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傳播:理論、研究與教學實例
Ag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research,and teaching applications
作  者╱
蔡琰;臧國仁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11/12/25   (1版 1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6480-9
書  號╱
1ZD7
頁  數╱
420
開  數╱
20K
定  價╱
550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在此社會趨向高齡化之刻,本書探討如何透過傳播行為而與他者互動、如何持續追求良好生命態度、如何讓人生結局圓滿且豐碩。「老人傳播」的最簡單說法當為「老齡的傳播意涵」,包括老者如何與他人(個人與社會)溝通以及一般人(個人與社會)如何與老者互動,重點在於眾人皆會變老,學習如何與他人溝通互動實就是學習如何與未來的「我」溝通互動。
  全書共含三篇、十二章,分從理論、研究與教學實例面向討論老人傳播之內涵;另有附錄與參考書目。理論篇(第一至六章)述及「老人與傳播互動」、「老人語言傳播現象」、「媒介再現與老人形象」、「老人與媒介近用」、「敘事理論與老人說故事」、「老人與生命/死溝通」等概念。研究篇(第七至十章)改寫自近些年發表於學術期刊之論文,內容與「時間」、「敘事」、「情感與記憶」、「新科技傳播」相關,亦與前篇各章呼應。教學實例篇(第十一與十二章)則是兩位作者相關課程實際授課內容,或可提供其他教學者參閱。

●蔡琰
現職: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電系教授
學歷:獲有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教育學院教育工學博士學位
最近兩年之研究興趣:老人敘事(含訪問)、多媒體影音敘事、傳播與戲劇理論

●臧國仁
現職: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教授
學歷:獲有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新聞系傳播學博士學位
最近兩年之研究興趣:新聞與敘事理論、老人傳播、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之互動

第一篇:理論篇
第一章 概論:老人與傳播互動
一、前言:傳播媒介與老人形象
二、「老年」定義
三、老人研究與老人傳播研究相關文獻簡述
四、本書章節介紹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二章 老人語言傳播現象
一、前言:老人語言溝通的特色與潛在問題
二、老人認知與社會認知的溝通層面特質
三、刻板印象與老人互動語言模式
四、結論與檢討:如何與老人語言互動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三章 媒介再現與老人形象
一、前言:大眾媒介再現老人形象的意涵
二、符號真實、主觀真實、社會(客觀)真實的關聯
三、真實建構與實證論之關聯
四、大眾媒介與真實建構
五、媒介的定義
六、大眾媒介與老人再現:以不同媒介為例
七、結論與實例:以好萊塢電影「金池塘」為例討論媒介再現與老人形象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四章 老人與媒介近用
一、前言:從媒介再現到媒介近用
二、近用與公共領域
三、老人如何近用媒介
四、老人近用媒介與新科技素養
五、結論與檢討:從近用媒介到近用科技資訊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五章 敘事理論與老人說故事
一、前言:淺介敘事理論
二、敘事老人學與老人說故事
三、老人講故事與敘事智能
四、老人與生命故事
五、結論與實例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六章 老人與生命/死溝通
一、前言:老人與生死現象
二、模控學與生死議題
三、死亡現象與社會禁忌/學習
四、臨終溝通
五、老人與醫病溝通
六、結論與檢討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二篇:研究篇
第七章 老人新聞與時間敘事
一、前言:研究背景
二、理論背景:時間、敘事、新聞
三、新聞與時間的研究途徑–以老人新聞報導為例
四、理論提議:老人新聞與時間敘事的可能連結
五、結論與檢討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八章 老人新聞之「窗口」論述
一、前言:研究背景
二、理論背景:窗口概念與新聞敘事
三、研究步驟:探討老人新聞之窗口論述方式
四、研究發現:老人新聞敘事之窗口時空模式
五、結論與檢討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九章 老人接收新聞訊息之情感與記憶
一、前言:研究背景
二、理論背景:簡述老人傳播與老人情感/記憶
三、研究步驟:老人觀眾接收新聞訊息的情感與記憶特質
四、研究發現及討論:老人如何接收新聞訊息
五、結論與檢討:老人與新聞訊息之情感/記憶互動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十章 爺爺奶奶部落格 — 老人與新科技傳播
一、前言:研究背景
二、文獻探討:老人生命故事與部落格書寫
三、研究方法與步驟:以老人部落格為例
四、分析與研究發現:老人部落格之自我意識與形象
五、結論與檢討
作業
延伸問題與討論

第三篇:教學實例篇
第十一章 與長者合演歷史 —「表演學」課程之觀察與人文學習
一、前言:本課授課動機
二、「表演學」課程之實驗背景
三、課程介紹與研究程序
四、觀察結果與討論
五、結論與反省
第十二章 「老人(生命)與傳播」通識課之教學與檢討
一、前言:本課授課動機
二、相關文獻簡述
三、教學策略與實施方式
四、執行成效與自我評估
五、結論與反省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老人傳播研究--十年回首話前塵
附錄二 影像家庭生命故事--華人傳播之敘事觀點
附錄三 「巡迴,給老人看」--課程紀錄及檢討

文化創意產業概

圖解電視節目編

媒體與大眾傳播
理論
電視節目製作
電影敘事影像美
學:剪接理論與
實證
展演機構營運績
效管理(文化行
政 / 藝術管
理首選專書)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第一章 概論:老人與傳播互動

壹、 前言:傳播媒介與老人形象
一、媒介對老人形象之概述
關切老人族群並對各式老齡傳播現象進行觀察與報告實有特定時空意義,乃因現代人總須透過不同大眾傳播媒介(如報紙、電視、網路)方能獲取各類訊息進而瞭解周遭環境變動與趨勢,甚至以其所述為師進而找到人生各種可能方向。大眾傳播媒介因而常被視為社會環境與個人日常生活間的中介管道,也是現代社會無可取代的訊息來源,更是建立人生態度的重要指引。
老人族群亦不例外,不但經常藉由傳播媒介如觀看電視或閱讀報紙來瞭解社會脈動且常屬「重度使用者」, 其生活群像也當屬媒介關心對象,無論正或負面若經長久描述後即可建構一般人之印象與態度,從而引為活躍參與各類社會生活之學習典範。
然而與其他世代相較,老人傳統上並非任何傳播組織的青睞對象,即便有所接觸也常充滿負面內涵。舉例來說,美國電視圈早期少有老人專屬節目,老人角色比例更是嚴重「失衡」(underrepresented)。雖然老人人口數約占全美人數之15%,但電視節目的老人角色僅有3%,且多年來一直如此無甚變化。   
直到1980年代中期才因美國國家電視台(NBC)推出《黃金女郎》(the Golden Girls)家庭喜劇方使上述失衡現象略有改善。該劇以四位中老年單身女郎(年齡介於50-80歲)為主角,三人寡婦,另一離婚,全劇沒有任何早熟兒童,亦少性格古怪青少年,更無年輕貌美女子,復無「雅痞」夫妻,   卻能於1985-1992年連續播出七季廣受好評,亦曾獲頒電視艾美獎(the Emmy Award)兩次,無論票房紀錄與觀眾喜愛程度均受肯定,顯示以老人角色為主之情境劇身處競爭激烈之美國影劇市場仍能「撐起一片天來」。
此外,老人過去也極少出現在美國雜誌、電視廣告或電影,四十歲以上女性尤少且多屬負面如社經地位較低,其扮演對象則多為爺爺奶奶等固定角色。反之二十歲左右年輕女性最受矚目,其因不難理解:一般而言,製作人多認為老人節目沒有市場,老人閱聽眾也無消費能力,不如將主力放在年輕族群。
除了上述比例失衡現象外,負面形象早已成為常見老人媒介角色特徵,如任意將其與病痛劃上等號,凡有老人角色必然身體不佳常跑(住)醫院。或將老人描繪成瘝寡孤獨,長期倚賴他人(親人)照顧而難以自立自主,有時甚至遭逢棄養。尤有甚者,老人角色出現在電視廣告、雜誌廣告、電視節目、電影之拍攝場景多為「安養院」,強烈暗示了人一旦變老幾就只能脫離原有家庭在此頤養天年接受照顧;實際上,即如英國這類已開發社會也僅有5%老人住在安養院。
總之,上述研究發現普遍反映了早期美國大眾媒介內容不但忽視老人角色,更習將老人描述為不快樂也不吸引人、必須倚賴年輕人過日子否則無法獨立生活,卻少讓其扮演英雄或羅曼蒂克情節的主角, 久之「渴求回春,恐懼衰老」也就成了媒介污名化老年的普遍現象。
一般人長期受到這些大眾媒介內容影響,逐漸認為老人一無是(用)處,也常規勸家中老人平日不要亂跑,深居簡出、含飴弄孫就當是其暮年最佳生活寫照。而老人也漸失自信,認為老了身體情況逐漸退化不甚中用且愈老愈是如此,難以對社會提供任何貢獻,不如聽從小輩之勸緊守家園。   
老人是否真無所用?老了是否就不該亂跑?不出門或不亂跑後還能做些什麼?即便什麼都不做,豈可謂其對社會毫無貢獻?嬰兒與幼兒時期也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所事事,是否亦屬一無是處?因而純以「生產力」(productivity)論斷一個人的社會貢獻恐易陷入「年齡歧視」(ageism)迷思, 畢竟「年齡」與「生產力」間並無直接關連,老齡如能繼續快樂生活保持身心健康仍當有正面社會意義。
二、一九八0年代以來的轉變:以美國Young@Heart樂團為例
這種對老人傳統價值觀的挑戰近年來已在各國(包括台灣)引發了諸多省思,直接或間接地促成了眾多老人走出家門重新投入社會奉獻心力。最早受到矚目者當屬1982年組成並曾多次遠赴歐亞國家獻唱演出的美國Young@Heart老人搖滾樂合唱/樂團(中譯「我心不老」樂團),其傑出表現不但引領風潮讓老人們重建(拾)信心,透過大眾媒介(包括Youtube, DVD影片)廣泛傳送的身影更讓社會大眾對老年/齡有了全新想法與觀感,影響不可謂之不大。   
據其官網所示,樂團最初成員全數來自麻薩諸塞州Northampton市的Walter Salvo老人安養院,有些曾經經歷一或二次世界大戰,成員年齡介於72與89歲間。演唱選曲最早係以民謠老歌為主,後來加入了一些「披頭四」(the Beatles)或「滾石」(the Rolling Stone)金曲反因「老人vs. 搖滾」對比而成為現場表演反應最為熱烈橋段,指揮Bob Cilman因而順勢選入更多當代流行與搖滾樂甚至龐克音樂,自此成為最大賣點。
演出時,不分男女團員們一律穿著白衣下配牛仔褲,白髮蒼蒼甚至軀體無法挺直的老人們唱著與其外表極不協調的熱門樂曲,經其重新詮釋後的表演廣受社會大眾熱愛。有些成員抱病演練,卻在演出最後一刻因病情嚴重無法登台甚至與世長辭,其他成員即時敬表哀悼後仍得找人替補上台演唱。老人們為了樂團的延續而付出心力,讓人深刻感受到其自我挑戰與再創生命極限的努力,知道內情者無不動容。
1983年左右樂團首次公演立即引起轟動,四場演場全數爆滿,其後二十五年間曾以耄耋之齡多次遠赴歐洲各國及澳洲、加拿大等處巡迴演唱。2007年由Walker George執導的同名紀錄片上市,隨即贏得多項大獎並在各國戲院放映;台灣上演時此片(中譯《搖滾罷!爺奶》)曾獲「2008年金馬獎觀眾票選第一名」,極獲好評。
Young@Heart樂團近三十年來的努力並未白費,他們開創風氣重塑老人形象,即便病魔纏身也要盡己所能直到生命終點。影響所及,各國老人皆視其為人生楷模,從而才有勇氣走出臥(病)房重回人生舞台為自己的餘生展現新機,一直唱到生命最後一刻。
誠如網友所言,「透過一場場巡迴世界的演出,Young@Heart替自己打響了名號,也成了受人敬重與疼愛的銀髮大使。他們融化了世代間的隔閡,讓觀眾理解到,退休老人除了成天在家織毛線衣、含飴弄孫,原來還有另一種選擇—挑戰自己,完成年少時從未奢望的夢想」。另位部落客則說,「這部Young@Heart真切地驅走了那些關於老人的陳腔濫調說詞,給予這個世界一個觀察他們的窗口,來審視這些老年人的不凡心態和別樣人生」。
三、台灣媒介近來對老人形象的正面描述
類似Young@Heart樂團老人成員們對生命的熱愛精神二十餘年後也在台灣引發熱烈迴響。2007年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發起的「挑戰八十、超越千里-不老騎士的歐兜邁環台日記」活動邀請十七位平均年歲已逾八十的老人們一起騎著機車環島十三天,其中2位曾罹患癌症、4位需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而8位有心臟疾病,甚至每位老人都有關節退化毛病,但仍能堅忍不拔地向著共同夢想前進。新聞報導如此描述:「團長賴清炎表示,老人要勇敢起來,千萬不要放棄自己,一定要有活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後在2010年,金馬獎獲獎導演楊力州推出了一部調性與Young@Heart樂團接近之《青春啦啦隊》紀錄片,以熱血、活潑、輕快或幾近於詼諧幽默方式描繪一群平均年齡已逾七十歲的爺爺奶奶們如何經過苦練後在高雄世運會表演獻藝,其活力與熱情讓現場一萬人全部起立鼓掌叫好。
在這些歡樂氣氛中當然無可避免地仍有些生老病死情節,如啦啦隊友「美子」被癌症折磨無法隨隊演出,另些老人亦因生病而難以常保健康(如片中之「丁爺爺」即因內耳平衡失調而易暈眩),但楊力州自承此片拍攝目的在於挑戰一般人對「老」的刻板印象,反向思考力求呈現其青春活力的一面。他說,「對紀錄片創作者來說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扭轉那個【負面】價值觀,並表達一種看法!」;從其票房收入統計來看,顯然此項挑戰十分成功。
而幾在同時,楊力州並也推出一部專事記錄老人如何遺忘、錯置情感、拼貼記憶的故事集錦《被遺忘的時光》,以台北市萬華區「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為場景,耗時三年忠實地紀錄了中心內六位老人與家庭的悲喜故事。楊力州在這部題為「一群被困在記憶河流的人」委託製作案裡力圖呈現這群被形容為「老番癲」的失智老人們如何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賴家屬與照護人員的耐心與愛心方能協助他們走過晚年,其情令人無不為之動容。
另在電視影集部分,由國內著名資深廣告人王念慈製作、名演員孫越主持的《銀髮熟年 — 孫越叔叔和他的老朋友們》也在2008年於公視推出, 共十三集每集五十四分鐘,訪問了近百位銀髮典範人物與社團。各集主要架構為:「典範人物」、「精采特寫」與以銀髮社團為主的「百壽圖」等三部份,受訪者包括:文學家余光中、養生博士莊淑旂、電影導演李行、英語教育者彭蒙惠、廣告教父賴東明、名畫家梁丹丰、名演員王玨、專欄作家薇薇夫人、新聞教育家徐佳士、戲劇導演崔小萍、社會福利學者柴松林、周聯華牧師及名音樂家李泰祥等。每集內容不但回顧這些名人老人之精彩過去,也著重介紹他們如何過著老年生活,藉此凸顯不同精彩人生。有些老人從未退休至今努力未輟,足以為他人仿效。
另據周傳久博士論文,台灣自上個世紀八零年代中期已有專屬老人之電視節目,但至2000年後連續七年只有公共電視製播的《果果恰恰》,要到2007年後方才恢復對老人節目的重視。周傳久將台灣老人電視節目內容及製播方式與芬蘭、荷蘭比較後發現,雖然台灣電視老人節目為數不多,但其「內容活潑,不限於探討問題,而強化老人歡樂的一面,讓觀眾看到老人可以有很多生活樂趣」。
除上述相繼推出之紀錄片、電視影集、電視節目外,另有與老人生活相關之書籍近來亦引發廣泛討論。如著名作家龍應台所撰之《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甫出版即在海峽兩岸造成轟動(雖在中國大陸被禁),「勾起了許多屬於40歲以上的台灣人在青春歲月裡的熟悉記憶」。   透過其一貫流暢的文學筆調,龍應台此書號稱「醞釀十年、走過三大洋五大洲,耗時三百八十天,行腳香港、長春、南京、瀋陽、馬祖、台東、屏東。從父母親的1949年出發,看民族的流亡遷徙,看上一代的生死離散,傾聽戰後的倖存者、鄉下的老人家」。不分省籍,這本書將歷經苦難與折磨的老者生命故事闡述集結成書,在慶祝國共內戰結束六十年的時節推出有其特別時代意義。
相較於龍應台交雜小人物與大時代背景的報導文學他述式描述,同年同時期出版的《巨流河》則是時屆八十五高齡的台大外文系齊邦媛教授親身經驗自述,從其父母自小生長的遼河(即巨流河)生長環境憶起,追溯自己的生命歷程,其一生可謂「整個二十世紀顛沛流離的縮影」。
這兩本書的同時出版實也反映了與老人相關之傳播互動機緣:龍應台以訪問眾多老人為主,透過他們的回憶串起歷史長流,而齊邦媛則以自己為書寫對象,內容跨越八十年的兩岸時空,旨在反映中國近代的苦難家族記憶。老人與其所代表的過去歲月一下子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尤以齊邦媛年逾高齡猶手不輟筆,格外令人感佩。正如其在新書發表會所言,她想藉著此書「給老人一個好榜樣」,證明「在這個年紀,還能優雅地運用每一天!」。
至於與台灣本土老人之相關專書則可以稍早出版之《放生》為例說明。作者黃春明以關心老人的社會意識為出發點,用寫實手法創作了一系列有關台灣宜蘭鄉下老人在政治、經濟環境變遷中的短篇家庭故事,藉以描述老人對妻子、兒子、農村生活與動物的情感。小說集共含十篇短篇小說,每篇均以老人為主角,並以作者熟悉的土地為故事發生地帶入生病、喪妻、兒子不在身旁等主題,藉此訴說「老人寂寞」及「需要親情」。作者認為,這些老人過去為了哺育子女和打拚經濟而流血流汗,如今卻因時代變遷而被流「放」到鄉下,任其自「生」自滅(書名因而謂之《放生》)。全書挑戰傳統「敬老尊賢」或「老者為大」社會價值,「做父母的都變成老奴才」,因而可說是黃春明透過老人對話直述的故事主題。
此外,《中國時報》曾於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間推出「熟年周報」,每周以三個版篇幅介紹熟年趨勢包括健康、理財、人際關係和流行文化等,分享熟年人物的動人故事與心路歷程。此舉乃是國內媒體(尤其是報紙)首次(與唯一)針對熟年族群編製定期專刊,另也同步經營「senior watch部落格」,但歷時不及兩年終在2008年9月刊出「戲未散場」公告後無以為繼地宣告結束。
四、小結
由本節所引一些研究報告可知,大眾媒介過去對老人的眷顧不但不足、失衡且更常以負面描述,以致無論中外社會大眾長期接收這類訊息後理所當然地認為「老齡」就是「衰敗」的代稱,而老年人也多因身體漸弱而傾向接受此類觀點,認為餘生若能兒孫滿堂頤養天年或在安養院度過即為人生最大幸福。一九八0年代Young@Heart樂團的出現改變了這些想法,其賣命演出爭取登上舞台的精神重塑了老人活出暮年生命的樂觀態度,以致其後三十餘年來有關老人的多元形象蔚為風氣,無論是電視節目、電影、書籍、報紙專刊均能推陳出新地介紹各類老人的傑出表現,從而引發眾人重省老年的意義與象徵。
然而何謂「老」?何謂「老年」?其定義若何?此為下節討論重點。
貳、「老年」定義
如上節所示,早期傳播媒介習對老人形象忽視或以負面描述,而今日則改以不同面向提供多樣型態,顯然在過去三十年間(如自Young@Heart樂團成軍算起)傳播媒介與老人之互動業已歷經重大轉變,以致一般人愈能接受老人以不同於過去之積極生活態度再次活躍於人生舞台,而老人們自己亦更能重視此種觀念改變而慣以正面思考餘生。此種變化與社會有何關連?是否與老人之定義不斷改變有關?
根據2010年行政院經建會之「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全台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由2010年之10.7%增為2060年之41.6%,其中又以80歲以上「高高齡人口」增長最為快速,其占總高齡人口之比率將由2010年之24.4%至2060年增為44.0%;預計至2026年,老齡人口就會超過台灣總人口數的20%,成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也因醫療衛生技術不斷提升,台灣人口平均壽命已由1989年之73.5歲提升至2009年之79歲,女性平均壽命更高達82.5歲,絲毫不亞於任何已開發國家。
而在「老化指數」(或稱老少比)方面,1981年時僅為14%,即老人與小孩之比例是1比7。到了2003年十一月底,「老化指數」已達46%,代表65歲以上老人與14歲以下小孩的比數幾是1比2(4.6比10)。受到近年來少子化及高齡化趨勢影響,2010年老化指數已調整為68.4%,即老、幼年人口之比約為1:1.5。2015年老化指數預計將趨近100%,其後老年人口則將超過幼年人口;2060年之老化指數將高達441.8%,即老年人口約為幼年人口之4倍。
台灣社會老化現象早已引起政府與第三部門重視,從社會福利機構到個人,從臨終照顧到學習新興事物皆已採取對應措施,   不但與老人福利或老人政策息息相關,當亦與我們關切的傳播議題有所連結,無論「老年」、「老齡」、「高齡」、「樂齡」、「樂活」等老人詞彙皆與傳播密切關聯,乃因人與其傳播行為無可分割。
王蕙玲、張隆順譯、徐立忠過去曾分從外表、行為、心態或社會、法律賦予的意義等面向討論老年,以下可從最基本的生理老年定義開始。
一、生理學的「老年」定義
生理學定義老年包括以下特徵:身體系統衰退、重聽、老花、行動遲緩、皺紋、頭髮色澤與體態或其他器官(如牙齒)隨著歲月增長而功能漸失,致使身體組織受到磨損後失去原有常態。一個人若生理上發生上述變化且明顯出現了身體系統衰退、器官與體態改變、更年期開始,則可謂逐漸步入了生理學之「老年」。
但生理學之老年定義卻常造成錯誤溝通或傳播障礙,如一般人習從生理外表判斷老人,凡頭髮花白、舉步維艱、體態龍鍾者即常被視為應在公共場所(如公共運輸系統之捷運或公車等)受到禮讓,因而有需要但不符合上述「條件」者常受誤解,而年紀猶輕卻華髮霜白者反常是「敬老」對象,受者急忙推辭而讓者堅持不就,反易引起尷尬。
二、法律與經濟層面的「老年」定義
在社會、法律層面,一般公家機關退休年齡多訂為六十五歲。如張隆順曾從法律與經濟層面明確指出, 中華民國國民過了六十五歲生日就算「老人」。社會對老人有強迫退休的法規,而所得稅法和社會福利制度亦都以六十五歲為分隔點藉以分配社會經濟福利。
然而法律與經濟面向區隔之老年族群明顯異於上述生理區隔,乃因這些老人雖已年屆65歲,其生理條件未必不同於五十歲或六十歲成人。另一方面,他們退休後卻有可能擁有更多閒暇時間與大眾媒介互動,亦較有餘力與時間觀看電視、閱讀報紙或購買其他傳播媒介廣告商品,成為特定消費族群。
三、社會學的「老年」定義
社會學理論曾由社會結構、老人生理、心理變化形成之社會地位、社會角色與規範之改變、老人社會生活如何受到影響等面向歸納老人指標,認為有關老人之社會生活層面有以下六種:   
(一)「角色說」(role theory):強調老年生活代表了對社會角色調整之適應,而老人社會地位失落亦受其社會角色轉變影響,故老人應拋棄成年人固有角色型態。此說指出,男女兩性老人的角色較成年期更具彈性:如退休前為了職業目的常扮演工具性角色,退休後則多與家庭成員(如照顧孫輩)互動並改採感性角色。
當一個人回歸家庭執行祖父母角色協助照顧孫輩,或擔任某種與原先職場不同的家庭或社會角色時,就可視為「老人生活」。換言之,任何中年階段擔任的角色一旦有所替換時即可被認為是步入老年期之始。
然而國外文獻所述之退休老人回歸家庭並扮演感性角色的說法,是否也是台灣社會老人們角色寫照目前尚乏實證考據。   但台灣社會對老人一向敬重有加,此種文化特質是否使老人退休後仍具社經威權力量,其社會角色又如何影響傳播行為,現亦缺少研究報告而難以論定。
(二)「年齡階層說」(age stratification theory):社會不僅將一般人按政治、經濟階級分類亦按年齡分等,年齡階層就如社會或經濟階級而一向區隔分明。此說呼應著上述法律上有關六十五歲就該退休的硬性規定,但年齡階級說與法律規定俱不代表生理的絕對老化。
如電影觀眾早有分齡制度, 電視觀眾則只對分齡提出「觀賞建議」。 但在台灣,老年人與兒童經常一起觀看電視劇或卡通實有其社會與家庭功能及意義。但分級制度迄今並未針對老人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有所討論,因而無法具體瞭解老人與電視之互動是否與上述「角色說」有所關聯。
(三)「副(次)文化(subculture)」及「少數團體說」(minority group):老人因共同特性而自然結合成團體,兼以社會人士對老人之偏見與歧視隔離了老人的活動範圍,均易形成「老人副(次)文化」,顯示老人團體成員間的內部互動遠比與其他團體頻繁。因此,凡定期參加銀髮社群與長青社成員或是公園裡聚集運動成員依此定義均可視作老人。
但目前文獻中尚未發現「老人媒介副(次)文化」此一名詞,僅指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是電視節目的最忠實守候者(即前述「重度使用者」),其觀賞時間約占清醒時間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並常較愛看娛樂性的戲曲綜藝節目。
相異於網路上因偶像劇或各國電視劇形成的網路社群或機場、簽名會中出現的追星青少年,我們目前似乎只有「老人對媒介文化冷漠」的印象。
(四)「社會能力說」(social competence theory):社會學家認為,老年定義涉及了老人社會能力的日漸減退,使其社會職務獲得解除(如退休),依此或可認定凡自中年職場解除工作或退休即屬進入老年之人。
(五)「社會從事說」或「社會活動說」(social engagement or activity theory),主張老年是中年期的延長,仍生活於家庭和社會層面。除了年齡較長外,並未改變老人的社會關係,而是「行為決定年齡」。此說呼應了前述「次文化」說法,使得一些特定團體或個人行為均可用於界定老年觀眾。
(六)「社會撤退說」(social disengagement theory):與上述「社會活動說」相左,反對老年是中年期的延長,認為老人的社會角色、人際關係和價值體系都因其無法適應社會而採撤退態度。然而此種撤退並非來自社會壓力,而是老化過程中內在本能的成長過程。依此我們或可認定,某些老年人反如幼童般地願意回歸家庭接受照顧或離開其他社會性團體活動,此即符合此說定義之「老年人」。

總之,「社會撤退說」與前述「角色說」、「次文化說」、「社會活動說」相互衝突卻又彼此互補,顯示了老年生活的不同面向,也共同描繪了老年人的社會面貌。因而就上述所引社會學定義而言,老齡指標至少包括:年滿六十五歲且有不同於中年時期的社會角色,如從職場退休、晉升祖父母輩、參加特定老人活動或撤退於社會而在家庭獨居,整體而言似乎集中於一些與老化、醫療、社會工作或社會政策對老人福利之影響等題材。
傳播研究未來猶可探討與老人有關之人際傳播樣式如退休後之約會、旅遊等閒暇生活型態, 以及其與家庭或社會其他成員的關係。近些年來老人傳播研究的確業已針對「代間溝通」(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與「代內溝通」(intra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有所著墨,前者指祖父母與孫輩間的互動,後者則係老人同輩間的來往,但都尚在淺描階段而少理論建構。
不過,上述有關老人的社會學描述顯然猶未將生理與心理的老年特徵一併考量,可另加下述改從認知或人格發展角度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