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回顧 第一章 自然科學的萌芽與興起 第一節 古希臘的科學 第二節 中國古代的科學 第二章 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 第一節 16、17世紀的科學革命 第二節 近代科學革命的社會文化動因 第三節 18、19世紀歐洲科學的發展 第二篇 現代自然科學概論 第三章 20世紀物理學概觀 第一節 愛因斯坦(Einstein)及其相對論 第二節 從萬有引力到廣義相對論 第三節 從量子論到量子力學 第四節 粒子物理與基本相互作用 第五節 現代宇宙學 第四章 20世紀化學的輝煌 第一節 多姿多彩的物質世界 第二節 化學為人類創造新物質 第三節 結構決定性質 第四節 化學反應的研究 第五節 綠色化學 第五章 20世紀生物學的突飛猛進 第一節 生物學的涵義 第二節 認識細胞的三個階段 第三節 從古典遺傳學到分子遺傳學 第四節 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重大突破 第五節 分子生物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第六章 地理科學與地理建設 第一節 地球表層系統 第二節 基本地理過程和地理規律 第三節 地理系統工程 第三篇 當代文明與自然科學基礎 第七章 資訊時代與資訊工程 第一節 微電子技術與電子計算機 第二節 進入資訊時代的現代通訊 第三節 資訊高速公路與網際網路 第八章 雷射與新能源 第一節 雷射與雷射應用 第二節 能源科學與新能源 第九章 太空技術與太空科學 第一節 航空太空器具與人造衛星 第二節 太空技術和遙感技術 第三節 太空科學研究 第十章 新材料科學技術 第一節 材料科學概述 第二節 新型材料 第三節 奈米材料 第十一章 現代生物技術 第一節 現代生物技術的涵義 第二節 基因工程 第三節 細胞工程 第四節 酉每工程 第五節 複製(clone)技術 第十二章 海洋科學與海洋工程技術 第一節 蓬勃發展的海洋科學 第二節 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第三節 海洋環境保護 第四節 河口、海岸工程 第十三章 數位地球 第一節 數位地球概述 第二節 對地觀測技術 第三節 全球定位系統 第四節 地理資訊系統 第五節 資訊高速公路 第六節 數位地球的應用前景 第四篇 科學技術與社會 第十四章 系統科學和社會系統 第一節 系統的分類 第二節 開放的複雜巨系統 第三節 自組織、自模擬與自相關模型 第四節 耗散結構理論 第五節 協同、突變與混沌理論 第六節 社會系統 第十五章 科學技術與人類健康 第一節 科學技術是戰勝疾病保障健康的重要武器 第二節 化學是醫藥現代化的基礎 第三節 物理學的進步使醫療技術現代化 第四節 現代生物技術與醫學新革命 第十六章 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 技術創新與企業經濟發展 第二節 技術創新與巨觀經濟發展 第三節 技術創新與國際經濟競爭 第四節 切實地做好技術創新工作 第十七章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

試閱之1
試閱之2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