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顯示,請點選此處觀看網頁              本郵件若造成您的困擾,請連結電子報訂閱取消。
 
2011.06.30

NO.7

雙 週 報

 
 
 
編輯的話|
從《道德情感論》到《富足世界不是夢》  
博雅選書|
富足世界不是夢:讓貧窮去逃亡吧!  
延伸閱讀|
《庶民經濟學》《巷子口經濟學》《搞笑經濟學》《從凡人到大師-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道德情感論》  
近期好書|
《資本主義與自由》《重現經濟活力》  
名家觀點|
十二個問題 歷久彌新 
最新訊息|
賀!第35屆金鼎獎入圍:博雅書屋《羈押魚肉》、五南圖書《人權不是舶來品》/博雅書屋《富國的糖衣》入選2011桃園之書/本週開卷新書:博雅書屋《醫學恩仇錄》/工商時報書摘館:資本主義與自由  
   
 

從《道德情感論》到《富足世界不是夢》

 

文/張三風

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國富論》眾所皆知,其中以「利已」論點最廣為流傳。殊不知亞當.史密斯一生中大部分的心血都傾注在《道德情感論》。他一生為這本書修訂了五次。您或許會感到驚訝,這本經典著作曾經是十七世紀蘇格蘭貴族子弟的上課教材。他想向世人強調,道德和正義,對於社會和市場經濟的運行,是多麼重要。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曾說,不讀《國富論》不知何謂「利己」,讀了《道德情感論》,才知道「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資本主義中的「利己」論點,是指個人以自利為出發點,而社會上每個人都是理性的經濟個體,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好處,希望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報酬。不過,所有追求利益的過程,都是在不損及他人的利益為前提。因此,社會上每個人在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時,全社會的利益也隨之增加。這似乎是一個相當完美的經濟模型。

  到了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是否真正如此完美地運行呢?先不論是人們破壞「利己」論點中的遊戲規則,或是資本主義本身有暇疵。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這位當今的經濟學家,他不畏艱難的實踐能力與博愛情懷,不僅讓他獲得「窮人的銀行家」的美譽,嘉惠無數窮人。更在2006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他挑戰經濟學理論中「所有的人只受單一的利潤極大化原則所驅動」這項假設,他認為這對人性的描繪過於簡化。為了使資本主義的架構更完整,他創造了一種肯定人性多元化的企業型態,稱之為「社會型企業」。社會型企業家不再無止盡地追求股東利益,而是達成社會目標。社會型企業不是慈善團體,它和一般企業相同,不做虧本生意。但利潤不進投資人口袋。為甚麼有人願意投資社會型企業,這就和做公益一樣,可從中獲得滿足感。尤努斯提出,我們應該正視人性的真實面,畢竟每個人有不同的欲望與精神層次。我們從尤努斯的例子,看見傅利曼所說的,「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也更驗證了《道德情感論》中所強調的,同理心、正義與仁慈、博愛與克己,才是資本主義的基礎。

 
 

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


定價300

放入購物車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開創企業全新視野

尤努斯教授給予窮人自助的力量。他帶給窮人的不是食物,而是比食物更重要、更基本的保障。                   --美國前總統卡特 具有真知灼見、強調實踐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使祖國孟加拉與全世界上千萬人的生活獲得改善。                    --洛杉磯時報 尤努斯提出的概念,大幅地衝擊了第三世界國家…,由概念創始人親自執筆的無貧世界理論,對照美國式的依賴濟貧迷思,更能發人深省。   --華盛頓郵報 社會型企業運用巧思,開創企業利益結合經濟發展的里程碑…尤努斯並不揚棄資本主義,他讓資本主義再啟蒙。   --《財富雜誌》 雪莉.普拉索(Sheri Prasso)

 

富足世界不是夢:讓貧窮去逃亡吧!


 

他是一位經濟學家,卻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他改造的資本主義,讓世界大同不再是夢。
慈善事業不能治本,窮人要吃飯也要尊嚴。
利潤極大已經失靈,良性企業格命創三贏。

何謂社會型企業?
  為了使資本主義的架構完整,我們必須增加另一種肯定人性多元的企業型態。如果我們把現行的公司叫做利潤極大化企業,簡稱PMB(profit-maximizing businesses),那麼新型態的公司便可叫做社會型企業。社會型企業家將不再無止盡地追求個人利益,他的任務是達成特定社會目標。
  對自由市場基本教義派而言,這可能是異端邪說。除了利潤之外,還有其它目標的企業,在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中,是毫無立足之地的。其實自由市場中,如果有些公司不是PMB,並不會危及市場的運作。資本主義本來就該改善人類的生活,但若不加改變繼續這樣下去,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就太高了。堅持所有的商業團體都應遵照PMB模式並宣稱這是唯一正道,結果只是創造出對人性多元視而不見的社會,才使得企業界對於解決當今社會重大問題無能為力。
  我們應該正視人性的真實面,也要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慾望需求。所以我們需要一種在追求個人利益之外,還抱持其它使命、另類的、致力於解決社會與環境問題的企業。
這種新型企業除了目標不同之外,組織架構基本上跟現行的PMB一樣,也雇用員工、生產貨品與勞務,然後為產品訂出可達成公司目標的價格,再提供給消費者。
  這類公司的根本目標是為它的服務對象創造社會利潤,目標達成率也會用這個標準來評斷。公司可以賺取利潤,但投資人不拿紅利,只能在一段時間後收回原始資金。以社會目標導向,而非利潤導向的社會型企業,將會是改變世界的觸媒。..more
   
   
   
 
 
         
 

庶民經濟學
鍾文榮著
定價:200元

 

巷子口經濟學
鍾文榮著
定價:250元

 

搞笑經濟學
鍾文榮著
定價:200元

 

從凡人到大師-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
吳惠林著
定價:380元

 

道德情感論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著/謝宗林譯
定價:450元

 
                     
 

密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著 謝宗林 譯

放入購物車

 
資本主義與自由
 
   
 
   

「知識有兩種,一種是亙古不變的,一種是與時俱變的。」《資本主義與自由》屬於前者。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代表作《資本主義與自由》是一本沒有數學符號、沒有任何幾何圖形的「敘述性」著作。弗利曼將各個社會中都常見的十二個重要問題,以淺顯之文字、流利的文筆提出精闢的分析。這些問題大都正在台灣萌芽,這些課題都圍繞在「政府」角色如何扮演。癥結在正確觀念的無法生根,而政府是主人,人民是僕人的迷思,還深印在國人心中,如何導正?我們可在弗利曼這本書的導論和第一、三章找答案。金融自由化、WTO衝擊、教育自由化、職業證照、勞資關係諸課題的迷思,也可在本書有關章節中尋得迷津。此外,社會正義、公平、社會福利是近幾年台灣各界熱烈推動的理念和措施,這些看似增進人民福祉,實際上卻可能引領我們走向「奴役」之路的迷思,弗利曼在本書的第十、十一和十二章中提出破解之道。..more
 
         
 
重現經濟活力
 

周偉華 著

放入購物車

 
 
 
 

我們的經濟制度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許多人用「金融大海嘯」來形容這一次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所狂捲而起的金融大災難。但是,對於金融大海嘯的本質,卻鮮少有人能夠有深入的觀察和瞭解。如果我們總是將這些歸究於金融監管出了問題,那麼金融問題必然沒有解決的一天,因為漏洞總會在令人意外的地方出現。同時我們也很難正確洞悉經濟問題的本質,更遑論如何預測與因應金融市場的下一步動向。
個人觀察認為,造成這一波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海嘯的關鍵,並非單純是金融監管上出了什麼差錯,也不是單純由新興的金融商品的刻意隱瞞所造成!究其根本,應該說是我們的經濟制度本來就存在著缺陷,這樣的缺陷不但沒有被有效制止,還隨著時間的經過而被任意放縱。..more
 
         

十二個問題 歷久彌新

作者: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資本主義與自由》是一本沒有數學符號、沒有任何幾何圖形的「敘述性」著作,展現出不同於「一般人」所認定的「經濟學理」,也無形中為「自由經濟學無用」作了極為有力的辯解。藉著身為自由主義份子〈這個名詞的定義還請詳見書中傅利曼的澄清〉所抱持的「自由」精神,傅利曼將各個社會中常見的十二個重要問題以淺顯的文字、流利的文筆提出精闢的分析,這十二個問題分別是: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的關係、政府在自由社會裡的角色、控制貨幣、國際金融與貿易安排、財政政策、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角色、資本主義與歧視、獨占與企業和勞方的社會責任、執業特許、所得分配、社會福利措施,以及減輕貧窮。這些問題都與社會中的每一份子息息相關,也是各領域的學者們爭論不休的課題,傅利曼以自由經濟的角度,為我們指出一條異於一般人想像的明路。
  這本早在一九六二年出版的書,是傅利曼根據其在一九五六年的一系列演說內容集結而成,據此推算各篇文章正是傅利曼壯年期精力充沛、生產力達到頂峰時的傑作。無怪乎一九九五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性預期學派的宗師盧卡斯〈R. E. Lucas〉推崇本書是傅利曼思想的精華,既有原創性又極富哲理。雖然一九八○年傅利曼與其夫人的那本《自由選擇》風靡海內外,也製作成電視節目,但其哲理乃源於這本一九六二年的著作,而且其嚴謹度也瞠乎其後。由此可見,本書確實是傅利曼的思想精華,即使傅利曼本人,在過了四分之一世紀之後仍然以之作為根本基礎來立論。正如他在二○○二年版前言裡說的,本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還是那麼切合當前的問題,而譯者謝宗林也在譯者序中一一舉例對照,證明五十年之前傅利曼針砭的問題不但還在,且更變本加厲。所以,本書是屬於「不變」的知識,還「越陳越香」呢!

路遙知馬力的永恆理念


  其實,傅利曼在一九九三年的《資本主義與自由》中譯本序文中早已料到了。他寫說:「我很高興,《資本主義與自由》中文版能在台灣發行。雖然該書英文第一版發行於三十年前,但書中所揭櫫的理念乃是永恆的。那些理念適用於三十年前,也適用於今日的環境,而就某些層次言,可說更切合當前的局勢,政府干預市場的年代已因輿論而有所改變;當年批判政府干預屬於極端且激進的論點如今已廣被接受。儘管如此,政府干預的行為並未隨著觀念的改變而同等變化。
  相反地,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政府的角色自一九六○年代以來,非但沒有減弱,且有增強之勢,今天的政府花掉國民所得的一大部分,採取更多的管制,且更細膩地干預到個人生活。
  最重大的行為變革發生在原本是共產主義的國家,包括蘇聯和其衛星國,以及中共。那些國家試圖以自由市場取代中央集權控制,來獲取最大可能的利益,位處於西半球的我們對這些發展深感得意。共產主義的瓦解使我們相信,我們正在進行的任何事情都是正確的。其實不然,我們似乎正努力走向五十年前的共產主義國家之形態,而共產主義國家正在努力走向七十五年前我們所處的國家之形態。
  我對台灣的了解不深,因此我不敢說台灣的情形是否亦如上述的西方國家之態勢。然而,以美國為例,我確信反轉目前的方向且改行縮小政府規模和減少侵犯個人事務是極為迫切的作法。我們的行為有必要配合我們所說的話。
  在台灣發行《資本主義與自由》也許像是運送煤炭到電氣化的城市,因為台灣過去四十年來遵循本書所闡釋的理念,已經變成二十世紀的經濟奇蹟之一,一如香港、新加坡、二次大戰後二三十年的西德,以及過去二十年來的智利。不過,這樣的成果並不是與本書的理念就不相干了。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例子顯示,一旦透過市場機能贏得繁榮之後,常有強烈傾向走向社會主義國家之形態,要維持市場機能的運作可能比導入市場機能來得困難。我非常希望本書的發行能夠幫助台灣保有、且擴大其人民的自由和經濟的自由。」傅利曼在文中表示對台灣的了解不深,因而不敢說台灣的情況與他所描述的西方國家態勢相同,他又謙虛地表示《資本主義與自由》在台灣發行,也許像是運送煤炭到電氣化的城市。傅利曼言下之意是,台灣早已遵循本書所闡釋的自由經濟理念,因而本書在台灣面世恐怕是多此一舉。其實,台灣的現況比傅利曼憂心的西方世界之演變,也許有過之而無不及呢!尤其二○○九年在金融海嘯後,馬政府急切與對岸簽訂ECFA,更產生危機,政治自由正快速滑落。而美國歐巴馬總統健保改革強渡關山,更凸顯傅利曼的先知。

自由經濟在乎政府角色的正確

  本書所論述的十二項問題,都圍繞在「政府」角色的如何扮演,這也正是台灣自一九八四年即提出的「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政策之關鍵點,到一九九五年「亞太營運中心」跨世紀方案,配合「行政改革」、「政府再造或改造」、「減肥」等等行動,全都是在「小而有能」、「做該做的事」等等政府職責何在,以及如何作法上圍繞,就是一九九七年憲改大戲也都在作這種事,但成效卻不彰。癥結所在,恐怕還在正確觀念的無法生根,此由傅利曼在〈導論〉一開始所引的已故美國總統約翰.甘乃迪名言:「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被此間當成金科玉律就可知一斑了,也就是說沒有跳脫出政府是主人或神祉,人民是僕人或崇拜者的迷思,如此,恐怕任何改革都無濟於事。為何早在李登輝當總統時就公開喊出「人民是頭家」,但實際現象都似乎相反,值得在本書的導論和第一、二章找尋答案。
  記得哲人曾說:「知識有兩種,一種是亙古不變的,一種則是與時俱變的。」速食、技術性的知識是屬於時常變動的,而富於哲理的思想性知識是不變的,要歸為不變的知識並不容易,經得起時代考驗的著作更不多見,這本《資本主義與自由》確是屬於此類作品。我還是再引用已故的自由經濟學前輩夏道平先生在其《人的行為》譯著的修訂版譯者序中,一開頭就說的:「不朽的名著,沒有『時效』問題,因而也沒有『過時』的翻譯;有的,只是無常的『時運』。」他用來恭維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一八八一∼一九七三年〉大作的話語,也同樣適合傅利曼的這本書。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媒體通告】
【新聞書評】
【新聞書評】
【新聞書評】
五南文化首頁取消/訂閱電子報| Copyright (c)2009 Wu-Nan Boo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02-27055066  客服傳真:02-27066100 地址:106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