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疑慮
 -製作科展會影響課業?
 -蒐集題材、擬定研究議題毫無頭緒?
 -科展只是為推甄及申請入學的跳板?
 -實際操作後總是處處碰壁、不知資源何處尋?
 
 閱讀本書後
 -從無到有,初期後期流程皆替你瞻前顧後。
 -議題選定、研究設計及企劃書撰寫,助你一臂之力!
 
 全方位科展實踐手冊,帶你動手趣味玩科學!
 
 本書為實用性科展入門指南,主要架構為兩部分:
 
 1.第一部分「科展面面觀」針對製作科展時,家長及學生容易產生疑慮之處,採一問一答方式,以不同層面切入、探討現今國中小教育對科展活動的影響,及製作科展面臨各種問題的解決之道。在部分篇章文末並搭配「老師的話」和「學生的話」等小單元,依筆者多年指導科展經驗,所彙整出有關家長或學生對科展問題所提出的各種大哉問,做進一步釐清及解答。
 
 2.最後以「前人智慧做中學」精選出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物理、數學和應用科學六大領域之完整科展製作範例,期能供欲投入科展的學生參考,並激發更無限精采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亦將科學研究的精神普遍推廣至我國中小學基礎教育。
 | 
						  
						
						
								
									| ※書籍推薦人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朱楠賢館長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廣組   錢康偉主任
 連江縣教育局課程督學   陳功德督學
 台北市立碧湖國小 陳文英老師
 台東縣豐榮國小   李佳玲老師
 台北市立文湖國小   張蓉敏老師
 台東縣豐榮國小   林松永老師
 台東縣豐榮國小   柯玫淑老師
 台東縣豐榮國小   郭祐慈老師
 國立政大附中   李榮展老師
 連江縣東引國小   葉香齡老師
 嘉義市民生國中   陳國輔老師
 澎湖縣馬公國小 陳河開老師
 | 
						
								
									| ※推薦文 梅期光老師長期熱心指導學生從事科學展覽,亦常隨同科教館的行動科教車到各縣市去做實地科學演示,是一位難得以推展科學展覽為志業的老師。最近為了化解一般家長、老師及學生對指導科展或參加科展的疑慮,特別寫了一本如何參加科展的入門書,其中也談及何謂科學態度、學生如何兼顧學業及科展以及參加科展到底對學生有何益處等課題,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個人特別喜歡梅老師引用諾貝爾得主李政道院士說的一段話:「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需學問,問愈透,創更新。」
 
 有心動手作科展的同學及關心科展的老師、家長,這是一本值得參考的書。
 
 最後,感謝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朱楠賢館長的推薦序,以及許多熱心投入科學研究活動的教師夥伴們提供的科學研究甘苦談短文提供國中小教師、家長與學生分享。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館長 朱楠賢
 
 | 
						
						
						
						
						
						
						
						
						
								
									|  梅期光
 
 臺北市立中正國中自然領域退休教師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創意科學實作演示講師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務發展諮詢委員
 臺灣拜耳公司志工日科學教育顧問講師
 小天下「未來少年」月刊梅老師科學教室專欄編寫
 國中小教師、學生創意科學實作課程講師及科學研究(科展)指導
 | 
						
						
						
						
						
						
						
						
						
						
							  	 
                            		|   推薦序
 序
 再版序
 三版序
 基礎篇
 科展
 面面觀
 
 Q 何謂中小學學生科學展覽?中小學學生科學展覽是什麼性質的活動?
 Q 辦理中小學學生科學展覽的宗旨是什麼?為何要辦理中小學學生科學展覽?
 Q 中小學科學展覽的組別與類別有哪些?
 Q 哪些單位會辦理「中小學科學展覽」活動?
 Q 辦理中小學科學展覽的原則是什麼?
 Q 除了科學科展覽,還有其他激發學生科學創意的管道嗎?
 Q 教師的教學與科學展覽的關係?
 Q 學生科學課程的學習與科學展覽的關係?
 Q 誰適合參加科學展覽?
 Q 學生只為了增加升學比序的優勢而參加科學展覽嗎?
 Q 參加科學展覽是否是提供學習科學的有效途徑?
 Q 參加科學展覽會排擠學生課業學習的時間嗎?
 Q 參加科學展覽需要投資很多經費嗎?
 Q 參加科學展覽會影響學生的課業成績嗎?
 Q 教師、家長為何應該「鼓勵」學生參加科學展覽?
 Q 參加科學展覽對學生學習科學有何益處?
 Q 參加科學展覽可以培養學生哪些能力?
 Q 鄧火土博士曾經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Q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院士怎麼說?
 Q 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院士對求學問正確態度的建
 Q 結合課程教學與科展的教學,科學活化教學的最佳範
 Q 如何進行科學展覽研究的準備工作?
 Q 如何跨出進行科展研究的第一步?
 Q 如何分析科學研究議題的相關變因?
 Q 如何取得進行科學研究所需資源?
 Q 如何設計觀察實驗紀錄表格?
 Q 如何設計符合科學研究議題的相關科學實驗儀器?
 Q 如何擬定科學展覽實驗計畫的5W2H法?
 Q 如何取得科學研究器材設備資源?
 Q 如何規劃進行科學研究的時間?
 Q 如何進行科學實驗觀察與記錄?
 Q 如何紀錄實驗觀察資料?
 Q 如何分析討論實驗紀錄?
 Q 如何以圖表彙整相關實驗紀錄?
 Q 如何彙整相關實驗觀察資料編寫科學展覽作品說明書?
 Q 如何製作科展展覽板(如何彙整展板資料)?
 Q 如何進行模擬口試及操作演示說明?
 Q 養成詳實紀錄科學展覽科學研究實驗歷程(實驗日誌)的習慣
 Q 科學展覽難不難?
 Q 現階段國中小科展活動所碰到的瓶頸為何?
 Q 2012年PISA國際評比的成績代表的意義為何?
 Q 科學實作能力的培養對科學研究能力的影響為何?
 Q 科學展覽應用的科學方法?
 Q 教學實驗與科學實驗的區別為何?
 Q 面對103年推動12年國教國中小自然科教學方式的轉變?
 
 實踐篇
 前人智慧
 做中學
 
 1.化學
 2.生物
 3.地球科學科
 4.物理
 5.數學
 6.應用科學
 
 後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