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顯示,請點選此處觀看網頁              本郵件若造成您的困擾,請連結電子報訂閱取消。
 
2011.06.02

NO.5

雙 週 報

 
 
 
編輯的話|
甜味食物無可抵擋的誘惑與悅樂之旅  
博雅選書|
《甜點的歷史》  
延伸閱讀|
《達文西廚房:義大利烹飪祕史》《關鍵飲食》《在食物中旅行-一個新鮮吃、快樂生活的愛吃鬼實踐誌》《一切取決於晚餐》《麵:全球麵文化現場報導》  
近期好書|
《麵:全球麵文化現場報導》《一切取決於晚餐》  
名家觀點|
達文西與文藝復興時代的廚房──《達文西廚房》推薦文 
最新訊息|
年中盤倉公告:5/27~6/3五南年中倉庫盤點,6/3起恢復正常配送/賀!第35屆金鼎獎入圍:博雅書屋《羈押魚肉》、五南圖書《人權不是舶來品》/書虫悅讀新書精選:台灣書房《愛國獎券》  
   

甜味食物無可抵擋的誘惑與悅樂之旅

文/可樂

想到甜點,就不自覺的讓人愉悅起來,甜味食物自古以來就是節慶歡樂時的代表食物,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要角,每個國家也各有它的代表性甜品和文化。這種對於甜味的需求與愛好,據作者所說,是緣自母體胎兒期間,因為羊水中已含有甜份,所以對甜味的喜好,可說是天生而來。這也許就是甜食具有安慰人心的力量來源,甜味讓人有如回到母親子宮般,放鬆而安心。
  我們現在幾乎隨手可購買品嚐的西式糕點,奶油與巧克力簡直就是其中最不可缺席的必備材料,但在人類早期,蔗糖的製作尚未發現前,甜味來源卻只有蜂蜜,甜食也是奢侈人家才享用的起的食物,等到蔗糖被廣泛應用與普及,真可說是人們的一大福音。其後是奶油的使用,它讓甜點的美味又更上一層,而巧克力蛋糕,則成就了美食的巔峰,幾乎成為甜點巔峰的同義詞。它的原料可可豆,其意即為「神的食物」,所以能與眾神共享此物,真可說是神的恩賜,無怪乎中美洲阿茲特克帝國的壁畫中常繪有可可樹,以示崇敬之意。只是巧克力被發揚光大,卻不是在它的原始產地,從馬雅人和阿茲特克人沿革至今,他們都只是沖泡磨成粉狀的可可亞來飲用,在傳統糕點中仍完全沒有使用到任何巧克力,但巧克力的魅力,卻是被帶到歐洲之後,才襲捲和擄獲了世界各地貪愛甜食的嘴。
  當然不僅止於此,本書包羅萬象的述及古往今來的糕點演變、原料、知名的糕點師傅,也廣泛介紹各國甜品。上至聖經時代、古埃及、希臘與羅馬,晚至二十世紀以降甜點的美好年代;從提起甜點就想到的法國,再廣及世界各國的代表甜品,有德國的黑森林蛋糕、義大利的提拉米蘇、英國的布丁、墨西哥的亡者麵包,或中國的八寶飯等,再加上比甜點更讓人無法抗拒的冰淇淋,都在其列。今日與甜點相關的許多文化,如廚師圓筒高帽的由來、英式下午茶的出現、南法的聖枝主日甜點(掛著環狀糕點的樹枝)、脫離王侯豪華晚宴而成為結婚蛋糕的甜點高塔,當然還有製作甜點高塔的神人、傳奇般的廚師卡漢姆,他擅長用糖、牛軋糖、小杏仁餅、蛋白糖霜或豬油,來重現世界各國的紀念性建築物。其他更多我們所不熟悉的各式糕點:「閃電泡芙」、「國王蛋糕」、「乳脂鬆糕」、「柴薪蛋糕」,「8字型餅乾」、「法官蜜餞」,其涵義與由來,都一一盡述於作者豐富的文字中,還穿插附有製作甜品的食譜小單元,供手癢的讀者一試身手。
  品嚐蛋糕,常常會弄得滿口滿手的奶油與巧克力,也因此在封面設計上,想要表現沾有巧克力手印的想法,於是請美編以描圖紙繪上花邊作成書腰,呈現把甜點一書包上蛋糕紙的概念,當然那塊弄髒的巧克力手印,就代表了翻閱本書時享有的悅樂時刻,祝大家胃口大開。

 
 

瑪格洛娜.圖桑—撒瑪(Maguelonne Toussaint-Samat)/譚鍾瑜譯


定價450

放入購物車

韓良憶(美食評論家)推薦

 

甜點的歷史


 

甜味食物無可抵擋的誘惑與悅樂之旅
糖和蜂蜜成就了蛋糕、奶油讓蛋糕更加美好、巧克力是「諸神的食物」,甜食是奢侈飲食之首要。

甜點的誘人外觀、甜美氣味、細膩口感既加深了感官之樂,還賦予了精神愉悅感,療慰了心靈。糕餅百年來的發展、演變、製作、精神及意義盡收於此。

◆「閃電泡芙」始終做成可一口吞下的大小,就像電光石火,故得其名。
◆ 主顯節的「國王蛋糕」藏有一顆蠶豆,誰抽到蠶豆就是當天的國王。
◆ 做成像「柴薪」的蛋糕意味著對火的敬拜及尊敬祖先。
◆「乳脂鬆糕」源於海盜時代水手們吃的如鉛塊般又硬又重的烘餅。
◆「亡者麵包」是墨西哥人於十一月一日購買的狀似骨骸的麵包,象徵重生。

  人類對甜食的愛好似乎是從對吃的單純需求中脫軌而出,甜食絕對是奢侈飲食之首要。但是,從一萬兩千年前的石窟壁畫中所看到的人類在峭壁上採集野蜜的危險舉動,便可知我們的遠祖早有一張貪甜的嘴!
  本書講述甜點從古埃及、中世紀、近代到當代的起源、演變、製作,以及糕點師傅和工作坊的歷史。另外也廣泛論及世界各地的糕點,甚至談到品嚐食物的味覺感受。在文化方面,也述及不同時期和不同階層所食用的甜品、使用材料的變化與口味的不同、傳統節慶所使用的甜品等等,涵括了各種各樣與甜點相關的史料。..more
   
   
   
 
 
         
 

達文西廚房:義大利烹飪祕史
德富.迪維(Dave Dewitt)著/賈士蘅譯
定價:300元

 

關鍵飲食
黃建勳醫師等31位醫學專家與營養師合著
定價:320元

 

在食物中旅行-一個新鮮吃、快樂生活的愛吃鬼實踐誌
愛麗莎.史密斯(Alisa Smith)、詹姆.麥金諾(J.B. Mackinnon)著/段志雨譯
定價:280元

 

一切取決於晚餐
瑪格麗特•維薩(Margaret Visser)/劉曉媛譯
定價:380元

 

麵:全球麵文化現場報導
克里斯多福.納哈特(Christoph Neidhart)/李中文譯
定價:420元

 
                     
 

克里斯多福.納哈特(Christoph Neidhart)著/李中文譯

放入購物車

 
麵:全球麵文化現場報導
 
   
 
   

誰說麵一定是條狀?麵食的最早起源是哪裡?是誰發明罐頭義大利麵?

所有你想知道、需要知道的,有關麵的一切,都在這本書!

 
   
吃麵也能寫成報導文學?!從西安、東京、烏克蘭、越南、羅馬、莫斯科到首爾,作者發揮身為一線記者的功力,走訪世界各地、大街小巷,尋找最樸實也最精彩的在地麵食文化。這些麵食或許比不上大魚大肉,也沒有亮麗的賣相,但卻是小老百姓每天賴以為生的主食,更是遠行遊子無法忘懷的鄉愁。
  為了深入打探吃麵與製麵文化的精髓,作者在西安下海學拉麵,或是坐在羅馬的尋常人家桌邊吃番茄義大利麵,或在河內坐在路邊吃牛肉河粉,甚至親自拜訪東京老社區的蕎麥麵店。親身參與的過程,讓他寫成了豐富有趣的麵文化現場報導。..more
 
         
 
一切取決於晚餐
 

瑪格麗特•維薩(Margaret Visser)/劉曉媛譯

放入購物車

 
 
 
 

◎《紐約時報書評》與《出版人周刊》提名為1986年的暢銷書之一

◎ 格蘭菲迪的年度食品類書籍大獎

 
 
本書講述平凡食物帶來愉快且充滿知識性的歷史,以一份晚餐菜單開啟本書:玉米、鹽、奶油、雞肉、大米、萵苣、橄欖油、檸檬汁與冰淇淋,這一桌「家常便飯」端上人類飯桌前,必經一段豐富且冗長的歷史。人類花費大部分時間為食物奔波,每道食物不免經過一番發現、懷疑、追求、推崇與節制,也反映人類各時期的處境及心理變化。從文化層面看,選擇什麼食物、如何烹煮、吃掉、和誰一起吃,則體現各民族和社會的傳統、特徵與差異。   本書獨特地以人類與平凡食物的互動構成一部「日常生活人類學」,帶領我們以最熟悉的食物縱觀人類飲食歷史,橫觀民族文化。 ..more
 
         

 

達文西與文藝復興時代的廚房

──《達文西廚房》推薦文

韓良露
二十幾年前我在英國旅行時,在倫敦的舊書店買到了兩本古老的食譜,一本是歐洲中世紀的食譜,另一本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食譜,這兩本食譜彷彿是貧乏與富足的對立樣本,世人很難想像歐洲中世紀的人們的飲食是多麼地單調,窮人除了吃一成不變的農夫麵包外,就是各種燉豆,富人則吃各種烤、燉家禽、野味,蔬菜除了蕪菁、萵苣等等色澤平淡的外,看不見各種顏色鮮豔的如黃玉米、紅蕃茄、紫無花果、黑橄欖等蔬果。
因為這兩本食譜,激起了我研究歐洲文藝復興時代飲食的興趣,我們常聽人們說,you are what you eat,看你吃什麼東西,就可以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從一個人的飲食習慣,最可以判斷一個人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背景,我們也說一代富貴懂穿衣,三代富貴才知飲饌;因此富足一代的社會,充其量只會懂買衣飾,社會只有富足平安三代以上,才有精緻的飲食文化。
  歐洲中世紀是所謂的黑暗時期,宗教的限制,任何顏色或形狀鮮豔奇特的東西皆不可食,因為是魔鬼的產品,再加上戰爭頻繁、貿易不便、物質缺乏,造成東西方的往來受阻,農田漁牧凋零,人們的餐桌上只求溫飽,根本談不上感官的愉悅與享受,想了解歐洲中世紀飲食的貧困,只要想想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飲食,就可以了解政治、經濟、社會如何塑造一個時代的飲食風貌,沒有富足安康的社會,人們絕不可能吃得好吃得巧吃得鮮吃得奇。
  世人皆知歐洲文藝時期是歐洲歷史中繼希臘、羅馬盛世文明之後的巔峰文明,所謂文藝復興的Renaissance是再生之意,即再生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因此不管是詩文、建築、雕刻、美術等等,都可看到向希臘羅馬取經、模倣的過程,但較為世人忽略的是,文藝復興復興的不只是文藝而已,希臘羅馬文明的再生是全面性文明的再生,也包括了飲食、服飾、香水、首飾金工等等。
  《達文西廚房:義大利烹飪秘史》這本書,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即一向被認為最能代表全方位的文藝復興天才的達文西,在藝術、科學、哲學各方面都閃閃發光,難道在飲食方面沒有特殊的表現嗎?整個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吃什麼?怎麼吃?不只是口腹之事,更和整個時代的精神相關。
  文藝復興時代是巔峰文明,義大利之可以做為這個創造力的中樞,和幾件歷史大事相關,首先是因威尼斯和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之間愛恨交織的關係,不僅劫掠了君士坦丁堡的財富,也承繼君士坦丁堡的東西物資交流的地位,成為東方物資(香料、絲綢、金工等)輸入歐洲的重要門戶。再者,佛羅倫斯和梅迪奇家族大量延攬東方的人才,並在君士坦丁堡被回教徒佔領後,成為東羅馬帝國菁英難民聚集的重鎮,也讓東羅馬帝國延續了希臘、羅馬帝國的文明在佛羅倫斯當時富裕的文明沃土上再度開花結果。另外,在義大利熱那亞出生的哥倫布,在西班牙皇室的資助下,打開了美洲新大陸的大門,讓大量前所未見的物資流入歐洲,徹底改變了歐洲人(尤其是西班牙和義大利)的飲食文明,例如今日在歐洲餐桌上常見的紅黃青椒、辣椒、馬鈴薯、玉米、蕃茄、巧克力等等都來自中南美洲,如果沒有以上的食材,幾乎做不出今日的歐洲菜。..more
 

 

相關閱讀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新聞書評】
【新聞書評】
五南文化首頁取消/訂閱電子報 | Copyright (c)2009 Wu-Nan Boo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02-27055066  客服傳真:02-27066100 地址:106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