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2011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第2屆中小學優良藝術出版品.音樂藝術類得獎
作  者╱
林瑛琪著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台灣書房
出版日期╱
2014/04/01   (2版 1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7418-1
書  號╱
8U33
頁  數╱
208
開  數╱
20K
定  價╱
290 (特價 229)


作者將台灣音樂以:音樂發展歷史脈絡、音樂作品與音樂家等三大主題分別說明、介紹台灣的音樂,但也加入了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與文學各領域的觀點,讓此書的面向變得更加多元。
由於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保留了許多豐富的傳統音樂,如原住民音樂、北管與南管音樂、福佬與客家民謠、歌仔戲音樂等等……,這些傳統音樂呈現出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除此之外,也隨著時間的更迭、政權的轉移傳入了「西式新音樂」,讓台灣的音樂類型變的更加多采多姿。

本書不但敘述台灣音樂史的發展,也介紹多位知名出身台灣的音樂家,由於這群前輩的努力,才使得音樂能夠逐漸紮根於台灣,而台灣音樂史的探討近年來也逐漸的受到重視,並成為研究台灣史重要的一環。

林瑛琪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畢業

作者序 6
原住民音樂 8
 泰雅族 8
 賽夏族 9
 邵族 10
 鄒族 10
 布農族 12
 排灣族 14
 魯凱族 15
 卑南族 16
 阿美族 17
 達悟族 19
 噶瑪蘭族 20
 太魯閣族 20
 塞德克族 21
 原住民音樂人 22

台灣的北管與南管音樂 28
 北管音樂的意義與分布 28
 北管音樂的樂器 29
 北管音樂樂隊編制 32
 北管樂曲的種類 33
 北管音樂的語言與題材 36
 北管音樂曲目介紹 37
 北管著名的管閣 38
 北管音樂代表樂師 40
 南管音樂的意義 40
 南管音樂的特質 41
 南管音樂的樂器與演奏型態 45
 南管樂曲的種類 46
 南管主要樂曲介紹 45
 南管代表性館閣 46
 南管著名的樂師 46
 南管音樂現況 49

福佬與客家民謠 50
 福佬民謠的地區分布 50
 福佬系民謠的內容 52
 福佬民謠代表性歌曲 53
 福佬民歌代表藝人 58
 客家民謠的產生 60
 客家民謠的曲調 60
 客家民謠歌詞與格式 62
 客家民謠演唱與伴奏方式 62
 客家民謠曲目介紹 63
 客家民謠代表性音樂人 65

客家八音 68
 「八音」與客家八音的意義 68
 客家八音的樂器種類 69
 客家八音樂曲的內容 71
 南北客家八音的差異 72
 客家八音著名樂團與藝師 73

歌仔戲音樂與說唱音樂 74
 歌仔與歌仔調的意義 74
 歌仔戲唱腔的分類 74
 演唱方式 77
 樂隊與樂器 78
 歌仔戲音樂的特色 81
 閩南語說唱音樂 83
 大陸體系說唱音樂 88

儀式宗教音樂 92
 祭孔音樂 92
 道教音樂概論 95
 道教固有音樂 96
 道教音樂風格與結構 96
 道教後場音樂與樂器 97
 道教樂曲介紹 98
 台灣佛教音樂概念 99
 佛曲內容與體裁 100
 佛曲音樂的轉變 102
 台灣基督教音樂的發展 103
 當代創作風格與作品介紹 105
 聖詩音樂創作與工作者 107

國樂在台灣 110
 國樂的定義 110
 國樂在台灣的發展 111
 國樂發展的問題 115
 國樂樂器 116
 台灣創作的國樂曲 118
 重要音樂家 119

戰前西方音樂在台灣 124
 戰前的歷史發展 124
 鄉土訪問團與賑災義捐音樂會 127
 戰時體制下的發展 129
 代表性音樂家 130

戰後西方音樂的發展 136
 戰後初期西方音樂在台灣 136
 音樂系所的成立 138
 戰後的西樂創作 139
 聲樂的發展 144
 戰後台灣音樂家 145
 旅外音樂家 149

國語流行音樂 152
 歷史發展 152
 代表性國語流行歌曲與歌手 156
 校園民歌運動經緯 164
 校園歌曲代表作品 166
 重要詞曲創作者 169

閩南語流行歌曲 174
 日治時期閩南語流行歌 174
 戰後初期的發展 176
 歌手的來源—歌唱比賽 178
 七○年代閩南語流行歌曲 179
 八○年代的閩南語歌曲 180
 代表作品與歌手 180
 重要詞曲創作者 192

大事年表 196
參考文獻 201

蔣渭水VS林獻
堂─兩位台灣民
族運動先驅
台灣建築的式樣
脈絡
古坑歷史與產業
台灣大家族
台灣獨立運動前
奏曲(1945
-1991A.
D.)
臺灣文化志(上
中下卷)(精+
書盒)




十一   閩南語流行歌曲

代表作品與歌手
◎《為著十萬元》(尤美/唱、黃玉玲/詞、久慈寬/曲,原曲〈悲恋モルガンお雪〉)
自小漢就來失去了父母溫暖的愛   無依無靠流浪走東西   
環境所害所以不得已 墮落在煙花界 老天保祐早日脫離苦海
女:阿母 人家明天起我就不用出勤囉    母:是啊!明仔載你就自由囉
女:噫!阿母 你那會知影   母:那怎麼會不知 早起王阿舍有來
  我已經將你賣給伊 聘金也提了
女:呀!不是啦 是另外有一位人客   提一萬元要來給我贖身
母:哼!一萬元! 嘿你都也講會出來啊!ㄏㄚ
女:阿母!你以前不是講 那有一萬元 就會凍給我自由  也...也這袸
母:這袸麼! 這袸時機無同款囉     一定要十萬元才會用咧
  我就是將你賣給 王阿舍十萬元
女:什麼?十萬元 阿母!我....我不啦!
母:啥米啊?不?阿不!十萬元你提來   若無十萬元 你死著免講
女:什嘛!十萬元 十萬元 十萬元啦
自今後就來失去了幸福 美滿的愛   不知不覺傷心流目屎
環境所害所以不得已   反背你真情愛   無疑路會像小隻船遇風颱。

這首《為著十萬元》描寫一位狠心的母親貪圖阿舍(有錢人)的十萬元,出賣了自己女兒一生的幸福。這種為了錢而將女兒嫁給有錢人的故事,在早期的台灣社會屢見不鮮。主唱尤美本名陳碧霞,1964年灌錄首張唱片立即受到歡迎,淒瀼哀怨、如訴如泣的歌曲,是尤美的招牌曲風。尤美後來她離開歌壇,擁有一家傳播公司,事業上頗有成就,也在電台主持節目,推廣慈善愛心活動,服務熱忱獲得佳評。除了《為著十萬元》之外,暢銷的歌曲還有《悲哀的列車》、《爸爸叨位去》、《給天下無情的男性》與《重逢的港口》等歌曲。

◎《舊情綿綿》(洪一峰/唱、葉俊麟/詞、洪一峰/曲)
一言說出就要放乎忘記哩   舊情綿綿暝日恰想也是你   明知你是楊花水性 
因何偏偏對你鍾情   啊∼不想你 不想你 不想你   怎樣我又擱想起 
昔日談戀的港邊   青春夢斷你我已經是無望   舊情綿綿心內只想你一人
明知你是有刺野花 因何怎樣我無反悔   阿∼不想你 不想你   不想你   
怎樣我又每暗夢 彼日談情的樓窗   男子立誓甘願看破來避走
舊情綿綿猶原對你情意厚    明知你是輕薄無情 因何偏偏為你犧牲
啊∼不想你 不想你 不想你    怎樣那看黃昏到 著來想你目屎流

這首《舊情綿綿》是洪一峰的成名曲,由於歌曲太受歡迎,也拍成了同名的電影「舊情綿綿」(1962年上映,邵羅輝導演),洪一峰也是電影中的男主角。而洪一峰的兒子洪榮宏也是閩南語歌壇中著名的歌手與創作者。洪一峰本名洪文路,1927年10月30日出生於台北,洪一峰尚未出生父親就已經過世,分別在北港與台北度過小學生活,十六歲的他便開始工作,分擔家計。之後也在電台唱歌而逐漸有了知名度。在1950年代後期認識葉俊麟,洪一峰的代表作幾乎都是倆人合作的作品,例如《思慕的人》、《淡水暮色》等多首作品。

◎《媽媽請妳也保重》(文夏/唱、詞、/曲)
若想起故鄉   目屎就流落來   免掛意請妳放心   我的阿母
雖然是孤單一個   雖然是孤單一個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
不過我是真勇健的   媽媽請妳也保重   月光暝想要   寫批來寄乎妳
希望會平安過日   我的阿母   想彼時強強離開   想彼時強強離開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   不過我是真打拼的   媽媽請妳也保重
寒冷的冬天   夏天的三更暝   請保重嘸通傷風    我的阿母
期待著早日相會   期待著早日相會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
不過我是會返去的,媽媽請妳也保重。

60年代的台灣,越來越多青年離開故鄉往都市發展,所以60年代開始許多歌曲都是在反映這樣的社會現象,《媽媽請妳也保重》可以說是此類型的代表,歌詞完全表達出思念家鄉的情緒和想念母親的心情。不過,就與許多流行歌一樣,成為禁歌,因為政府擔心軍人聽到這樣的歌詞,無法專心保衛國家,影響軍心士氣,所以下令禁唱。演唱的文夏,有「寶島歌王」之稱,本名王瑞河,出身台南市基督教家庭,國小畢業後,得到父母的支持,不僅十分鼓勵文夏對音樂的喜好,同時不計花費地送他到東京就學,並拜請名師學習鋼琴、聲樂與作曲。戰後回到台灣就讀台南高級商業學校時就自組一個「夏威夷音樂隊」,並赴電台唱歌。文夏曾經以「愁人」筆名替日本曲子填上閩南語歌詞,對於「混血歌曲」遭到許多批判,文夏認為台灣人需要時間慢慢適應中文環境,他的創作則正是最好的橋樑。文夏歌壇走紅後,也參與電影拍攝,總共拍了十一部電影。文夏代表作品還有〈黃昏的故鄉〉、〈再會啦港都〉、〈媽媽我也真勇健〉等歌曲。

◎《流浪到台北》(黃西田/唱、林合/詞曲)
出外來流浪到台北 已經過一年   想起彼當時 甲伊來分離
一時陣不知怎樣悲傷珠淚滴   雖然是男兒立志   雖然是男兒立志 
猶原心稀微   今夜的月光白茫茫   照在玻璃窗   乎阮想起著   故鄉伊一人
伊對阮有情有意將來有希望   為怎樣運命戲弄   為怎樣運命戲弄 
變成流浪人   看見著彼平的山頂   孤雁哮無停   思想妹妹呀   不是阮無情
為將來妳咱幸福甲人有比評   即著來流浪打拼 即著來流浪打拼 也是為前程

這首《流浪到台北》是黃西田踏入歌壇的成名曲。描寫鄉下青年隻身到大都會台北闖天下的心境,也反映當時年代的文化。黃西田本名黃健平,出生於高雄縣阿蓮鄉,沒想到唱片一問世就被搶購一空,1964年間還參加「流浪到台北」的閩南語電影演出,並且隨片在各戲院登台,成為影歌雙棲的紅星,目前仍活躍於演藝圈。其他暢銷的歌曲還有《田庄兄哥》、《流浪找頭路》、《賣菜義仔》等歌曲。


◎《素蘭小姐要出嫁》(黃三元/唱、莊啟勝/詞、日本民謠/曲)
喂 扛轎的喔   嘿咻嘿咻嘿咻嘿咻 落蓋咻 落蓋咻   一咧素蘭素蘭要出嫁啦 要出嫁啦   素蘭   看到伊坐在轎內滿面春風 笑咪咪   嘿咻嘿咻嘿咻嘿咻
落蓋咻 落蓋咻   雖然我是已經未凍為伊擱再來擱想   
為怎樣乎我一時會擱來暗思戀喲   嘿咻嘿咻 素蘭素蘭   喂 扛轎的喔   
嘿咻嘿咻嘿咻嘿咻 落蓋咻 落蓋咻   一咧素蘭素蘭心愛的人 心愛的人 素蘭
不通來為伊流落悲傷珠淚 才應該   嘿咻嘿咻嘿咻嘿咻   落蓋咻 落蓋咻   
為了伊的幸福將來甘願自己來犧牲   希望伊嫁去了後會快樂過日子喲   
嘿咻 嘿咻 素蘭 素蘭   喂 扛轎的喔   嘿咻嘿咻嘿咻嘿咻 落蓋咻 
落蓋咻   一咧素蘭素蘭擱再乎我叫一句素蘭 世間的美麗姑娘不是只有伊一咧   
嘿咻嘿咻嘿咻嘿咻 落蓋咻落蓋咻   不通擱再為著素蘭每日悲傷過日子
有一日我會擱來會擱來娶別人喲    嘿咻 嘿咻 素蘭 素蘭。

歌詞表達的是「女友結婚了,新郎不是我」,雖然悲傷,但仍給予祝福的心情。這首〈素蘭小姐要出嫁〉也是混血歌曲,原曲是日本明治時代發源於北海道的民謠,是乃當地漁民春天捕捉鯖魚時哼唱的漁歌,大約於1920年代已流行日本全國。到了1960 年代初,莊啟勝將「ソーラン」(so-ran)的音代以閩南語「素蘭」,「ハードッコイショ」音譯為「嘿咻嘿咻落蓋咻」,填詞成流行歌「素蘭小姐要出嫁」主唱黃三元出生於彰化縣埔心鄉富裕家庭,員林高中畢業之後進入埔心鄉公所、地政事務所、水利局等公家機關上班,後來放棄公務員的身分,隨著堂兄的樂團去演奏、唱歌1960年退伍之後進入亞洲唱片公司,1960年他的處女作是和當年很出名的童星─文英小妹合唱一首《阮不愛你》,轟動全國,奠定了黃三元歌壇的地位。
     
1964年開始,電影公司就邀請黃三元先生來拍電影,隨片登台全國走透透,變成歌影雙棲的紅牌明星。但是1967年在嘉義市跟著電影隨片登時,不幸遇上颱風,由於風雨太大視線不佳發生車禍,撞斷黃三元的右腳,不過黃三元依舊持續歌唱事業。《暗頭仔水雞》與《播田的姑娘》是此時期的代表作品。由於黃三元一隻腳行動不便,很少運動的機會,因此年輕就有高血壓、糖尿病,所以他晚年幾乎疾病纏身,不幸在1999年1月24日過世。代表作有《思念故鄉的情人》、《草地人》、《小姑娘入城》、《勇敢活下去》等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