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科學教育理念衝擊下,學校科學教育的內涵、教學方法都有根本性的變革,本書內容除介紹最新的科學教學理論舉凡:「問題解決教學」、「探究教學」、「STS取向教學」、「科學論證教學」、「POE教學」、「建構取向教學」、「戶外教學」、「科學遊戲」等外,也注重實務教學設計與實施,所舉教學活動實例以本土、實務取向的內容為主,可以契合實際教育情境。 本書邀請國內科學教育與環境教育領域之專家學者撰稿,內容涵蓋「科學素養與目標」、「科學課程與教材」、「教學與評量方法」及「學習環境與資源」等四部分,內容新穎豐富、實用而具啟發。適合作為修習本領域教材教法之師資生或對本領域教學與學習有興趣者參考。
|
※推薦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是台灣的師資培育重鎮 臺中教育大學自1899年創校以來,一直培育著建設臺灣的菁英師資,在當前師資培育多元化的環境中,不僅穩定地培育師資亦積極地提升教師素質,這是一份對師資培育歷史的負責,亦是本校對臺灣教育發展的使命,承繼這份師資培育的光榮使命,臺中教育大學正積極發展為重點教育大學。 教育大學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有其獨特性,係因教育大學非僅教育學術的追求,更重視如何培育出優質教師,所以特重教學專業與地方教育輔導,如果僅做好教育研究工作,而沒有培育出優質教師的教育大學,就不是成功的師資培育機構。培育一位優質教師,需要普通課程、任教學科的專門課程、教育專業課程、實習課程等顯著課程,還需要培育師資所需的環境教育、相關制度所構成潛在課程。潛在課程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涵養一位優質教師的言行,做到韓愈所謂的「以一身立教,而為師於百千萬年間,其身亡而教存」的師表風範;此外普通課程協助培育通博涵養,專門課程建立施教課程之專業,教育專業課程則是孕育相關教育知能。 一位優質教師不僅要有教育專業,暸解整體教育情境與學生需要,也要有任教科目的專門知能,對學生授業與解惑。不過任教學科的專門知能,不僅要有任教「學科的內容知識」,還要有「『教』學科內容的知能」,所以數學教師,不是只要有「數學」專門知識即可,還需要有「教數學」的專門知識。因此,一位優質教師,要具有學科內容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融合學科內容和教法的知識,依據學生性向、能力與興趣,將學科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 CK)傳授給學生。基此,本校自97年起依據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規劃,國語文教學、閩南語教學、英語教學、數學教學、社會教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綜合活動學習、藝術與人文學習教學(分成美術與音樂兩組)、健康與體育教學等10個教學研究團隊,深入研討各學科之學科內容教學知識,而教育專業研究、幼稚教育專業研究、特殊教育專業研究等3個團隊則是積極研討國小師資、幼教師資與特教師資所需的專業知能。 本校各學習領域的教學研究團隊與教育專業知能研究團隊,針對國小師資培育所需的教材教法課程,進行一年的全盤性研討,將陸續出版英語教材教法、本土語文教材教法、數學教材教法、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社會領域教材教法、健康與體育教材教法、綜合活動教材教法、音樂教材教法、視覺藝術教材教法、寫字教材教法、幼稚園教材教法、身心障礙教材教法、藝術概論、全球華語教材等,這是本校第一期的師資培育課程系列叢書,未來各研究小組將更加深入各學習領域之相關知能,提供師資培育教學所需,發揮本校對於師資培育之中堅穩力、典範傳承的光榮使命與特色。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楊思偉
|
※主編簡介
黃鴻博
黃鴻博 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教授
|
 楊思偉 總策劃
作者簡介(依寫作順序排列) 靳知勤 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教授 王盈丰 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助理教授 黃鴻博 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教授 吳穎沺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 許良榮 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游淑媚 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教授 林素華 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暨管理研究所教授 陳麗文 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助理教授
|
第一章 科學素養與科學教育的目標 (靳知勤) 第二章 國內外科學課程特色 (王盈丰) 第三章 我國科學課程之演進與內容 (黃鴻博) 第四章 科學學習心理學 (王盈丰) 第五章 建構主義 (吳穎沺) 第六章 探究式教學 (許良榮) 第七章 問題解決教學 (吳穎沺) 第八章 STS教育理念與課程教學 (黃鴻博) 第九章 科學論證 (游淑媚) 第十章 預測--觀察--解釋教學法(POE) (許良榮) 第十一章 戶外教學(林素華) 第十二章 科學遊戲(許良榮) 第十三章 科學學習評量 (靳知勤) 第十四章 科學教育環境之規劃與管理 (陳麗文) 第十五章 科學教育相關教學資源簡介 (吳穎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