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評估和干預
Behavioral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作  者╱
葛樹人(David S. Goh)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18/08/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9824-8
書  號╱
1B0K
頁  數╱
376
開  數╱
20K
定  價╱
500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葛樹人
現職: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榮休教授
學歷:美國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哲學博士(學校心理學)
經歷:
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學校心理研究所终身教授
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教育和社區計畫學系主任
南伊利諾大學學校心理研究所所長
美國亞裔心理學會會長
美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分會副會長

第一章 行為評估和干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行為評估和干預的發展背景和趨勢  
第二節 經典制約理論  
第三節 操作制約理論  
第四節 行為治療  
第五節 應用行為分析  
第六節 社會學習理論  
第七節 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行為評估和干預的特質  
第二章 行為評估的要件和模式
第一節 行為評估的目的和基本概念  
第二節 行為評估的變項  
第三節 評估的直接和客觀特性  
第四節 多種方法—多樣來源定向  
第五節 行為評估的方法  
第六節 行為評估信度和效度的考慮  
第七節 功能性行為評估模式  
第八節 行為評估的綜合模式  
第三章 行為面談
第一節 行為面談的界定  
第二節 行為面談的基本要素  
第三節 行為面談的結構  
第四節 行為面談的對象  
第五節 行為面談的信度和效度  
第六節 行為面談實施的重要考慮  
第七節 行為面談的優勢和限制  
第八節 社會測量的性質  
第九節 社會測量的方法  
第十節 社會測量的優勢和限制  
第四章 行為評定量表
第一節 行為評定量表的性質  
第二節 行為評定量表的用途  
第三節 行為評定量表的種類  
第四節 行為評定量表的編製  
第五節 行為評定量表的施測和評分  
第六節 行為評定量表的心理計量特徵  
第七節 代表性行為評定量表舉例  
第八節 行為評定量表的優勢和限制  
第五章 行為觀察
第一節 目標行為的界定  
第二節 行為觀察的方法和實施  
第三節 行為觀察結果的量化  
第四節 行為觀察數據的圖示  
第五節 行為觀察的信度  
第六節 行為觀察的效度  
第七節 影響行為觀察信度和效度的因素  
第六章 單一個案干預設計
第一節 單一個案干預設計的傳統  
第二節 單一個案設計的結構  
第三節 倒返設計  
第四節 多基準線設計  
第五節 逐變標準設計  
第六節 交替處理設計  
第七節 干預結果的評定  
第七章 行為增強策略
第一節 問題行為的類別  
第二節 正強化作用  
第三節 負強化作用  
第四節 增強物的種類和選擇  
第五節 強化時制  
第六節 影響行為強化的要素  
第七節 行為塑造和連鎖化  
第八節 代幣制度  
第九節 行為契約法  
第八章 行為消減策略
第一節 區別強化  
第二節 消弱法  
第三節 反應代價法  
第四節 暫時隔離  
第五節 體罰  
第六節 過度矯正  
第七節 正面行為支持  
第九章 認知行為策略
第一節 認知行為策略的基礎和特性  
第二節 自我指導訓練  
第三節 問題解決訓練  
第四節 生氣管理訓練  
第五節 歸因再訓練  
第六節 焦慮管理訓練  
第七節 認知行為治療的優勢和限制  
第十章 自我調節
第一節 自我調節技術的發展背景  
第二節 目標設定  
第三節 自我監控  
第四節 自我評價  
第五節 自我強化及自我懲罰  
第六節 自我調節的重要考量和應用  
第七節 行為干預成效的維持  
第八節 行為干預成效的類化  
參考文獻  

敘事研究與敘事
心理學:本土之
探索與實踐
高齡藝術與預防
失智症 : 藝
術課程活動設計
概念框架:幕後
操控思考的黑手
教堂文本對神聖
的詮釋:閾限之

團體諮商與治療
:一個嶄新的人
際─心理動力模

音樂治療─中國
古代醫學與音樂
治療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行為評估和干預的理論基礎
行為心理學(behavioral psychology)在廣義的心理學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從行為心理學所發展出來的行為評估和干預(behavioral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的原理和方法,在過去七、八十年來,無論在教育、臨床或其他方面,皆有極多的應用。它們不但被用來治療不適應的異常行為,而且也被應用於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協助他們學習和增強適應性行為,或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其影響十分廣泛。行為評估和干預在本書中泛指所有以行為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有關行為測量、處理和矯治的原理、程式、方法,包括應用行為分析、行為改變技術、行為治療、行為管理、認知行為治療等。本章將對行為評估和干預作為一門學科和專業的歷史發展、理論基礎以及它們共具的特質加以說明。
第一節 行為評估和干預的發展背景和趨勢
行為評估和干預的理論在過去數十年中經過不同階段的持續演變,發展出幾個不同的趨勢和流派(Kazdin & Wilson, 1978; Morris, 1985)。這些演變最早源於20世紀初的經典制約理論(classical conditioning)和操作制約理論(operant conditioning),二者皆形成於實驗室的動物實驗(見本章第二節和第三節)。行為心理學原理對人類行為的最早應用可追溯到1940年代和1950年代。一方面,操作制約原理在美國開始被用來矯治個體的異常行為,另一方面,經典制約原理在英國及南非等地開始被用來治療情緒性反應。這兩種治療趨勢對當時以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為中心的傳統心理治療模式皆多有不滿和批評。它們認為,依循醫學模式將心理異常現象當作疾病的看法是不恰當的,它們也反對心理疾病的本源存在於個體內心理動力的模糊說法。另外,行為心理學的主要倡導者如斯金納(Burrhus F. Skinner)、艾森克(Hans Eysenck)和沃爾普(Joseph Wolpe)等認為,傳統心理分析治療法含有太多的主觀性,對治療效果也無法提出有力的證據,因此,他們倡議以行為心理學為基礎,發展出一種較具科學性的治療方法和程式。早期的行為治療者雖然來自不同的理論背景,但皆同意應以經過研究證實的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ies)為基礎,將科學性的實驗方法應用於臨床工作上,並對治療效果做客觀化評估。這些觀點後來逐漸形成一個傳統,對行為評估和干預專業的發展產生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到了1960年代,以經典或反應制約理論為基礎的行為治療學派和以操作制約理論為基礎的行為改變技術學派,都發展出相當數量的行為評估和干預方面的方法和技術,而且在研究和應用上各自取得了頗大的成就,形成了與傳統心理分析治療分庭抗禮之勢。例如:沃爾普所發明的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對若干情緒失調治療的成效便遠超過傳統式的心理分析療法,因而受到研究者的普遍肯定。值此時期,行為改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尤令人印象深刻,斯金納和他的追隨者不但將各種行為改變技術成功地用來改變精神和心理問題患者的行為,也進一步證實這些行為改變程式同樣適用於一般正常人,並且在教育、醫療、管理等各方面盛行一時。到了1960年代後期,行為改變技術的推動者更發展出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專業,在研究方法和矯治程序方面愈形嚴謹,成果豐碩,在心理學界獲得了廣泛的認同。
從傳統的制約原理發展出來的各種行為干預方法和技術,在經過1940∼1970一段長時期的廣泛使用之後,一方面很自然地奠定了它們的歷史地位,另一方面也逐漸顯現出若干局限性。譬如,行為改變技術在矯治兒童、智障者、自閉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為上有顯著的效果,但是難以同樣有效地適用於成人患者和心智成熟的個案。研究者開始將此一局限歸因於操作制約論失之過簡,未能充分地涵蓋人類行為的複雜性。另外,傳統行為改變研究上的新發現也逐漸減少,同時也遇到一些瓶頸性的問題,包括矯治效果不易長期維持和類化等。因此,傳統的行為改變方法在經過高峰期之後產生重要的改變,例如:行為改變技術逐漸被應用行為分析所取代。另外,新的干預理論和方法也逐漸形成,並日益得到普及。
到了1970年代,班圖拉(Albert Bandura)所提倡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得到實證研究支援,受到了許多行為理論研究者的重視。班圖拉認為,傳統的行為制約理論建立於以單一受試為對象的動物和人的實驗結果上,這類實驗忽略了個體發展的社會因素對行為形成的重要性。因此,他主張在行為制約的模式中加入個體作為刺激和反應之間的仲介變項,此一變項包括若干個體內在的認知歷程。社會學習理論的出現對行為干預的趨勢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有人稱之為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它突破了傳統制約論「環境決定一切」的架構,而主張個體、環境和行為的交互作用決定一個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現。另外,它也為稍後出現的認知行為治療做了鋪路的工作。認知行為治療的發展也始於1970年代,它基本上結合了行為改變技術和認知治療趨勢,早期的貢獻者包括亞倫•貝克(Aaron T. Beck)、阿爾伯特•艾理斯(Albert Ellis)、唐納德•米切鮑姆(Donald Meichenbaum)、邁克爾•馬奧尼(Michael Mahoney)等人。此一治療趨勢同社會學習理論一樣強調個體變項對行為改變的重要性,認為在治療中如果僅對環境變項加以操縱,在許多情況下是不足以改變個體行為的,因此,在治療模式中應再加入認知變項,並對這些認知變項加以評估和干預,才能達到改變患者行為的目的。認知行為治療結合了傳統行為治療、行為改變技術、貝克的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及艾理斯的理性情緒治療(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RET)等方法,發展出具有獨特性的治療模式和技術(例如:認知重組、自我教導、生氣管理等)。多年的研究證實,這些方法對許多情緒性和社會性異常行為的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認知行為治療在過去三、四十年裡有快速的發展,成為歐美最常用的治療模式之一。下面幾節將依次對幾個主要的行為干預理論和趨勢分別加以介紹。
第二節 經典制約理論
經典制約或反應制約(classical or respondent conditioning)理論是一種解釋「刺激—反應」間關係的理論。它建立於俄國生理心理學家巴甫洛夫對狗的唾液分泌實驗基礎上。在經典制約理論中,刺激是反應的先決條件,它可以分為無條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和條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無條件刺激是一種可以自然或自動引發機體反應的刺激,它不需經過特殊的安排即會引發機體的自然反應,這種反應稱為無條件反應(unconditioned response),是自然現象,例如:嗅到自己所喜愛的食物,會產生食欲或引發唾液分泌。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在未經過制約之前並不具有引發機體反應的能力,但如果將中性刺激(例如:巴甫洛夫實驗中的鈴聲)與無條件刺激(食物)經過一次或多次搭配呈現之後,中性刺激(鈴聲)便也能夠引發機體原先對無條件刺激的反應(唾液分泌),此時中性刺激(鈴聲)即成為習得刺激(learned stimulus)或條件刺激,可以引發原無條件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此一反應稱為條件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表1-1顯示的是巴甫洛夫的經典制約模式。
經典制約原理也同樣可用來說明行為消弱的過程。如果條件刺激不與無條件刺激配對且重複出現,它便會失去引發條件反應的能力,習得的條件反應便會逐漸減弱以至於消失。例如:巴甫洛夫實驗中的食物如果不再與鈴聲同時呈現,經過多次之後,鈴聲最終便不會引發唾液分泌。這些制約原理可以解釋個體在各種情境中所產生或消失的反應性行為(respondent behaviors)(Rescorla, 1988)。
最早將經典制約原理應用於人類行為的是華生(John B. Watson),他的小阿爾伯特(Little Albert)實驗是心理學界所熟知的案例(Watson & Rayner, 1920)。只有11個月大的阿爾伯特原本對小白鼠並不懼怕,但當小白鼠與巨大且令人驚嚇的聲響多次同時出現後,阿爾伯特見到小白鼠單獨出現即會產生恐懼反應而哭出來,甚至在後來當他見到白色的絨毛對象時也會產生懼怕反應。這些結果顯示,阿爾伯特的條件恐懼反應也擴展到與小白鼠類似或有關的事物上。此一現象稱為刺激類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顯示與條件刺激類似的其他刺激(白色的絨毛對象)亦可以引發與條件反應相類似的反應(恐懼)。在現實生活中,此種學習經驗很多。譬如一個人一旦被狗咬傷後,不但會對狗產生懼怕,有時候看到狗的圖片或聽到狗的吠聲,也會表現出懼怕反應。俗話所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也是一種刺激類化的現象。另外一個與刺激類化有關的概念是刺激辨別(stimulus discrimination),指個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對不同的刺激加以辨別,而做出不同的反應。經由訓練,個體可以學習對特定刺激加以反應,而不對其他不同或不相似刺激產生反應。刺激類化和刺激辨別是交互作用的。
巴甫洛夫的貢獻是奠定了經典制約理論的基石,闡明個體諸多反射性行為(reflexive behavior)和非自主性反應的形成和改變。很明顯,人類的行為遠比單純的刺激—反應聯結更為複雜,後來的研究者得以繼承巴甫洛夫的研究,並取得許多新的發現,將反應制約原理不斷擴充,奠定了行為主義(behaviorism)刺激—反應的理論基礎,也在臨床上發展出許多行為治療技術(見本章第四節)。至於華生的貢獻主要在於他對行為主義的大力提倡。除了小阿爾伯特的實驗之外,他對經典制約理論的臨床使用並未做進一步的研究。華生主張以巴甫洛夫的經典制約為研究心理學的基本方法,不贊成當時心理分析學派所採用的內省法,認為它流於主觀,不夠科學化。華生(1924)認為,學習可以解釋個體大部分的行為,並強調應以科學的方法(如對行為的直接觀察、客觀測量等)來研究和預測人的行為。他的這些主張受到當時心理學家的廣泛支持,形成所謂的行為革命(behavior revolution),對後來行為心理學派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節 操作制約理論
不同於反應制約論將重心放在反射性、非自主行為上,操作制約論專注於自主性或工具性(instrumental)行為的研究。操作制約論的創始源自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的動物實驗,但斯金納實為其奠基和發揚光大者。桑代克是美國動物心理學的創始人,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他是第一位經由對貓的實驗建立嘗試錯誤學習(trial-and-error learning)理論,並以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來解釋新學習形成的心理學家。他的效果律(law of effect)和練習律(law of exercise)對後來操作制約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效果律解釋個體學習的心理過程,扼要而言,個體反應後如能獲得滿意的後果,其反應將被強化,以後同樣情境出現時,個體會重複該反應。練習律說明,經由刺激與反應的頻繁聯結(如多次重複練習)並得到正向反饋(positive feedback),行為會受到強化,使學習得到成功(Thorndike, 1905)。
斯金納被稱為操作制約和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之父,他的研究受到桑代克的影響。斯金納早期以老鼠和鴿子為實驗對象的研究延續並擴大了桑代克有關行為和各種後果(consequence)關係的理論,後來並將操作制約對動物行為的研究應用到人類的行為。另外,斯金納也釐清了操作制約理論與巴甫洛夫的經典制約理論的區別(Kazdin, 1978)。他指出,個體的行為並非都是反應制約論中經由刺激所引發的反射性反應(例如:受到強光照射而產生眨眼反應),事實上,個體行為中的大部分是屬於自發性和工具性的,具有其目的存在,個體為達到目的而呈現特定的行為(例如:為了引進新鮮空氣而打開窗戶)。斯金納解釋操作制約的概念,說明個體在情境中活動時會呈現某些自然反應,這些反應受到其後果的操縱和制約,假如後果讓個體獲得滿足,該反應在未來相同或類似情境中出現的機率便會增加,反之便會減少或停止出現。譬如,當兒童因呈現某良好行為而受到老師的獎勵時,便會增加該行為在未來出現的機率,獎勵作為行為的後果,有增強行為的作用。此一程式稱為增強或強化作用,說明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可以增強受獎賞的行為。反之,如果反應出現後未得到強化,甚或受到懲罰,該反應便會減少或消失。在操作制約論中,個體的行為屬於有目的的反應,藉由對情境的操作去得到所期望的目的或後果,而後果決定行為未來重複出現的機率。所以,對後果的干預是改變行為的重要關鍵。還有,操作制約論也重視前導事件(antecedent)作為環境因素對行為的影響。例如:在老師的要求下,學生進入圖書館後會保持肅靜。又如,某生因前晚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課時打瞌睡而無法專心學習。在操作制約論中,發生於特定行為前的前導事件和發生於行為後的行為後果都是影響個體行為的重要因素,找出前導事件和後果與行為的聯結並加以干預是改變個體行為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