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從近代科學的起源,敘述科學發展的歷程,無論是「從歌白尼到牛頓」、「產業革命-經濟結構的大變遷」等,都是用來說明產業革命的背景,以及對社會結構和人類生活所產生的影響,第三章「原子的結構、半導體和核能」將二十世紀科學發展過程中,對人類生活有重要影響的事件加以探討研究,第四章「空氣、水和氣象」則提到了水和空氣的重要性以及和氣象間的微妙的關係,讓我們明白自然界的平衡是脆弱的,必須依賴地球上每個人的努力維持,才能有更美好的生存環境。 「文明生活的基礎-能源」說明了能源的種類、供需狀況及未來的展望,至於大量使用能源,所產生的許多汙染問題,在第六章「安全乾淨的生活空間-環境保護」有更深入的探討。第七章「奈米材料和奈米技術」代入了最新議題,讓讀者可以輕易從生活中了解奈米的重要性,從WTO、核能、核武器、能源及環保等方面觀點切入,有助於全方位了解奈米知識。另外,本書還透過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來作簡單、趣味十足的介紹,讓人不再覺得科技是冰冷的,而是輕鬆、溫暖且貼近毎個人的生活。
|
 ●徐武軍 1958年 成功大學化工學士 1962年 Washington Uni,化工碩士 1969年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化工博士,副修固態物理 1971年-1975年 成功大學化工系副教授 1976年-1980年 工業技術研究院化工所顧問、副所長 1980年-1985年 菲力浦石油亞洲公司資深企劃發展經理 Senior Project Development Mngr. Phillip Petroleum Co. Asia 1985年-1991年 台灣合成橡膠公司顧問,業務副總經理,資深副總經理 1991年-1992年 東海大學化工系副教授,曾兼任研發處執行長、總務長
|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1.1 波托密的天文系統──以人為中心的宇宙 1.2 曆法和航海──天文的應用 1.3 哥白尼和伽利略 1.4 牛頓「因為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可以看得更遠」 ──近代科學的誕生 1.5 發展科學的歷程 1.6 科學和數學 1.7 科學與道德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社構的大變遷 2.1 產業革命的背景 2.2 瓦特的蒸汽機──動力革命開始了 2.3 十九世紀──百花綻放的年代 2.4 新興行業和社會多元化 2.5 科學與產業革命 2.6 生命力的解放──產業革命的原始動力 2.7 我的故鄉在何方──產業革命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2.8 社會主義的興起──產業革命的反思 2.9 從殖民地到貿易夥伴──今日的國際互動關係 第三章 原子的結構、半導體和核能 3.1 原子的結構 3.2 絕緣體、半導體和導體 3.3 半導體的世界 3.4 核能 3.5 核能的和平用途 3.6 終極武器──核彈 3.7 誰主浮沉──今日的軍備競賽 第四章 空氣、水和氣象 4.1 物質的三態和氣壓 4.2 地球的保護者──空氣 4.3 溫度的平衡者──水 4.4 乾爽和悶熱──空氣中的水 4.5 風從哪裡來──大氣環流 第五章 文明生活的基礎--能源 5.1 燃料的種類及其來源 5.2 電力 5.3 核能的現況及未來 5.4 煤的氣化和液化 5.5 可再生能源 5.6 明日的夢──氫、燃料電池和核熔合 5.7 資源分配 5.8 台灣啊!台灣! 第六章 安全、乾淨的生活空間--環境保護 6.1 水污染及防治 6.2 空氣中的污染物 6.3 蒙特利協定 6.4 溫室效應和雨林 6.5 京都協定和二氧化碳排放 6.6 極限 6.7 台灣環保現況 6.8 台灣啊!台灣!你在做什麼? 第七章 奈米材料和奈米技術 7.1 奈米的定義和現象 7.2 奈米材料 7.3 奈米技術 附錄 日常科技大搜查
|

試閱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