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論紅樓夢
作  者╱
歐麗娟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0/05/31   (1版 3刷)
  
目前無庫存
email:
I  S  B  N ╱
978-957-11-9079-2
書  號╱
1XDR
頁  數╱
448
開  數╱
20K
定  價╱
580



本書將《紅樓夢》中有關詩歌的創作加以整合歸納並充分演繹,系統而全面地探討其中所呈現的詩歌理論與詩歌藝術,給予讀者不一樣的研究理路。

本書分九個篇章: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紅樓夢》中創作活動所反映之傳統習尚與當代風潮
第三章   《紅樓夢》之詩論
第四章   長篇詩歌之創作理念
第五章   律詩之格度與品鑑
第六章   《紅樓夢》之詩藝
第七章   《紅樓夢》中使用舊詩之情形與用意
第八章   賈寶玉的〈四時即事詩〉:樂園的開幕頌歌
第九章   林黛玉的〈五美吟〉:開顯女性主體意識的詠嘆調

將《紅樓夢》中有關詩歌的創作加以整合歸納並充分演繹。

歐麗娟

◎學歷: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
◎任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專長:
唐代詩歌、紅樓夢
◎著作:
《唐詩選注》、《杜詩意象論》、《歷代詩選注(隋唐卷)》、《大唐詩魁──李商隱詩選》、《唐詩的樂園意識》、《詩論紅樓夢》、《李商隱詩歌》、《紅樓夢人物立體論》、《唐詩中的樂園意識(增訂版)》、《杜甫詩之意象研究(增訂版)》、《唐代詩歌與性別研究——以杜甫為中心》、《唐詩新思路》、《大觀紅樓(綜論卷)》、《大觀紅樓(母神卷)》、《大觀紅樓(正金釵卷)》等。

修訂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曹雪芹之詩作與風格
第二節 「詩讖」──命運之載體

第二章 《紅樓夢》中創作活動所反映之傳統習尚與當代風潮
第一節 結社吟詩
第二節 聯句──才力均敵的集體創作
第三節 集句式酒令──別出心裁的百衲寶衣
第四節 限題限韻──因難見巧的遊戲藝術
第五節 戒字──避俗趨雅、以退為進之法
第六節 親友傳習的文字因緣

第三章 《紅樓夢》之詩論
第一節 詩歌創作的本質──虛構
第二節 創作工夫論
第三節 「真」與「新」的創作美學觀
第四節 詩歌的感發性質

第四章 長篇詩歌之創作理念
第一節 審題度式──切旨合體的裁量
第二節 開篇起句──不避粗俗
第三節 謀篇布局──紆餘卓犖的奇正相生之妙
第四節 轉韻逗韻──流利飄蕩之情致
第五節 篇終收結──本位收住法

第五章 律詩之格度與品鑑
第一節 律詩的基本規範
第二節 擷取「警句」的摘句式批評
第三節 「詩眼」──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
第四節 「背面傅粉」的技法
第五節 結 語

第六章 《紅樓夢》之詩藝
第一節 「十三元」──纏綿悲戚的韻部
第二節 「翻案」──絕處逢生的策略

第七章 《紅樓夢》中使用舊詩之情形與用意
第一節 隨機觸發、因事引喻:品題抒感時的借詩諭示
第二節 施行酒令、集句成趣:張冠李戴式的嶄新趣味
第三節 詩句剪裁、化用加工:奪胎換骨法的藝術交融
第四節 詩之精神、文之筆法:文類融通後的出位之思
第五節 套用舊詩之特色

第八章 賈寶玉的〈四時即事詩〉:樂園的開幕頌歌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四時」結構的樂園意義
第三節 〈四時即事詩〉的其他特點與象徵意義
第四節 樂園的永恆化
第五節 結 語

第九章 林黛玉的〈五美吟〉:開顯女性主體意識的詠嘆調
第一節 詠史與詠懷的宣言
第二節 〈五美吟〉的形式與題材溯源
第三節 唐傳奇女性的取材與意義
第四節 〈五美吟〉的夏季性與翻案法
第五節 結 語

徵引書目

會考作文拿高分
,看這本就對了

應用中文
台語字音字形一
點訣
臺灣文學史讀本
歌仔冊&eci
rc;心適代
絕對讓你看得懂
、寫得好的會考
作文




第一章   緒   論

     「韻散相間」為中國傳統小說之特點,所謂「狀以駢麗、證以詩歌」的寫法,可以說是從唐傳奇小說開始便縱貫歷代小說的形式特徵。置身於此一淵遠流長的歷史傳統中,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時,表面上也承襲了此一特有套式,因而全書處處點染詩筆而吟詠不輟,根據統計,曹雪芹前八十回原作,共有詩、詞、曲、賦、聯句、謎語
一百九十餘首,穿插在世情變換、離合悲歡的複雜情節中,正是遺傳自傳統小說文化的醒目印記。
     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雜織這些詩詞韻文的做法,其實並不是傳統的翻版。宋代趙彥衛曾指出,作為此一形式之肇端的唐傳奇,之所以在小說建構中形成如此「韻散相間」之體式,乃是有其歷史因素的,所謂:「唐之舉人,先藉當世顯人,以姓名達之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踰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也。蓋此等文備眾體,可以見史才、詩筆、議論。至進士則多以詩為贄,今有《唐詩》數百種行於世者是也。」依此可知,唐人傳奇小說體式中的「詩筆」,乃文人欲以之行卷求得功名的憑藉,出發點即帶有現實功利的目的,所展示的也是一種工具價值;其次,唐人傳奇小說中的「詩筆」乃與「史才」、「議論」並列,重點在於炫學逞技,以備見全才,因此彼此之間往往各自具有獨立的性質而與整體小說結構不能全然相融,遂不免帶有割裂拼湊、可有可無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