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顯示,請點選此處觀看網頁 本郵件若造成您的困擾,請連結電子報訂閱取消。 |
|
|
|
NO.119 |
週 報 |
|
|
|
|
|
|
|
|
|
|
實習編輯初體驗
|
|
|
文/真理大學台文系學生李思賢
|
|
|
這次的實習,是我第一次的實習經驗,一開始心中難免會有些緊張,在被分配到台灣書房的書種時,我心中更是不安,身為台文系的一份子,台灣部分屬於自己的專業,若在這部分沒有好好發揮專長,那真的是對不起大家了。
一開始我拿到了出版一本書工作流程,我才知道一本書的出本要經過層層關卡,從排版、校稿、封面、版權、申請國際標準書號等,每一步驟都非常重要,原以為校稿,算是裡面最輕鬆的工作,其實不然,在校稿時有著眾多細節,要反覆一而三再而三的,不單純只是挑錯字外還有全形半形、標點符號、簡繁轉換、圖片圖說等,再發排樣張後,還有書眉、目錄的檢查、雖然只是一次校稿,可能就要看的三、四遍,這項工作,需要強大的耐心與毅力,這些 工作都是在考驗著我的能力。
文案,一本書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引發讀著對這本書興趣的關鍵,當我接到這分工作的時候,我非常緊張,不單單要熟讀這本書,還要準確的把這本書的重點抓出來,用幾行精采的文字,就要深深引發讀者的共鳴,不僅僅考驗我的文字能力,更是考驗著我對書的敏銳度,當完成這分工作的時候,我覺得我也得到了不少收穫。
坐在位置上八個小時,與文字為伍,這應該是喜歡閱讀的我認為最美好的事,但做起來後,才知道這是個體力活,真的佩服能整天坐在位置上工作的上班族,我兩個月就已經全身痠痛了,身體上有精神上有也有壓力,這兩個月生活,讓我多少能體會,上班族期待假日的心情了。
這兩個月來,體驗的職場生活,雖然辛苦,但也體會到出社會後的種種心境,人真的不可以活在自己的小圈圈裡,要多去見識外面,絕不可以當個井底之蛙,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感受、感動。人們常說苦盡甘來,在過程中雖然遇到不少挫折,一旦克服過來後,那樣美好的感覺,是沒吃過苦的人感受不到,這兩個月的生活,我真的受益良多,很感謝所有人對我的照顧,這段日子我想我不會忘記。
|
|
|
|
|
|
|
|
|
成大臺文系施懿琳 著
定價430
|
|
臺閩文化概論
|
|
|
|
臺灣這座島嶼,具有多元且開放性的文化,它融合了各個族群特質,其中閩南佔了多數。 本書以「臺灣文化」為主體,嘗試探討「閩南文化」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如何藉由福建移民引入本島?這群移民具有怎樣的群體特色和精神文化向度?透過了向心力與臺灣本地居民又有怎樣的互動?特色與淵源?閩南文化從何而來?本書透過多重角度闡釋在臺灣的「臺閩文化」。 ..more |
|
|
|
|
|
|
|
|
|
|
|
|
|
|
|
臺灣文化志(上中下卷)(精+書盒)
伊能嘉矩 原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編譯
定價:1500元 |
|
明清時期荷蘭人在台灣
戴月芳 著
定價:450元 |
|
走進日治臺灣時代-總督府圖書館
張圍東著
定價:350元 |
|
傳教士到台灣
勁草 著
定價:240元 |
|
台灣博物大調查
張靜宜、張麗芬合著
定價:320元 |
|
|
|
|
|
|
|
|
|
|
|
|
|
|
|
楊孟哲 著
|
|
日帝殖民下台灣近代美術之發展
|
|
|
|
|
|
|
|
日帝殖民下台灣近代美術之發展
|
|
|
|
在日治時期的統治教育下,台灣美術逐漸發展起來,將從前不受重視的音樂、美術等重新列入教學課程。當時的教學部長伊澤修二說:「談到圖畫,在今日擁有鉛筆者實在不多,但無論是從毛筆畫開始學習,到最後還是要練習鉛筆的畫法」說明了在當時美術受到了極度的重視。 不過在書中多少也批露了日治皇民化時期的帝國主義,有名的「莎韻之歌」實則為在日治統治下理蕃政策的造神運動。 全書不僅僅介紹了完整的美術史,在詳盡的脈絡中也可窺見日治時期的統制狀態。 ..more
|
|
|
|
|
|
|
|
臺灣中醫發展史-醫政關係
|
|
葉永文 著
|
|
|
|
|
|
臺灣中醫發展史-醫政關係
|
|
|
從《皇帝內經》到《本草綱目》中醫的歷史擁有幾千年,卻與近代崛起的西醫相較之下明顯式微,什麼原因造成中醫沒落?西醫對中醫造成什麼樣的衝擊? 百年來臺灣中醫發展可說是一部抵抗西醫的奮鬥史,亦即在與西醫醫政的權力關係下,尋求一條自我保存的科學化道路。 本書將臺灣中醫發展置放於「衝突—抵抗」的權力角度,述說臺灣中醫發展,並作以系統性討論,將中醫與西醫之間的權衡與歷史展現讀者眼前。 ..more
|
|
|
|
|
|
|
|
中西醫相遇在臺灣葉永文 《臺灣中醫發展史—醫政關係》節錄 |
|
綜觀近代中國海外墾殖的歷史過程,相較於南洋的移民發展,臺灣無疑是「近代漢民族殖民成功的特例」(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2: 7-9),因為除了移民人口的持續增多外,中國的各項典章禮俗也隨著漢人移民過程而傳入臺灣,其間當然也包括了中國傳統醫學的到來,這誠如陳勝崑(1978: 126)所述,「明朝中葉,漢人開始移居臺灣本島,至明末清初的荷、鄭時代,移民激增,所以中原文化與中國傳統醫學亦輸入臺灣。」
關於中國傳統醫學傳入臺灣的最早日期可能無法考察,但是中國文化輸入臺灣的程度必然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在臺灣發展程度的標示。明鄭時期是漢人政權首度在臺登陸的時期,關於中國傳統醫學的傳入就如顏裕庭(1998: 18)所說,「鄭成功於1661年戰勝荷蘭人,開闢臺灣,有組織的將中國文化帶來臺灣,招來大陸有名醫師前來診治官吏,甚至大陸醫師亦決定久居臺灣」;另外,陳勝崑也指出有文獻記載著明末永曆年間來臺避難的沈光立,1673年寄寓在目加溜灣社時就曾從事教讀兼以醫藥治人,而清代官修諸府縣志也記載有沈佺期、徐恢鑽、吳廷慶、翁同敏、邱孟瓊、卓夢采等人,或以流寓臺灣而寄於醫或以儒學而兼施醫藥以濟世之情事。(陳勝崑,1982: 121)
由此觀之,中國傳統醫學在臺灣移民過程中已然成為漢人重要的醫療方式,其間除了夾雜一些地方民俗醫療外,包括黃帝內經、傷寒論和陰陽五行等學說在內的中醫醫療體系,亦逐漸成為在臺官民醫療的主體。針對這般醫療情況,據載1683年康熙時期臺灣被納入清朝版圖後,1684年便有設置養濟院來收容孤老殘疾者,爾後在乾隆、道光年間也相繼設立了養濟堂、留養局、收容所、回春院等機構。(陳永興,1997: 43-44)而這些機構經費大多來自官方的提撥與地方紳商的義捐,以供開展救貧、養老和醫療之支出,所以有人認為此「可視為臺灣公設醫院的早年雛形」(莊永明,1998: 26)。
另外就西方醫學傳入臺灣的時間來看,依吳基福(1980: 82)推估係「要從1625年荷蘭人佔領後,才有遺跡可尋。」像是當時荷蘭人在臺灣所構造的行政組織裡面即設有「醫院院長」一職(楊彥杰,2000: 74),便可指明荷蘭醫生確實來過臺灣,只是他們所服務的對象僅限於來臺的西方人,對此陳順勝(2002: 59)就指出「當時的醫療制度與人員以商務或軍人為主,中間或許有傳教士醫師,但仍未完全脫離官方色彩。」甚至更有研究者直指當時那些駐紮在原住民社群的醫務人員,其任務主要是協助官方管理事務,因而「並未對臺灣居民有診療記錄」(莊永明,1998: 18),可見荷西時期即有醫療人員來臺,並且是以殖民統治服務為其職志。
是故,荷西時期的西方醫學並未進入民間社會,因此也沒有在臺灣生根下來,結果便如吳基福(1980: 9)所稱:「西洋醫學隨荷蘭人退出臺灣,中國醫學取代了足足二百年,一直要到滿清統治末期的1865年,情況才又丕變。」也就是說,中國傳統醫學是隨著漢人移民的過程進入臺灣,並在民間社會落地生根,而荷西時期來臺的西方醫學則一直是為殖民官方所用,於是當荷西時期結束後,西方醫學也就隨著統治政權的離開而消聲匿跡了。之後一直到1858年「天津條約」的簽訂,西方醫學才伴隨著列強勢力再度進入臺灣,並且經由醫療傳道之過程而進入了民間社會,開始在臺灣落地生根。
然而,也因為清末隨著西方帝國勢力的入侵,西方醫學體系大舉邁進臺灣而衝擊當時既存的中醫醫學體系,同時夾雜著中西文化差異與臺人諸多的反洋情緒,以致兩國間經常存在著緊張和衝突關係,如中醫醫療被指為缺乏科學訓練、無根據、迷信的惡醫,西方醫療則受「紅毛醫生用支解人體做藥」之謠言而遭群眾攻擊(陳永興,1997: 56)。但是此般的中、西醫療衝擊過程似乎讓傳統醫學逐漸失去了醫政支配地位,最明顯的例子便是清末深具「洋務運動」色彩的劉銘傳在臺灣所進行包括醫療在內的西化建制成果。
|
|
|
|
|
|
|
|
【主題書展】 |
即日起,凡在五南官網訂書,每筆不限金額,即贈送《華麗的雙輪主義》一本,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重要公告】 |
詐騙集團猖獗,本公司網路訂書付款方式如訂單所示,無其他額外付款途徑。若讀者接獲不明人士以本公司名義索款,請務必來電27055066#843、#889求證。或撥打165防詐騙專線,本公司已向165防詐專線申訴。 |
【新聞書評】 |
|
|
| 五南文化首頁| 取消/訂閱電子報| Copyright (c)2009 Wu-Nan Boo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02-27055066 客服傳真:02-27066100 地址:106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