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方法論之回顧與前瞻
作  者╱
黃紀主編、黃紀、王宏忠、吳重禮、林長志、林啟耀、林聰吉、林瓊珠、洪昭明、張傳賢、盛杏湲、莊文忠、陳光輝、陳陸輝、游清鑫、廖益興、蒙志成、劉正山、劉自平、劉義周、蕭怡靖、戴士展合著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13/09/03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7194-4
書  號╱
1PX8
頁  數╱
448
開  數╱
20K
定  價╱
520



「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cy Study,簡稱TEDS)大型跨校合作計畫自2000年啟動迄今已逾一個干支,本書旨在針對TEDS的方法論與研究方法做一番檢視。全書分成三篇共十二章,第一章首先回顧TEDS見證台灣民主發展的歷史使命與執行成果,接著第一篇共五章聚焦「問卷設計與概念測量」,分別針對理論架構中的關鍵概念,包括統獨立場、政治極化、政治信任、政黨認同、財富分配議題等,評估其在問卷題項之操作化與測量。第二篇共四章探討「模型與資料分析」,第七、八章針對單位及項目無反應,以先進的多層模型分析原因,以多重插補法謀求補救。第九章則以擬似定群法,將重複橫斷面資料串接進行分析,部分彌補了TEDS尚欠缺的長期定群追蹤資料。第十章則以TEDS累積的政治知識測量,再檢視教育程度與政治知識的關聯。第三篇為「比較分析」,第十一章取他山之石,比較分析TEDS和TSCS這兩個大型調查計畫對國族認同的問卷設計與測量;第十二章則總結本書的觀點,闡述TEDS「過程公開、成果共享」所發揮的綜效。

黃 紀
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政治學系教授暨選舉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政治學博士

王宏忠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紐奧良大學政治學博士

吳重禮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紐奧良大學政治學博士

林長志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

林啟耀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林聰吉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美國普度大學政治學博士

林瓊珠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政治學博士

洪昭明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研究助理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

張傳賢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美國愛荷華大學政治學博士

盛杏湲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

莊文忠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

陳光輝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政治學博士

陳陸輝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游清鑫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廖益興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

蒙志成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暨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

劉正山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
美國堪蕯斯大學政治學博士

劉自平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劉義周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

蕭怡靖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

戴士展
紐奧良大學政治學博士生

編者序 黃紀
1 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緣起、設計與發展
黃紀、劉義周、陳陸輝

第一篇:問卷設計與概念測量
2 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問卷設計與測量:以TEDS為例
游清鑫、林長志、林啟耀
3 台灣政治極化的測量:測量與分析
蕭怡靖、林聰吉
4 政治信任的問卷設計與測量
陳陸輝、王宏忠
5 政黨認同與投票穩定:2000年至2012年總統選舉的實證分析
戴士展、劉自平、吳重禮
6 財富分配議題的問卷設計與測量
盛杏湲

第二篇:模型與資料分析
7 調查無反應的多層次分析:以2001至2012年TEDS調查資料為例
莊文忠
8 項目無反應資料的多重插補分析
劉正山、莊文忠
9 選民在藍綠認同、統獨議題與族群認同上的立場與變遷:擬似定群資料的建構與應用
張傳賢、蒙志成
10 教育程度與政治知識之關聯的再檢視
洪昭明、陳光輝

第三篇:比較分析
11 國族認同的問卷設計與測量:TEDS與TSCS之比較
林瓊珠、廖益興
12 TEDS:過程公開、成果共享的學術資源
陳陸輝、黃紀

考銓制度
拿破崙
中國大陸研究概

東亞民主化總論
─東亞國家之政
治體制選擇偏好
:一般公民、政
治菁英與地緣政
治面向之分析
公務倫理
大危機:全球挑
戰和全球治理




第一章   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緣起、設計與發展

黃 紀*、劉義周**、陳陸輝***

目次
壹、緣起與發展
貳、選民行為分析的元素
参、選民投票行為分析架構
肆、成果與影響
伍、展望
陸、結語
  

     
     臺灣自1980年代末威權轉型以來,經歷了1990年代之全面民主化、2000年之政黨輪替、2008年之第二次政黨輪替及其後之政局發展,儘管各界觀點殊異、褒貶不一,但都無法否認這是一段多變卻又彌足珍貴的民主化歷程;而這期間歷屆的中央與地方選舉、行政首長與民意代表選舉,又無疑的,既是這段民主歷程的推手,也是臺灣民主演進的反映。身歷這段波濤的政治學者,除了觀察並參與其演變外,更有義務忠實記錄歷史路徑上各階段整體民意的樣態、脈動與趨勢。「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簡稱TEDS )研究計畫,就是在這個歷史脈絡中應運而生。作為這個計畫的原創與參與者,不只見證臺灣的宏觀民主歷程,還把民主的核心價值融入其規劃與執行之中,展現為「過程公開,成果共享」的公共學術資源,讓國內、外學者和社會大眾都能透過這個嚴謹建置的微觀層次(micro level)民調資料庫,更深入了解在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這個關鍵轉折點後,臺灣選舉與民主發展的淬煉與真諦。
本章的目的,在扼要說明「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計畫的起源與宗旨、整體的設計規劃,並回顧這筆日益豐富的民調資料庫至目前累積的研究成果,進而展望未來,提出持續發展、以期更上層樓的願景,為本書後續各章的專題提供完整的背景基礎。

壹、 緣起與發展
「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是由國科會人文處、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及政治學門共同支持的大型民意調查研究計畫,目的在整合國內與選舉、民主化有關之大型面訪民調,有效運用有限資源,提升相關研究水準。
2000年6月中旬,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前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社科中心」)執行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規劃與推動作業辦法」,樹立了國內政治學界跨校合作進行大型面訪民調的里程碑。該作業辦法旨在促成政治學門整合與選舉、民主化有關之大型民意調查面訪計畫,並加強政治學門與社科中心的合作互動關係,以達整合後之大型面訪民調「過程公開、成果共享」之目標(黃紀、吳重禮 2001)。同年10月,跨六校通力合作之「『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規劃與推動委員會」(簡稱TEDS委員會)正式成立,   負責規劃臺灣選舉與民主化相關議題之大型民意調查,並且公告其第一波研究主題為「民國九十年立法委員選舉全國大型民意調查研究」(簡稱TEDS2001),提出群體認同、政治態度、民主價值、政治參與及投票行為之整合分析架構(參見圖1.1),據以擬定TEDS之核心問卷,並公開徵求加掛問卷題目之申請,跨出了整合民調穩健的第一步。該計畫於2001年底第五屆立委選舉後之次月(2002年1月下旬)開始進行實地面訪,至5月完成2,022份有效問卷,並於2002年8月初完成資料檢核除錯後隨即公開釋出原始資料集編碼簿,開創了國內政治學界大型面訪資料立即共享之先河(黃紀等 2002;黃紀、吳重禮、許勝懋 2003)。自TEDS首度公開釋出面訪資料迄今(2013年3月)僅十年半,已累積豐碩的成果。由於TEDS的資料得到學界肯定並廣泛引用,影響深遠,故TEDS研究團隊於民國97年底榮獲入選「『科學50』─國科會50科學成就」 。
至本章撰稿時(2013年03月),TEDS團隊已陸續完成並釋出了12波面訪(見表1.1的面訪計畫案一覽表)   6波電訪資料(見表1.2的電訪與網路調查計畫案一覽表)及2波網路民調資料。這些計畫案的整體規劃,扼要描述在以下的兩個表中,稍後再做敘述。另,由於TEDS2012之面訪問卷已融入CSES的最新版核心模組(CSES Module 4),故2012年7月資料釋出後,成為首批納入Module 4的國家之一,再度提升臺灣在國際學界的能見度。
綜合表1.1的資訊,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納TEDS歷年面訪案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每次選舉都有至少一個獨立樣本可供分析選民在該次選舉的行為。遇全國性選舉時,有全國性樣本。若為地方選舉,則有若干個以直轄市或縣市為範圍的獨立樣本進行調查。沒有選舉的年度,則執行關於臺灣民眾民主價值與態度的調查;第二,在歷年的調查中,不乏定群追蹤的設計。換句話說,把兩年前或甚至四年前訪問過的樣本,再一次訪問。這容許資料的使用者探討選民在這幾年間的態度變化;第三,每次調查結束之後,必定在成功樣本中抽取百分之二十的樣本,另以再測問卷訪問一次。這樣的設計讓我們能進行問卷設計效度與信度的檢定。
     TEDS除了面訪之外,也規劃、執行若干電話與網路調查,已在稍早述及。這些調查的作用有三:第一,蒐集臨時辦理的選舉之選民行為資訊,例如立法委員補選、任務型國代選舉;第二,進行選前選民行為資訊的蒐集。這類調查大多以若干波獨立樣本為對象來調查。這樣的設計,可讓資料的使用者從事跨若干個時間點的時間序列分析,這是以前的調查資料未能提供的方便;第三,TEDS也開始把網路調查(internet survey)納入計畫中,開闢新一代調查方法的研究領域。


表1.1   TEDS歷年執行面訪調查計畫案一覽表
計畫簡稱 計畫相關選舉 設計概要
TEDS2001 2001年立委選舉 第一次TEDS面訪調查,以2001年立委選舉為研究主題,成功訪問2,022人。選後隨機抽取其中的20%進行再測,檢定效度與信度。這項措施在此後的面訪中都依樣執行。
TEDS2002 2002年直轄市長選舉 針對臺北、高雄兩直轄市市長選舉調查研究。臺北市完成1,216人訪問;高雄市完成1,227人訪問。
TEDS2003 本年無選舉 以一個1,102人的獨立樣本進行民主化相關理論議題的研究;對2001年的研究樣本追蹤訪問1,011人,成功510人。
TEDS2004P 2004年總統選舉 以一個1,823人的獨立樣本研究選後持續爭議的總統選舉;另對2001年的研究樣本追蹤1,011人,成功505人。
TEDS2004L 2004年立委選舉 立委選後調查訪問。分兩個獨立樣本,A、B兩種問卷。A卷為CNEP題組,重個人資訊來源與社會系絡的探討,訪問1,252人;B卷為常用的CSES題組,訪問1,258人。
TEDS2005M 2005年縣市長選舉 選取選舉環境差異大的臺北縣、臺中市、雲林縣、高雄縣等,各完成約600人的獨立樣本訪問。
TEDS2006C 2006年直轄市長選舉 分別就臺北市與高雄市市長選舉進行調查研究,北市成功訪問1,206人,高市成功訪問1,210人。
TEDS2008L 2008年立委選舉 以一個1,184人的獨立樣本探討立委選制改變後的選民行為;追蹤訪問TEDS2004L的樣本2,507人。
TEDS2008P 2008年總統選舉 以一個2,134人的獨立樣本探討總統選舉中的選民行為,並成功訪問TEDS2008L計畫中樣本裡的1,230人,探討受訪者在立委與總統選舉間的行為關連。
TEDS2009M 2009年縣市長選舉 選取桃園縣與雲林縣二處進行縣長選後調查。二者一北一南;一全新候選人,另一則有現任者競選連任;一在藍地盤,一在綠地盤。成功訪問桃園縣1,248人,雲林縣1,216人。
TEDS2010C 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 「五都」升格後第一次直轄市長選舉,選擇臺北市、臺中市、高雄市等三都進行調查。
TEDS2012 2012年總統、立委選舉 2012年總統選舉與立委選舉合併舉行。選後成功面訪調查1,720人的獨立樣本。此外全面追蹤2008年總統選舉調查的樣本2,660人,成功1,510人。

表1.2 TEDS歷年執行電話與網路調查計畫一覽表
計畫簡稱 相關選舉 設計概要
TEDS2005NA 任務型國大代表選舉調查 2005年5月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調查,以電話訪問進行。選前完成3波各約1,200人獨立樣本調查。選後就此3波樣本再訪,成功追蹤2,034人。此外,選後另成功訪問一個1,114人的獨立樣本。
TEDS2008L-T 立法委員選舉電話調查 2007年12月13日起至2008年1月11日選舉投票前一天止,每6天一波,完成5波各約750-800人獨立樣本的選舉電話訪問,共成功訪問3,843人。選後就此樣本再訪,成功1,530人。
TEDS2009L-BE 立法委員補選調查 2009年臺北市第六選區立委補選電話訪問,成功1,206人;苗栗縣第一選區立委補選電話訪問,成功1,204人。兩次訪問都在選後進行。
TEDS2012-T 總統立委選舉電話調查 2011年12月10日起至2012年1月13日選舉投票前一天止,每7天一波,完成5波各近1,000人獨立樣本的選舉電話訪問,共成功訪問4,806人。選後5天就此樣本再訪,成功2,032人。
TEDS2012-PA09 總統施政滿意度調查 2012年9月22-26日,以1,084人的獨立樣本,電話訪問民眾對總統的施政滿意度及對重要議題意見。另同時進行網路調查成功332人。
TEDS2012-PA12 總統施政滿意度調查 2012年12月19-23日,以1,140人的獨立樣本,電話訪問民眾對總統的施政滿意度及對重要議題意見。另同時進行網路調查成功139人。

貳、 選民行為分析的元素
選舉研究的相關主題,主要在檢視民眾是否投票、投票的對象、影響投票的因素、選舉制度對於選民行為的影響以及選民行為對於政府組成與政黨政治的影響。傳統討論投票行為的相關研究,不外乎從社會學途徑、社會心理學途徑、理性抉擇途徑以及運用認知心理學的政治心理學研究途徑(Niemi and Weisberg  2001: 14-16)。臺灣的選舉研究途徑深受美國影響,所運用的研究途徑不外乎上述幾項。不過,就研究的主題以及研究方法而言,更顯得多樣化。TEDS在設計之初,就考量到容納多樣的理論可能性。因此在理論元素的考量方面,多頭思考。不過歷年來主要的理論元素包括:選民的社會背景、認同(包括政黨認同與臺灣人/中國人自我認定)、候選人因素、政治議題立場、社會系絡(social context)與地方派系(local factions)、政治價值等六方面,以下分別敘述。
一、 社會背景與投票行為
Lazarsfeld等人(1944: 27)認為:「一個人在政治上的想法是由他所處的社會所決定的。」因此,一個人社會背景的重要性,不僅在於這些背景決定個別公民在社會結構所在的位置與接觸的對象,這些背景也將影響他們可能暴露在哪一種的政治資訊中。政治資訊則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行為。在TEDS計畫中,我們廣泛地蒐集與選民社會背景有關的資訊,包括:
1.省籍:由於臺灣特殊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使得省籍問題成為切割政黨支持的重要因素,相關的研究均發現,省籍的不同使得民眾對於民進黨支持與否,出現重要的差異。(胡佛、游盈隆 1984;林佳龍 1989;陳義彥 1994;Huang 2005) 省籍問題其實也牽涉到民眾的政治社會化過程以及其重要生活經驗的可能差異。
2.年齡:因為成長年代的差異或是生命週期的階段不同,民眾在政治態度上甚至投票行為有一定的不同。胡佛與游盈隆在早期(1984:25-29)的分析認為愈年輕的選民愈不傾向支持國民黨。劉義周(1994;1995)則是把省籍、出生年與重要歷史事件結合為「政治世代」,帶入臺灣選舉研究的分析。後來的若干研究,也都發現利用政治世代分析人群差異的方便(陳義彥 1994;1996;陳義彥與蔡孟熹 1997;林佳龍 2000;徐永明與范雲 2001;陳陸輝 2000;2002;2003)。
3.性別:就政治實務上的考量,女性選民占有一半的選票,因此,如何動員女性選民,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早期胡佛與游盈隆(1984:25-29)的分析中發現:女性較男性更傾向支持國民黨,而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支持國民黨的傾向愈高。在1990年代,專門以女性為對象的研究並不多,僅以翁秀琪與孫秀蕙(1995)、黃秀端(1996)及黃秀端與趙湘瓊(1996)的研究見諸期刊,很多研究則以性別當作控制變數。不過,2000年之後,學者針對女性的政治參與、對統獨議題的態度、在國家認同上以及總統投票的傾向,說明了女性與男性之間的性別差異(楊婉瑩 2007;楊婉瑩與劉嘉薇 2009;楊婉瑩與林珮婷 2010;楊婉瑩與李冠成 2011)。
4.教育程度:胡佛與游盈隆(1984)的研究發現:教育程度愈高的民眾,對於國民黨較為支持。Appleton(1976)對臺灣選民的分析認為教育程度高的民眾政治興趣較高,不過,投票率卻較低。此外,以教育為主題的研究並不多見。張茂桂與吳忻怡(1997)分析民眾的教育程度與其統獨立場的關聯性,而徐永明與陳明通(1998)以教育程度做為民眾吸收新資訊能力的變數,探討教育程度與民眾統獨態度的持續與變遷。
5.職業類別:也是影響民眾政治態度與選舉支持的重要觀察重點。胡佛與游盈隆(1984)與林佳龍(1989)的研究,發現了不同職業背景的民眾,對於政黨的支持,是有顯著差別的。不過,隨著政治民主化,伴隨著所得分配不均以及政黨不同的訴求策略,不同階級是否出現階級投票的傾向,開始受到學者重視(林宗弘與胡克威 2011;胡克威、林宗弘與黃善國 2010;張佑宗、胡克威與朱雲漢 2001;鄭盛隆 2003)。
6.居住地:居住在不同地區的選民,其對政黨的支持是否出現差異?徐永明(Lee and Hsu 2002; 徐永明 2001)的「南方政治」是提出該問題的重要研究。他指出,相對於其他地區,民進黨在南部獲得較高支持,而且相當穩定。耿曙與陳陸輝(2003)則從兩岸經貿互動的衝擊入手,針對臺灣地區的北、中、南、東部等四大地理區塊,依其經濟結構差異以及在「擴大兩岸經貿交流」問題上是否獲利或是受害,分析其區塊政治支持的差異,是結合了職業類別與地理區塊的綜合分析。
由於選民的社會背景與選舉研究中的政黨之社會基礎(social base of parties)密切相關,因此,這個主題是臺灣選舉研究的重點,也常常是試探討臺灣是否出現政黨解組或是政黨重組的重要課題。因此,這方面的相關研究,將是臺灣選舉研究繼續觀察的重點。
二、 政黨認同
「政黨認同是測量個人對政治參考團體歸屬感的一個態度變數」(Abramson 1983: 71),它是有關政治態度以及投票行為的研究中,最重要的變數之一。根據《美國選民》(The American Voter)一書作者們的看法,政黨認同「是一個心理上的認同,它的持續不需法律的認定或是成為正式黨員甚至不需要持續的政黨支持的記錄」(Campbell et al. 1960: 121)。
政黨認同有幾個重要的特性。首先,政黨認同高度穩定。其次,在各種政治態度中,政黨認同是很早就形成了。此外,選民一旦形成政黨認同,會隨著生命週期而增加它的強度(Campbell et al. 1960)。 當然,政黨認同的重要性,不僅止於它對選民投票行為的直接影響,還包括它對其他決定投票行為的重要因素的影響 (Niemi and Weisberg 1993: 210)。更重要的是,大多數美國選民都擁有政黨認同,加上政黨認同相當穩定,所以,政黨認同在解釋選民的投票行為以及政治秩序上,扮演著重要的地位。這種形勢相當影響我國的選舉研究,因此值得我們整理國內相關的研究成果。
臺灣政治學界的選舉研究中,對政黨認同這個概念的應用似乎是欲迎還拒。首先,是在早期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選民面對沒有競爭的選舉,會不會對政黨形成感情上的認同?在實證的資料可以發現,選民對政黨的「偏好」(partisan preference)或是「支持」(partisan support)或是「認同」(party identification),與其他的政治態度或是選民的投票行為都也顯著相關。那麼我們該如何定義與測量上述這些與「政黨認同」相關的變數?另外一個相當大的疑難是:在我們對選舉研究積極開動的年代,臺灣的政黨體系正處在一個動態成長的情況。選民政黨認同的變遷,也許是我們看到政黨間合縱連橫以及各政黨興起沒落的原因,但也可能是結果。
在臺灣的選舉研究中,首先對政黨認同這個概念提出測量的學者為劉義周(1987),不過,測量方式與美國並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將英文直接翻譯為中文,政黨認同的測量問題,會讓選民弄不清楚研究者要詢問的是選民個人客觀的黨籍還是他們對政黨主觀的認同。儘管如此,臺灣選舉研究中運用政黨認同相關的概念所進行研究的作品相當多,其涵蓋的主題包括:政黨認同的測量(measurement)(何思因 1994;何思因、吳釗燮 1996)、哪些因素影響民眾的政黨認同(吳乃德 1992;1994;徐火炎 1992;1993;何思因 1994;游盈隆 1994;Hsieh and Niou 1996a; 陳陸輝 2000;游清鑫 2002)、政黨認同分布的穩定程度(stability)(何思因 1994;陳陸輝 2000)、政黨認同對於其他政治態度的影響(徐火炎 1992;1993;盛杏湲 2002;2010)、政黨認同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徐火炎 1991;1992;1993;1998;何思因 1994;Liu 1996a; 朱雲漢 1996;陳陸輝 2000)以及對獨立選民的相關研究(何思因、吳釗燮 1996;莊天憐 2001;吳重禮、許文賓 2003;王中天 2010)。
整體而言,就政黨認同的分布而言,在國民黨於2000年失去中央政權之前,其政黨認同的分布還算穩定,而民進黨的認同者自1992年到2000年則出現成長的趨勢。在2000年總統選舉之後,國民黨認同的比例一分為二,分別由親民黨與國民黨瓜分。這樣的趨勢在2004年之後已然不同。藍綠的分野漸明,國民黨認同者的百分比透過新黨、親民黨民眾的回籠提升。民進黨卻在同一時期有漸走下坡的趨勢。就影響政黨認同的因素而言,除了省籍、族群認同以及統獨傾向之外,選民的民主價值以及政治信任,也與政黨認同有相當的關聯。
目前看來政黨認同仍然是解釋臺灣民眾投票行為的最重要的變數,特別是在2008年的「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立委選舉之後,我們觀察到政黨體系的明顯變動(黃紀 2008b:132),更加強我們對這個變項的重視。臺灣政治在過去約十年來(尤其是2004年以後)的藍綠對抗,使得「政黨認同」對臺灣民眾行為的解釋力,應該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