里亞失敗」與環境
 全球公民社會?
 
 第十章 認同的國際政治
 前言
 工業社會的政治
 1989年之後的認同政治
 全球化與後工業社會
 民主政治的推廣、亞洲價值,以及「文明的衝突」
 多元主義與國際社會
 結論
 
 第十一章 國際關係與個人:人權、人道法與人道戰爭
 前言
 普世人權
 人權與國際法
 人道干預
 結論
 
 第十二章 未來的樣貌
 前言
 回歸多極?
 全球經濟的危機
 壞時候,好時候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