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斯年,字孟真,為歷史學家、學術領導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創辦者。曾任國立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校長。他所提出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原則影響深遠。 逝世後葬於臺灣大學校園,校內設有希臘式紀念亭傅園及「傅鐘」;其中,傅鐘啟用後成為臺大的象徵,每節上下課會鐘響二十一聲,因傅斯年曾說過:「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著有《戰國子家敘論》、《詩經講義稿》、《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史學方法導論》等書。
|
第一講 擬目及說明 第二講 敘語 第三講 泛論 第四講 史料論略 第五講 論伏生所傳《書》二十八篇之成分 第六講 詩部類說 第七講 最早的傳疑文人--屈原、宋玉、景差 第八講 楚辭餘音 第九講 賈誼 第十講 儒林 第十一講 五言詩之起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