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顯示,請點選此處觀看網頁              本郵件若造成您的困擾,請連結電子報訂閱取消。
 
2014.01.08

NO.27

月   報

 


五南夢書城
 
編輯的話|
跨越三世紀的故事──圖說臺北師範校史  
台灣書房選書|
圖說臺北師範校史  
延伸閱讀|
《日治時期-台灣公民教育與公民特性》《日治時期臺灣的初等教育:校園生活、補習文化、體罰、校園欺凌及抗拒殖民形式》《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傳教士到台灣》《矢內原忠雄及其帝國主義下之台灣》  
近期好書|
《日帝殖民下台灣近代美術之發展》《中華民國軍醫教育發展史》  
最新訊息|
李安的電影世界  
   
 

跨越三世紀的故事──圖說臺北師範校史

 

文/何義麟•《圖說臺北師範校史.》序(節錄)

近代的學歷社會中,透過升學競爭獲得社會階層上升流動的機會,日本稱為「立身出世」。日本殖民統治體制下,接受學校教育而成為臺灣社會菁英者,主要是教師、醫師、律師等專業人士,他們都是「立身出世」的典範。其中,考上國語學校與師範學校的臺灣青年,就等於獲得最佳躍升的機會,而後這群畢業生確實都成了臺灣社會的菁英。而且,師範畢業不僅只是擔任教師,或是達成自己出人頭地的目標而已,他們在各行各業的成就,對臺灣社會變革和文化提升都有極大的貢獻。其中北師的畫家、作家、音樂家等是最為知名的一群,他們都已成為臺灣社會中的典範人物。

臺灣島上創辦的西方新式學校,可以追溯到西方傳教士來臺時期,或是清末自強運動時期。但是,大規模且有系統地建立新式學校,無疑地始自日本統治時期。芝山巖事件後,新式學校體制持續被引進臺灣。1896年3月,總督府頒布〈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5月公布國語學校及附屬學校之名稱與設置地點,正式設立國語學校。1897年3月,在東京、大阪招收的首屆師範部及語學部新生來臺,4月16日開始上課。日治時期,各地公學校是推行國語的主要機關,公學校師資則由國語學校及其衍生的師範學校培養,這是臺灣新式教育發展的主軸。

1896年創設的國語學校是臺灣師範教育的源頭,在五十年之間出現過多次擴張與整併的變化。認識北師校史,同時也可認識近代臺灣社會的變遷史。

此次北師校史研究與專書編寫,必須特別感謝一位對北師與附小有特殊感情的社會人士之捐款贊助。筆者任職臺北教育大學,以臺灣史研究為職志,校史研究本屬份內之工作。但是,若無校外人士的捐助,可能無法組成北師校史研究會,展開這次小規模口述訪談與研究編寫的工作。

為了讓讀者可以輕鬆地探索北師歷史,並全盤掌握校史演進概要,本書除了力求文字簡潔,並採用大量且珍貴的圖像資料來展現。感謝多位校友、退休教職員工與校史館提供眾多的圖片與基本資料,這些文字圖像資料是大家累積多年勸募收集的成果,有了這些珍貴的一手資料,校史的編寫才得以順利進行。本書雖非學術專書,但書中敘述的內容與圖片,都是經過詳細的考訂。

北師跨越三世紀的歷史與臺灣社會的變遷緊緊相連,這是北師的驕傲。承接這樣的工作,研究會成員都深感責任重大,經過各方的協助與努力,我們很欣慰可以完成此書,若能幫助讀者透過熟知北師校史進而認識臺灣歷史的演進,則感甚幸。

 



定價350

放入購物車

 

圖說臺北師範校史


 

名人推薦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 /張新仁

《圖說臺北師範校史》,不僅圖文並茂,史實考訂也極為用心。一般有關校史的史料集,大多採取校內發行的方式,讀者群屬於小眾,但是,《圖說臺北師範校史》打破傳統模式,交由民間出版社發行,也將一般社會大眾納為讀者。能夠採用這種出版模式,不僅說明本校校史之豐富,以及在臺灣史上的重要性,同時也顯示校史研究會成員們的學術專業與自信。校內同仁以此方式慶祝校慶,應該是國內各大學之創舉吧!

百年樹人的大業,源遠流長。然而,飲水思源頭,讓我們藉由《圖說臺北師範校史》來回顧臺灣師資培育的發展史。新仁在此很樂意推薦本書給所有關心台灣教育的各界人士。(《圖說臺北師範校史》推薦序節選)

從日本在臺創辦教育的芝山巖學堂開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北師範學校,一脈相承再擴展出來的各類學校,就是臺灣近代學校教育的源頭。北師校史不僅是臺灣教育史的核心,同時也建構出臺灣美術史、文學史、音樂史、政治社會運動史中最重要的篇章。歷史經驗的教訓是奮發向前的動力,也是未來發展的指南針,精彩圖輯最能鮮活大家過往的歷史記憶。讓本書以圖從頭說起北師這個金字招牌的光榮事蹟,以及臺北教育大學淵遠流長的故事。
..more
         
 

日治時期-台灣公民教育與公民特性
王錦雀著
定價:390元

 

日治時期臺灣的初等教育:校園生活、補習文化、體罰、校園欺凌及抗拒殖民形式
蔡元隆、張淑媚、黃雅芳 著
定價:300元

 

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
歐素瑛 著
定價:480元

 

傳教士到台灣
勁草 著
定價:240元

 

矢內原忠雄及其帝國主義下之台灣
何義麟
定價:250元

 
                     
 

楊孟哲 著

放入購物車

 
日帝殖民下台灣近代美術之發展
 
   
 
   

日帝殖民下台灣近代美術之發展

 
   
在日治時期的統治教育下,台灣美術逐漸發展起來,將從前不受重視的音樂、美術等重新列入教學課程。當時的教學部長伊澤修二說:「談到圖畫,在今日擁有鉛筆者實在不多,但無論是從毛筆畫開始學習,到最後還是要練習鉛筆的畫法」說明了在當時美術受到了極度的重視。

不過在書中多少也批露了日治皇民化時期的帝國主義,有名的「莎韻之歌」實則為在日治統治下理蕃政策的造神運動。

全書不僅僅介紹了完整的美術史,在詳盡的脈絡中也可窺見日治時期的統制狀態。
..more
 
         
 
中華民國軍醫教育發展史
 

葉永文 著

放入購物車

 
 
 
 

中華民國軍醫教育發展史

 
 
透過軍醫發展的脈絡來說明台灣醫療發展的另一個面貌,以補充時下之醫療史專以台大醫學院為論述主軸的不足,期能提供研究者或有興趣者更為豐富的眼界,以及揭開往常中華民國軍醫給人的神秘面紗。..more
 
         

中華民國軍醫教育發展歷程

葉永文 著
《中華民國軍醫教育發展史》序(節錄)
1949年國府遷台後,在大陸盛名的國防醫學體系亦進入台灣,並帶來了大批醫療資源和師資人才,是以,遷台初期醫界方有(國防)英美派與(台大)德日派的系統區別。由於國防醫學院跟著政府自大陸撤退來台,在重建台灣的醫療制度時,屬於國防醫學體系的醫界人物亦常掌握國家醫政資源之分配,所以對當時台灣醫療發展也產生一定的影響方向,但是也因軍事院校的特殊屬性,行事低調且不與民相爭的風格,讓國防醫學體系常處於一種不可見的隱晦狀態。

由此可知,研究台灣醫療史若缺少了國防醫學體系部分,將可能呈現出偏頗的視野,特別是戰後台灣醫療發展尚屬於殘破待補狀態,日人醫療人員亦紛紛撤離台灣,醫療體系青黃不接現象成了1945年後的現實問題,而國防醫學院於1949年遷到台灣來,剛好彌補了這般斷層危機,並為日後的醫療發展注入一股新興的活力。

欲討論國防醫學院對台灣的影響,就必須關連到在大陸時期的軍醫發展狀況,事實上,國防醫學院是一所百年的學校,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二十世紀的前半葉在大陸孕育而成,二十世紀的後半葉在台灣穩建發展,所以它也見證了中華民國至今的百年歷史。特別是在艱苦抗戰的時局裡,軍醫地位與國家生存更形緊密關係,而當時國防醫學院的前身軍醫學校為培養軍醫的唯一教育單位,直至今日的國防醫學院亦是如此。

本書試圖刻劃出中華民國軍醫教育的發展歷程,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討論軍醫於清末的出現概況,第二章討論軍醫學校從成立至戰後復員前的流離過程,第三章討論抗戰時期軍醫衛訓所的存在,第四章討論戰後在上海的國防醫學院,第五章討論國防醫學院遷台後至1970年代末期的發展歷史,第六章討論國防醫學中心的重建問題,第七章討論國防醫學院的目前情況及未來展望,第八章討論美式化的軍醫教育對台灣醫學制度的影響,第九章討論軍醫教育在台灣醫療發展上的貢獻。

本書的目標旨在透過軍醫發展的脈絡來說明台灣醫療發展的另一個面貌,以補充時下之醫療史專以台大醫學院為論述主軸的不足,期能提供研究者或有興趣者更為豐富的眼界,以及揭開往常中華民國軍醫給人之神秘感覺的諸般面紗。
 

 

【主題書展】
即日起,凡在五南官網訂書,每筆不限金額,即贈送《華麗的雙輪主義》一本,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重要公告】
【新聞書評】
五南文化首頁取消/訂閱電子報| Copyright (c)2009 Wu-Nan Boo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02-27055066  客服傳真:02-27066100 地址:106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