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

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

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

性別與心理學的相遇

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

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以沈從文的堅持為例


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

翁開誠 主編

  為什麼要召集這個專題?三年前,為了招兵買馬而寫的廣告詞,大概說明了其理由:長久以來,心理學的主流研究方法,似乎都隱含著把人當作是客體,甚或是物體的預設。每當有心理學者將人視為主體而發展出理論或專業實踐時,在主流學者的眼光中,常被認為是不科學的;或雖被稱讚為是有價值的、令人感動的,但不屬於心理學。究竟心理學可不可以將人視為主體,並由此也可以探究出有關人的知識,以及專業的實踐行動?

  主體性(subjectivity),以我目前的理解,簡而言之,就是對追求自由(或解放)的覺悟與努力。要覺悟,因為事實上我們常不自覺自己的不自由、逃避自由與需要自由。要努力,因為要在真實生活脈絡中實踐出來,而且這實踐常是辛苦的、分裂衝突的、曲折的、反復的。要追求自由的應然理想,就蘊含著不自由的實然現況,也就是有著限制或壓迫存在。而這限制正來自我們所處在的空間(物理的、地理的、社會的、經濟的、教育的、傳播的、法制的、政治的…等等)與時間(歷史的與文化的)的層層面面;這層層面面讓我們存活,滋養我們,同時也限制我們、壓迫我們。這限制還來自我們自己內在,包括身體與心理。而這內在又與外在的空間與時間,交相滲透著。覺悟與努力就是要覺察到這層層面面、內在與外在交雜限制的存在,承認、共處並尋找超越之道。不同的人,在不同處境中,不同的人生階段,在追求主體性時,會對焦上不同層面的限制,因而每個追求主體性的生命是具體而又特殊的(相對的,迴避主體性的生命就趨向流行、隨俗或順從威權)。然而相似處境中的人又有著相似的限制要去覺察與努力,於是又有著集體性。這背後蘊藏著貫穿其間的是「具體而普遍的真理」(不是實証科學所追求的抽象而普遍的真理)。這經由真實生命實踐而逐漸開顯、說明出來的具體而普遍的真理,就是主體性的知識,也是實踐智慧(Phronesis),也可以叫做生命的學問。

  這樣的主體性又蘊含著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既然肯定並追求自由,這自由就不是我的專利。我當然不能為了我的自由而不讓別人自由,我也不會以為只有某些人才有能力追求自由。遇上了不自由的人,願意等待,願意相信,願意陪伴;不會貶抑,也不會以救援者自居。遇上了正在覺悟與努力追求自由的人,不但認知上贊成並瞭解,情感上感通與讚嘆,行動上自律(掌控與改變的對象是自己,不是別人),有機緣就去親近、陪伴與分享,但絕不代理。而這「別人」也可換成叫「他者」,就不限於有面對面來往的人,也包含在另外空間或時間的人,甚至於人為的各種形式的創作品,還有非人的動物、生物、以及大自然都是。但,這是個理想,不是容易達成的。既然各為主體,不同是自然,和而不同是理想,不同且不和的對立、衝突常是必須通過的歷程。而這歷程,一如自我內在主體性開顯的歷程,往往是時進時退、反復、曲折的辯證歷程。對於要從事協助、並探究主體性開顯的工作者,不論名稱叫什麼,我想這互為主體性的體悟與實踐特別重要。

  正因為主體性的追求會對焦上內外在的層層面面限制,這個專題可以有的題目太多了。三年過去了,可惜,到如今只召喚出四篇文章。〈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是我寫的。試圖說明我在諮商與心理治療中,為何與如何,通過故事,來開顯主體性與互為主體性。是我長久以來困知勉行,試著明白自己的一項嘗試。完成了,對自己有個初步的交代,對讀者,恐怕就見仁見智了。

  劉惠琴的〈性別與心理學的相遇〉,將人的主體性放在社會建構出的性別結構裡討論。她以自己的女性經驗與位置出發,回顧與反省了性別與心理學知識相遇的大敘述,也回顧與反省了她自己輾轉、辯證前進的小敘述。更跨越性別談性別、談知識、談學術生態。這篇在文字上大概最容易閱讀,但讀完之後,心情不見得會輕鬆的。

  夏林清的〈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將主體性置身於社會結構中,從批判心理學與基進教育學,描繪個人心理與社會位置之間,綿密交織與相互滲透的樣貌,並以她師承的行動科學與反映對話,加上她十多年置身各種弱勢團體,一起進行啟蒙與行動的經驗,整理她作為一個促進社會學習的工作者,是如何進行自我敘說與反映探究的。甚至還引到,這樣的知識與行動會發生在她身上,可能是與她小時候看外婆的針線活,以及聽外婆講不完的故事有關。這篇怕是要花工夫認真讀,讀懂了,大概就會比較瞭解,這位在學院之牆內與外飛簷走壁的女俠,她的行動邏輯是什麼。

  而賴誠斌與丁興祥的〈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以沈從文的堅持為例〉,他們的題目已經點出了重點,也就是將人的主體性放在歷史與社會文化的脈絡中理解。他們首先論述人的心理要有歷史與社會文化脈絡來理解的必要性,接著論說心理傳記與生命故事,正是可以具現這種理解的好方法。然後以沈從文的生命故事為例,具體、綿密地敘說沈從文與他所處的歷史、社會文化之間的戀愛與戰爭。他們實踐出了「歷史的社會人格心理學」的研究;他們超越時間與空間,以古人的作品為媒介,去與古人做互為主體的感通與理解。這種嘗試,在台灣心理學界是罕見的。

  這樣的四篇文章出來了,我這主編是如何「編」呢?下面這當初寫給各位「對話人」(也就是一般的審稿人)的信,正可以說明: 您好!我是翁開誠,這次負責主編《應用心理研究》期刊的專題「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特別因為這次的主題是「主體性」,我認為編輯過程應該要凸顯「互為主體性」的精神。所以這次的「評審論文」過程,我將之改為對話過程,希望此對話過程是彼此平等、善意、關切而且自由的交談。也因此,我決定這次的對話人(平常所謂的評審者)是公開的。所謂的公開,不只是對作者公開,而且要對讀者公開。因此在此次專題各主要文章刊出時,同時也要刊出各位對話人的對話,此登出的對話,可以是過程中的反覆來往的對話,也可以是最後總結性的一篇對話,拜託了!希望您熱切地參與此次對話,豐富我們的互為主體性!
   這樣的編審,一直是我心中的理想,也正是這個刊物特有的核心精神,只不過三年來是私下、匿名地進行著。這次得以公開化,我感到很欣慰,真要謝謝四位作者與八位對話人的贊同和參與,以及本刊編委會召集人劉兆明的支持。找對話人也是個互為主體的過程,不是由我自己決定,是我與每位作者,好幾回的往返討論,協商出來的名單。共同的原則是,每篇兩位對話人盡量找在不同位置上的人。然後邀請過程又是幾番往返與變動,最後就是目前這八位對話人與八篇對話文。對話文雖然比本文短,精彩卻不比本文少。讀過後,我真感佩他們的認真與誠意。每位作者也都寫了對對話文的回應文,更回應在文稿的再修改。於是,一個集體、互為主體地對話的空間與時間終於形成。但我希望這不是結束,我期待能召喚出眾聲喧嘩,讓這對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能具有時間性地存在著。

(撰稿人: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回上一頁

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 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
Conscious Reflections on My Ow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therapy: 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a Person Through the Stories
翁開誠 / 輔仁大學心理系
Kai-Cheng Wong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本文試圖自覺地瞭解與說明我的心理治療工作的理想與實踐為何?
  其實這與我的自我統整與明白我自己是不可分離的努力。這基本上是我自己與我所處的社會、時代與歷史之間的糾纏。這個拉扯,到近十年才比較漸趨穩定;在我的治療專業上,也反映出了這種穩定。
   我在文中,先簡述了我、故事與時代之間的合與離。再以一般介紹心理治療理論的架構來說明我的相信與實踐體驗。先是人格理論,分人性觀、動機、發展與健康等;然後是治療的理論,分目標、關係、方法、過程與其他應用。在這治療部份說明著故事(narrative)與主體性(subjectivity)、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及感通也就是同理心 (empathy)的開展間的關係與進行方式。最後附錄了一個當初在不經意下使用這種方法的成果為例子。我相信,故事是開顯主體性的道路;不只是開顯主體性人格的治療方法,也是開顯主體性知識的研究方法。

關鍵詞︰主體性、互為主體性、故事/敘事/敘說、心理治療、感 通/同理心

回上一頁

  This is an attempt to reflect upon my own practicing experiences and to be aware of the theory behind my therapeutic actions. It starts with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tory and me.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personality theory that I believe. It deals with the view of human nature, motivati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therapeutic theory. It deals with the therapeutic purpos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methodology of therapy, therapeutic processes and the other applications. Finally, a case example is given. I believe that story (narrative) is the way of disclosing subjectivity. It is not only the therapeutic method of disclosing the subjectivity of personality, but also the "re-search" method of disclosing the knowledge of subjectivity. .

Keywords: subjectivity, inter-subjectivity, narrative/story, psychotherapy, empathy

性別與心理學的相遇
When Gender Meets Psychology:A Reflection of Gender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
劉惠琴 / 東吳大學心理系
Jean Liu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這是一篇反思性的文章,作者反思自己與美國心理學相遇的經驗與反思,並從性別觀點提出對心理學主流典範的批判,其中包括有「身心二元論」下對「身體」知識的忽略,「理性主義」下對「情感」知識的忽略,及「普及主義」下對「差異」知識的忽略等。最後,作者回顧自己在性別研究實踐上的過程,提出「多元主體」的「性別--社會」建構觀點,並討論目前台灣學術生態與研究觀點養成的問題。


關鍵字:性別、心理學、社會建構、主體性

回上一頁

 This article discusses what psychological research really reflects women's subjective experiences. First, I began with my personal encounteras a woman psychologist with the American psychology paradigm, and proceeded to a critique of this paradigm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Finally, my practice of gender research was reflected to elaborate on the intersubjective view of gender research, and to raise the issu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academic ecology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development.

Keywords: gender,psychology,social constructivism,subjectivity

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
Searching a Position for Conversation:Radical Education and Social Learning Process
夏林清 / 輔仁大學心理系
Lin-Ching Hsia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本文作者以基進教育為一推進社會變革的實踐取徑,依靠其10多年在工人運動與草根婦女運動中的實踐為閱讀論述的探針,對歐洲批判心理學及美國基進教育理論與行動科學理論進行解讀與整理。
  社會「實踐」與「論述搜尋閱讀」的關係是本文概念被組織與呈現的邏輯,當任一實踐方案被實踐者用口語或文字表達時就展現了-「敘事探究」(narrative inquiry)的反映性質,而實踐者對浩瀚堆疊知識論述的閱讀渴望與尋找方向則是一種「平行參看」的對話過程,本文即是這樣一個歷程的產品。

關鍵詞︰基進學習、基進教育、社會探究、社會學習、置身於其中 的自由、批判自我反映
回上一頁

 As an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 the author has involved herself nearly twenty years in developing methods of radical education for social change. In terms of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theorie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the author described her way of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is "a praxis-oriented reading for inquiring into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 existed reality". As a summary report or literature review, this article presents itself in a feature of reflective conversation that is the meta-process of the author's reading activities. The author's reading activities have been located in a dialectic of her social practice in different radical educational projects and her directional searching movements for reading the relevant radical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heories. The author gave the prior part of this dialectic a name "the narrative inquiry of representing a case story" and the other part "a parallel reflective seeing". This article is a product of this kind of meta-reading process.

Keywords:
radical leaning, radical education, social inquiry, social learning, situated freedom, critical self-reflection
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以沈從文的堅持為例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s' Subjectivity in the Historical and Sociocultural Context : A Psychobiographical Study of Shen Ts'ung-Wen
賴誠斌 / 輔仁大學心理系
丁興祥 / 輔仁大學心理系
Cheng-Pin Lai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Shing-Shiang Ting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本研究是以沈從文的心理傳記為例來呈現在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的建構。本研究使用沈氏不同時期的自我敘述為主軸,並援用 Erik H. Erikson 的自我認同概念來看沈氏的生命發展,以此敘說呈現出沈氏如何和特定的歷史及社會文化互動而建構出理解中的自我,展現出個人的主體性及其核心關懷。從沈從文的生命故事看來,生命發展的動力來自深層價值觀的建立,而不能只停留在職業上或身份上的認同。
  本文將此生命故事放在Kenneth J. Gergen與Mary M.Gergen 的故事型態觀點,並從D.P.McAdams的認同宛如生命故事觀點、杜維明的儒家自我與他人關係取向觀點、以及許烺光的文化觀點,提出此生命故事在中國社會脈絡下的文化意涵。

關鍵詞︰沈從文,心理傳記學,自我認同,自我敘述,主體性

回上一頁

 This study attempts to use the psychobiography of Shen Ts'ung-Wen as an example to elucid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s' subjectivity in the historical and sociocultural context. E.H.Erikson's concept of self-identity is applied to compose the self-narratives of Shen in different life periods. These self-narratives show how an individual's subjectivity reveals itself through a dialog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The story enlightens that the powerful dynamics of life is derived from profound value systems in culture. Examining this psychobiography in terms of K. J. Gergen & M.M.Gergen's , D. P. McAdams', W.M.Tu's and F.L.K.Hsu's theories also provides cultural understanding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Keywords:
Shen Ts'ung-Wen, psychobiography,self-identity,self-narrative,subjectivity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1 Wu-Nan Boo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2-27055066 傳真02-27066100 服務信箱wunan@wunan.com.tw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4.0以上版本800x600 更新時間:20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