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植生工程
Vegetation Engineering of Slopeland
作  者╱
林信輝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10/04   (2版 3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8752-5
書  號╱
5I27
頁  數╱
520
開  數╱
20K
定  價╱
580


林信輝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常務理事
中華水土保持學會理事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學士•民國57∼61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民國65∼68年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系博士•民國71∼76年
日本九州大學林學科防砂研究室進修•民國80∼81年
日本東京農業大學林學科治山綠化研究室進修•民國81年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助教•民國64∼70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講師•民國70∼77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副教授•民國77∼85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民國85年∼


第一章 總論
 1.1 前言
 1.2 山坡地之定義與範圍
 1.3 植生工程之定義、內涵
 1.4 植生工程相關名詞釋義
第二章 植物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2.1 植物之生活型與生長型
 2.2 環境因子對植物生長之影響
 2.3 種子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2.4 植生木樁與活體枝條之特性與應用
 2.5 育苗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第三章 植物之環境保育功能
 3.1 植生之環境改善功能
 3.2 植生對水文循環之影響
 3.3 植生之地面保護功能
 3.4 植生與邊坡穩定
 3.5 植生與生態保育
第四章 水土保持應用植物解說
 4.1 木本植物應用解說
 4.2 草本植物應用解說
 4.3 藤類植物應用解說
第五章 坡地植生工程計畫基本考量與資材應用
 5.1 植生工程計畫之內容與基本考量
 5.2 基地環境資料調查分析(以崩塌地為例)
 5.3 植生基材之特性與應用
 5.4 木樁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5.5 其他植生工程規劃設計時應注意事項
第六章 植生前期作業(基礎工)之規劃設計
 6.1 植生前期作業(植生基礎工)之工作內容
 6.2 整地與坡面處理
 6.3 坡面排水工程
 6.4 坡腳基礎工程(坡腳擋土構造物)
 6.5 坡面保護工程
第七章 植生導入作業(植生導入工)之規劃設計原則
 7.1 植生導入作業(植生導入工)之內涵
 7.2 播種工法之規劃設計原則
 7.3 栽植工法之規劃設計原則
第八章 植生工法各單元設計圖說
 8.1 撒播
 8.2 噴植工法
 8.3 植生帶(網、毯、束)鋪植
 8.4 草藤苗栽(鋪)植
 8.5 苗木栽植
 8.6 其他配合坡面保護工程之植生(土壤袋植草、階段面植生、栽植槽植藤)
第九章 植生調查與植生成果分析
 9.1 植生調查之內涵
 9.2 植生調查之項目內容
 9.3 植生定量調查方法
 9.4 植生定性調查方法
 9.5 集水區植生群落特性分析
第十章 植生檢驗與維護管理
 10.1 一般水土保持植生工程維護管理要項
 10.2 植生養護之相關規定
 10.3 噴植工法之維護管理與驗收
 10.4 植生成果調查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駕駛台資源管理
海洋與海岸管理
電子海圖─整合
式導航資訊系統
輪機概論
亞熱帶水庫湖沼
學及水質管理
輪機概論




1.1 前言
臺灣位處熱帶、亞熱帶地區之交界,由於其陡峻高山阻截來自海洋之季風,造成了豐沛的雨水,而其複雜之地形、氣候、土壤及地質等特性,孕育出具寒、溫、熱帶特徵之森林,植物種類繁多,因植生覆蓋良好,森林景觀優美,故有「美麗寶島」之譽。然而,臺灣自然條件仍有甚多限制植物生長之因素,如降雨量不均勻、豪雨及颱風之危害、部分地區地質結構不佳,具易沖蝕、崩塌及地滑等特性。人口壓力加大以及林業景氣式微,山坡地多元化利用已成為山坡地應用之主要方式。山區道路開闢、坡地社區的開發、礦產的開發及森林砍伐等,造成大面積景觀破壞及水土資源的流失,而部分高冷地區果樹和蔬菜的開墾與栽植,使原本被覆良好的森林地區,瞬間變為完全裸露的地面,加上農藥、殺蟲劑及有機肥等污染,造成水庫水質惡化,對水資源利用及居民健康影響甚大。
近年來,環境保育逐漸為國人所重視,山坡地保育工作成為因應時代進步之趨勢,但颱風、地震等造成土石流及山崩之天然災害事件仍頻傳,其坡地水土保持及河溪整治工作需配合大面積裸露地植被復育,才能達到資源重建及環境永續利用之效果。有關整治規劃與工程設計可依岩層裸露及破碎程度、沖蝕情形及應用植物生理與植物生態等學理,採用工程、植生方法或兩者相互配合,因地制宜。至於大面積滑崩、特殊地質或嚴重沖蝕之地區,則需要專案研究處理及配合大型工程構造物,以達先期穩定效果。
1.2 山坡地之定義與範圍
根據「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條所稱山坡地,係指國有林事業區、試驗用林地及保安林地以外,經中央或直轄市主管機關參照自然形勢、行政區域或保育、利用之需要,就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劃定範圍,報請行政院核定公告之公、私有土地:
1.標高在一百公尺以上者。
2.標高未滿一百公尺。
而其平均坡度在百分之五以上者。第六條也提及山坡地應按土地自然形勢、地質條件、植生狀況、生態及資源保育、可利用限度及其他有關因素,依照區域計畫法或都市計畫法有關規定,分別劃定各種使用區或編定各種使用地。

1.3 植生工程之定義、內涵
一、植生之定義
「植生」(vegetation)又稱「植被」,係某一地區生長之所有植物的總和,特別是指地表面所生長之草類、蕨類、灌木及喬木等高等植物。「植生」一詞廣泛使用在不同領域,水土保持領域所謂之「植生」,較偏重於人為導入植物或人為輔助植生演替,造成防災、保育功能性較高之植物群落狀況。

二、植生工程之定義
「植生工程」(vegetation engineering),係研究植生施工對象,選取適宜生長之植生材料,配合基礎與保護工程之構置及植生導入作業,俾達到植生設計目的之科學與相關之技術。在涵義上,本書所謂植生工程類似日本之綠化工或綠化工技術,目前臺灣亦把植生工程與綠化工程之內涵視相等看待。植生工程包括植生前期作業(或稱植生基礎工)、植生導入作業(或稱植生工法)及植生維護與管理等項目。植生前期作業是為裸露地坡面播種或植物栽植前所做之基礎或坡面安定工程及相關作業,包括施工地點基本資料之調查與評估、坡面改善及處理、坡面安定工程、坡腳安定工程及坡面排水工程等。

三、植生工程基本設計類型
植生工程之規劃設計,需依其施工對象立地特性,選取適宜的植生材料,配合基礎與保護工程的設置後,進行植生導入作業,俾達到預期的植生綠化覆蓋效果。其基本設計類型,可概分為下列五種:
1.水土保持型
為水土資源保育、減低沖蝕、防止災害等的目的,如與水土保持工程配合則成效更佳,使用植物為適應立地特性的固土護坡植物。在人為開發、植被破壞地區或自然災害裸露地區的快速植生覆蓋方法。
2.綠地造園型
配合人工構造物,進行植生導入作業,使用植物較少限制,原則上以鄉土植物及景觀植物為主,以創造優良生活環境。
3.自然保育型
適用於一般原始森林或國家公園,使用植物以鄉土植物為原則,藉以恢復既有的植生狀態,或使其自然植生演替而達到極相群落。
4.配合造林型
主要為林業經營管理,藉經濟林樹種之栽植及人工撫育,在短期內達到人工林群落。常使用實生苗木,綠化確實而價廉。
5.景觀生態型
考量生態環境及景觀結構特性,應用於農村、鄉村或都市發展地區,除達植生綠化之功能外,亦兼具自然美觀、休閒遊樂之成效。

上述屬一般設計類型原則上的分類,因植生設計目的及區域特性的不同,有分屬配合造林型或綠地造園型者,或有在同一地區兩者同時使用者。如以海岸植生的規劃設計而言,複層造林、海岸造林或堤前堤後樹林帶,其規劃設計類型較屬於自然保育與水土保持目的,而堤防植生或海岸綠地造園地區,其規劃設計類型則介於水土保持與綠地造園型之間。由於海岸的環境條件惡劣,純以景觀手法或造園手法的植生工程設計,通常效果較為不佳,需考慮與自然調和的植生設計,導入能適應周邊環境及具環境保育能力的植生群落,營造兼具環境保護及景觀功能的多元化棲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