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源自古希臘文philosophia,喜愛智慧之意。現今的哲學進入學術殿堂,成為文人學者探究生命與自然的學問,不免與大眾產生些許距離。然而隨著網路時代的發達,資訊的流通有如萬馬奔騰,隨時隨地、任何人,只需要敲打鍵盤,便可以在社群媒體和各式各樣的網路平台對公共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死刑是否應該存在?」、「公眾人物的道德是否應該受到大眾檢視?」、「安樂死是否應該合法化?」這是一個最需要哲學的時代,道德難題不再是大學課程裡的抽象思考,而是生活當中真真實實的經歷。對與錯存在著合理的判斷標準嗎?在現今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世界變動得如此快速,是否有需要尋找一個有別於傳統約定成俗的價值體系?
身兼政治經濟學家與哲學家的約翰.彌爾,從小在父親嚴格的教導之下,學習拉丁文與希臘文,奠定知識的基礎,在其著作《效益主義》一書當中,彌爾從「什麼是效益主義」開始談起,效益主義的大原則十分簡單──道德上對的行為指的是在所有可能的選項中,能達成最佳結果的行為。但此概念背後的思維運作極其複雜,最佳結果該如定義?效益主義有可能遇到什麼樣的挑戰?這些倫理學的論辨皆需要詳細的解說。
彌爾整理了自邊沁以後效益主義學派的理論。透過這本清晰易懂的小書,讓約翰.彌爾帶你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公共議題,徜徉於倫理與道德上的思辨!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