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管理
作  者╱
夏學理、鄭美華、陳曼玲、陳亞平、方顗茹、周一彤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藝術系列
出版日期╱
2024/02/02   (3版 13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6232-4
書  號╱
1Y22
頁  數╱
768
開  數╱
20K
定  價╱
750


夏學理(第三篇)
學歷:美國加州拉汶大學(ULV)公共行政學博士
經歷: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系主任兼文化行政學類召集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時尚」GF-EMBA 創辦人暨首任執行長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行銷及產業組)教授兼所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文化創意產業學程/表演藝術暨華文音樂劇中心主任
   教育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輔導群召集人
   香港教育大學(EdUHK)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CCA)名譽教授(Honorary Professor)
   星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客座教授

鄭美華(第一篇)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
   澳洲雪梨大學公共行政暨媒體傳播研究
經歷:臺北市文化局局長
   實踐大學博雅學部主任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三處處長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一處副處長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會本部參事
   國立臺灣圖書館籌建委員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諮詢委員會委員
   臺北市公務人員訓練中心講座
   考試院高等考試、普通考試、臺灣省基層特考襄試委員
   斐陶斐榮譽學會(The Phi Tau Phi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會員
現職:實踐大學博雅學部 專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所兼任助理教授
   華夏青年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
考試:六十四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普通考試及格

陳曼玲(第五篇)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
經歷: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公關傳播組組長
   評鑑雙月刊主編、中央日報記者
   龍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國立空中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華梵大學公共事務處媒體服務中心主任

陳亞平(第二篇)
學歷: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社會與大眾傳播碩士
現職: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行銷部主管

方顗茹(第四篇)
學歷: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利堅大學藝術管理碩士
經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講師
   康寧大學兼任講師
   馬偕大學兼任講師
   臺北基督書院兼任講師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進修推廣課程講師
現職:箴言詩篇聖樂宣揚協會公關宣傳
   箴言詩篇聖樂團暨愛樂管絃樂團行銷企劃

周一彤(第六篇)
學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
現職: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第一篇 政府篇         
第一章 文化環境的變遷與文化政策之演進
第二章 我國的文化行政組織與機制
第三章 各國文化行政組織機制之探討

第二篇 資金篇
第四章 政府補助
第五章 企業贊助
第六章 基金會

第三篇 觀眾篇
第七章 藝術觀眾調查研究的整體規劃與研究設計
第八章 問卷設計
第九章 調查研究報告的撰寫

第四篇 企劃與行銷篇
第十章 企劃案
第十一章 藝術行銷
第十二章 企畫案與行銷-案例說明

第五篇 傳播媒體篇
第十三章 文化藝術與媒體關係
第十四章 媒體公關的作法
第十五章 教戰守則──如何撰寫新聞稿
第十六章 公關與媒體的衝突

第六篇 網際網路篇
第十七章 網路行銷
第十八章 藝術網路與競爭策略
第十九章 藝術與網路的應用發展
第二十章 藝術網路管理的現況與困境

內衣版型私房筆

單接縫裁剪版型
研究
我思故舞在:創
造性舞蹈教案的
思考脈絡與方法
戲劇概論:戲劇
到劇場一本通
人像攝影與慢速
快門
舞蹈欣賞




政   府   篇
第ㄧ章   文化環境的變遷與文化政策之演進
第ㄧ節   文化環境的變遷
     文化的範疇至廣,包含文學、美術、表演藝術、景觀建築、環境風貌、文化資產,乃至思想信仰、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等,政治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必須有文化水平相對應,才能創造政治和經濟的良性互動與社會文化的優質發展,提升人類的精神文明;所以文化深入社區扎根基層,經過總體營造得以結合觀光,振興地方之經濟產業;人文地景與自然資源之結合,亦能形塑地方的文化形象,進而創造經濟繁榮之契機。巴黎、倫敦、羅馬以文化藝術、古蹟建築而令人嚮往;日本大阪、京都也因古蹟寺廟與民俗藝術而引人入勝;斯德哥爾摩與新加坡更以市容規劃與景觀環境享譽全世界;豐富而優美的文化內涵,是國家的實質競爭力的象徵,環顧偏重經濟輕忽文化的國家,終造成污染的自然環境、庸俗的城鄉景觀、貧瘠的文化設施與雜亂的市容風貌。而不論城市都會或鄉村小鎮,如能注入文化藝術的創意、品味、質感與活力,不只能創新文化形象,更能再現高雅風華。文化的形成需要日積月累人文化成,營造優質文化環境,具備文化優先之施政決策觀,實乃最重要的關鍵,而文化環境受時勢潮流影響,在階段性需求上也各有差異,茲就我國文化環境之發展與演變分述如下:
ㄧ、光復初期的文化環境
  光復初期由於長期戰亂,民生凋敝百廢待舉,尤其經濟亟待提振復甦,接著大陸淪陷政府遷臺,時存反攻大陸的信念,加上生計艱難,施政重心即以國防與經濟及改善生活條件為主。先於民國三十九(一九五○)年實施地方自治,接著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加強土地改革,展開各項經濟建設計畫;另為消除日本殖民時期的文化影響,加速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更以文藝做為精神作戰的號召,積極推行國語,禁用方言的結果,造成各弱勢族群文化的取代與漠視,民國三十六年發生二二八事件,社會瀰漫著並不和諧的族群對立。民國四十二年頒布「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宣示育、樂是社會政策的一環,「育」包括生育、養育、教育,即人口、社會福利及教育。「樂」包括康樂的環境、心理及身體的康樂,康樂的環境為城鄉發展、景觀、觀光;身體的康樂乃體育;而心理的康樂即為文藝,重視文藝做為精神作戰武器的功能。至四十四年國共緊張對峙,因應政治發展與時勢需求,以「戰鬥文藝」鞏固思想,全力防止茍且偷安,文化發展與藝文創作環境籠罩教條式導引之政治氣氛。
二、五○年代的文化環境
  民國五十五年大陸發動文化大革命,政府乃訂定「中華文化復興方案」,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通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綱要」,以「復興中華文化」重整固有倫理道德,對抗大陸文化大革命之浩劫,「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濃厚政治色彩,使文化事務附著政治的圖騰,官方和民間存在著對文化認知上的嚴重落差。五十六年十一月在教育部成立文化局,負責推動教育部有關重整倫理道德、復興中華文化、文藝發展工作,以及新聞局有關廣播及電視及電影輔導等業務。教育部文化局主要任務既為重整固有之倫理道德、復興中華傳統文化以及促進文藝方面之發展與廣播、電視事業及電影之檢查與輔導,由其工作任務之劃分歸屬,可知五○年代文化局之角色功能,仍以思想改造做為主軸,歷經五年餘之推動,完成階段性任務後,於民國六十二年五月裁撤。相關業務仍回歸教育部與新聞局。
三、六○年代的文化環境
  進入六○年代,接續推動多期經濟建設重要計畫,六十三年的「十大建設」使全國民眾目睹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中船、中鋼、桃園中正國際機場、臺中港、鐵路電氣化……,這些國內前所未有的公共建設,大為重振國人的信心;加上六十六年「十二項建設」的全面推動,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的相對結合,進一步凝聚國人邁向現代化國家的意志與共識;幾年之間,整體國家建設邁向嶄新的階段,社會結構隨而逐漸轉型。然物質建設改善之後,社會風氣隨之趨於奢侈浮華,精神建設益顯偏枯失調。在「十二項建設」中,納入文化建設項目,規劃興建各縣(市)文化中心;此一地方文化設施的興建,帶動藝文活動的開展。教育部並決定興建社會教育館、美術館、圖書館等社教機構,另規劃興建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工藝博物館、海洋博物館,並遷建中央圖書館。數年後,各縣市文化中心陸續完工,也陸續克服早期因藝文活動等軟體配備未能及時呈現之困難,陸續開辦文化藝術活動,提供民眾參與,興建縣市文化中心之決策,導引落實地方文化發展的政策方向。
四、七○年代的文化環境
  民國六十八(一九七七)年政府以文化工作日趨多元發展與重要,應有專責機構統籌規劃、協調、推動;為使文化事務邁向由專責機關規劃的時代,七十年十一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積極充實文化機構內涵、維護古蹟等文化資產,提升藝文欣賞及創作水準,七十六年啟用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戲劇院,也開始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同時訂定文化資產保存法,舉辦音樂季、戲劇季、全國文藝季,民間文化藝術機構積極運用各地文化設施,引進外國之表演藝術,舉辦國際藝術節,各縣市更陸續設置特色館,展現地方文化特色,如:南投縣竹藝博物館、臺中縣編織工藝博物館、宜蘭縣臺灣戲曲館、彰化縣南北管音樂戲曲館、澎湖縣海洋館、基隆市海上交通博物館,臺灣省也設置省立美術館,各項文化設施的興建與藝文活動的舉辦,文化與藝術逐漸和民眾生活產生連結,唯尚須透過時間的累積與經營,才能呈現令人滿意的文化發展環境。
五、八○年代的文化環境
  自光復初期推行戰鬥文藝,禁用方言,以迄「復興中華文化」,民間屢有「文化不應有政策」的論見,各界早期也迭有共產國家才設文化部之認知,文化很難擺脫政治與意識形態的糾結,加上本土與大陸、精緻與通俗、傳統與前衛的論辯時起,以公共資源扶植京劇、豫劇、歌仔戲、布袋戲等地方戲曲的必要性,瀕於失傳的文化藝術之保存與傳習,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的普及等等,都是文化決策的範疇。七十六年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與報禁,八十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持續創造奇蹟,平均國民所得提高、對外投資遽增、外匯存底竄升,經濟建設的發展、社會環境的變遷與政治情勢的變化,也影響文化政策的思維方向。
  八○年代,在文化建設委員會的積極推動下,開始強調社區共同體意識的建立及生活美學的提升,文化政策方向以地方與社區為主體,民國八十(一九九一)年的六年國建、八十三年的十二項建設,以及加強地方文化藝術發展計畫,均涵蓋社區文化發展、地方產業文化、美化傳統建築空間等社區文化之內容。
六、九○年代的文化環境
  依據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公布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國家文化」項目「文化輸出部分」,我國由一九九七年第十一名,一九九八年第十七名,一九九九年躍升至第二名,顯示近年來我國國際文化交流已逐漸受到國際肯定。尤其法國亞維農藝術節,一九九八年邀請我國國光劇團、優劇場、當代傳奇、無垢劇場、漢唐樂府、小西園、亦宛然、復興閣等八個表演藝術團隊前往演出,獲得「亞維農之星」美譽,國際文化交流使我國國際知名度大開,展現文化外交的實質效益。成立文化部遂在各界對文化經費需求日殷與保護扶植團隊等機制之建立日急之下,成為九○年代藝文界共同的期待,藝文界對文化部能爭取更多的預算深信不移,但亦有成立文化部反而降了文建會統籌、協調各部會功能位階的疑慮。
陳其南教授(二○○一)指出:理性的思考要看實質的定位和作用,是否因為調整而有改善,文建會的委員其位階和功能不言而喻。如文化部的組織設計拋棄此定位,則明顯自我矮化;國內對文化政策和文化行政的認知及討論深度缺乏累積,成立文化部之議經常面臨從基礎概念和普通常識進行正反論述,缺乏把整體文化發展與環境營造,加進世界文化發展之思想脈絡中批判與檢討。
值此組織再造之關鍵時刻,基於政治面與社會回應面的交互作用,勢必影響組織結構的決策作為,也將使文化政策方向與文化行政組織結構之設計,產生關鍵性的改變。
     陳其南教授同時指出:文化行政組織架構的設計源於文化政策思維,對文化部的看法,也反映對文化事務的了解層次,文化藝術工作者是思想的先驅,藝術家的敏銳可以掌握現代主義的精神,後現代思想的萌芽也始於藝術創作領域。面對充滿創意和智慧的對象,以及全球化和地方化的文化公民意識浪潮,文化行政組織應以創意與智慧面對,對文化部圖騰化的迷思,則阻礙這種努力的可能性。
在新內閣強調戰鬥內閣與人文內閣,要拼經濟也要拼文化的號召下,對文化行政組織的架構與功能、位階與機制,政策面的考量均很重要,畢竟文化政策與組織架構具有相輔相成的因果關係,掌握時勢潮流與發展需求,才能展現文化立國之創意與智慧,而所有文化建設的理想也才能逐步實現。
七、二十一世紀的文化環境
  於今邁入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面臨前所未有的空間意象重構危機,傳統民族國家逐漸瓦解,文化差異也日趨模糊。面對全球化之趨勢潮流,相對於大規模化、標準化、國家化的資本主義走向,特色化、精緻化和地方社區化更值得提倡;地方國際化、全球在地化,由於後現代和後資本主義的演進,成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準則。地方主義、共同體意識、社區文化的保存維護與再生,順應後現代的潮流與趨勢也產生新的定位。八○年代積極推動的文化建設地方化,開發並整合地方文化資源,強調文化植根基層並致力國際間的交流,使文化建設得以逐步奠基。近十年來的耕耘,地方所蘊藏之文化發展潛力已不容忽視,更待借鏡外國成功之經驗,鍥而不舍永續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才能更見具體成效。游內閣積極推動的「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挑戰二○○八計畫」,在文化建設部門有四項子計畫,將於下節詳述。計畫以發展高附加價值之文化創意產業做為核心,冀望培育「創意臺灣」文化藝術人才,並建置資料庫,設計創意交易平臺,舉辦國際創意設計大賽,以帶動教育和產業投入;另加強文化創意園區之多元功能,讓藝術工作者有會集、發表、觀摩、交流之機會,促進藝術品之流通和全民的生活與藝術結合,塑造新故鄉。
     文化政策有採保守主義、開放主義、自由主義或全球化主義……,是否由中央集權係由決策思維主導,而藝術社群、非營利藝文組織、文史工作室、藝術家個人均能成為影響決策的重要關鍵;因此決策過程應全盤關照,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方能客觀超然。西方企業對文化藝術的贊助有其傳統,多植基於對創作與智慧財產的尊重,以利他主義或回饋社會為出發點。我國文化環境缺乏倡導贊助藝文機制,文化支出仍以政府預算為主要來源,藝文界對公資源的依賴、城鄉差距的縮短和地方文化建設的落實,乃至文化設施的永續經營,均有待組織機制的強化,文化投資的效益評估,方能讓經濟發展的財富轉為社會的文明。以下將了解五十年來文化政策之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