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存
作  者╱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劉益昌、趙金勇、王嵩山、林會承、林修澈、李台元編著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永續發展教育系列叢書
出版日期╱
2014/12/18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7938-4
書  號╱
5AA7
頁  數╱
256
開  數╱
16K
定  價╱
300



  文化這個名詞幾乎見於所有的人文社會科學,但以研究人類社會文化為己任的人類學,對於文化有著基本的定義,是指人群因為生存的環境,包括自然、人文等條件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文化體系。臺灣這塊土地既然擁有多樣而複雜的文化,顯然和當代尊重多元文化與保存文化多樣化的世界潮流一致。文化保存的意義顧名思義就是討論文化保存的本質、內涵、作法,以及我國的文化保存狀態。認識與尊重多元文化,使文化的發展過程,得以保存較為弱勢的文化體系,維持臺灣既有文化的多樣化。
  本書集合不同學者的論述,從個人專精的學術領域出發,提出不同類別的文化要素、項目內涵,並提出保存的方式。內容圍繞臺灣多樣文化的保存,不但處理族群的問題,也處理不同時間及文化內容,並與《文化資產保存法》密切相關,同時介紹文化保存的基本邏輯、文化權的概念以及語言保存等範疇。
※書籍推薦人
吳思華   教育部長
蔣本基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林慶隆   國家教育研究院編譯發展中心主任
※推薦文
教育部長序
     全球氣候變遷已是我們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亦是人類須嚴正面對的難題,在日趨嚴重的地球暖化現象,以及能源危機問題逐漸浮現後,環境保護與節能減碳,已成為地球村公民共同努力的目標。而《永續發展教育系列叢書》之出版,即是因應100年6月5日環境教育法施行後,我國將環境教育列為重要教育議題之一,以培養具有環境意識與素養的公民,希透過教育方式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本叢書內容分為「永續環境」、「永續經濟」及「永續社會」三系列,其中永續環境系列包括《自然保育》、《公害與防治》、《氣候變遷與災害防救》及《環境與資源管理》等4冊;永續經濟系列包括《綠色產業》、《清潔生產》及《綠色所得與綠色消費》等3冊;永續社會系列包括《文化保存》、《社會正義與社區參與》及《人口與健康》等3冊。合計有10冊。由本部補助,國家教育研究院結合五十多位學者專家歷時兩年餘編著而成,再經由審查通過後出版,是國內第一套為大專校院永續發展教育課程與教學編著的專書。希望讓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韓國、巴西之後,躋身少數將環境教育立法與落實教育政策的國家,揭示政府推動環境教育的用心與盡力,透過永續發展教育促進民眾主動積極瞭解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之相互關係,培養永續發展之知識、態度、技能、價值與倫理觀,進而產生對永續發展負責任的行為模式,以具體行動解決或避免問題,達到環境、經濟及社會的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教育內容關切環境與生態、環境問題以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行動、洞悉環境正義與世代永續公平發展、認識環境與經濟關係、環境法規與政策、國際環境公約與環保組織等等,係一個横跨環境、經濟以及社會學門的跨域整合的新領域,所需專長遍布各科系,除一般環境議題外,更擴及綠色產業、清潔生產、綠色消費、文化保存、人口與健康等前瞻性議題,涵蓋永續發展各面向,目前坊間並無一套適合大專校院學生使用的書籍,本叢書的出版正符合當前需求,相信對我國永續發展教育的推動,必能發揮很大的助益。

最後,本套書能如期如質付梓,感謝編著者、審查者、本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同仁、國家教育研究院同仁及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等的努力及貢獻。

劉益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趙金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王嵩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

林會承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

林修澈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

李台元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前 言

第一章 文化的多樣性與保存
第一節 文化本來就多樣
第二節 臺灣文化的多樣性
第三節 多樣文化的展現與來源
第四節 文化多樣性的維持與保存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古代環境變遷與文化適應
第一節 環境永續考古學
第二節 古代人類社會對環境的開發與毀壞
第三節 環境變遷對古代社會的制約與影響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過去的文化及其保存   
第一節 遺址及史前文化
第二節 遺址的保存與整備
第三節 遺址保存維護的意義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傳統文化之保存與維護   
第一節 文化與工藝傳統
第二節 信仰、儀式與社會實踐
第三節 起源、社會秩序與神靈形象
第四節 差異、社會觀念與族群意識
第五節 社會記憶與儀式劇場
第六節 家屋形式與意義
第七節 現代社會中的文化保存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古蹟、歷史建築與聚落之保存   
第一節 古蹟及歷史建築保存
第二節 聚落保存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原住民族的文化   
第一節 文化多樣性
第二節 原住民族的社會組成方式
第三節 原住民族的自然與文化資產
第四節 文化是建構世界的途徑
第五節 文化遺產、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永續經營
第六節 文化保存與消費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博物館與文化保存   
第一節 文化遺產與文化保存
第二節 文化、建築與場所
第三節 差異:文化形式的地方化
第四節 集體知識的展現
第五節 再現與再生產:博物館在文化保存的角色與未來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族語保存與教育   
第一節 語言•民族•文化
第二節 原住民族語言現況
第三節 原住民族語言保存與維護
參考文獻

結 語 文化保存的意義與實踐
第一節 文化保存的基本理念
第二節 文化保存的意義與目的
第三節 文化保存的作法
參考文獻

研究工作記錄簿
(軟精)
圖解國際標準驗
證 ISO 9
001:201
5實務
圖書資訊學導論
圖解現代色彩學
圖解實驗室品質
管理系統ISO
17025:
2017實務
商業管理萃思(
TRIZ)理論
與實務:讓你發
明新的服務




地球上擁有多樣的自然環境,加上億萬年以來地殼的板塊漂移、合併、分離、擠壓的高山、深谷、海溝等不同的地形、地貌,加上向南北分布的氣候帶,本來就足以造就豐富而且多樣的生命形態。基於自然界的地形、氣候以及生物的多樣,人類和自然、超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間互動的結果就是通稱的文化,既然自然以及生物有著多樣且複雜的型態,當然就造就了文化的多樣性,因此本來文化就多樣。全球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十五、六世紀以來以歐美各國帶著帝國主義貿易體系的擴張,使得全世界文化隨著強勢文化的擴張,而深受影響,並有逐漸歐美化的危機。基於此,文化的多樣性及其保存議題在二十世紀末葉成為全球關注的課題,而且透過國際間相關法律規約的簽訂,從本世紀積極倡議尊重多元文化以及文化多樣性的保存。
第一節 文化本來就多樣
一、文化多樣性是普世價值
城市與文明雖然是現代社會的走向,但從歷史發展過程而言,並不是唯一的道路,全世界大多數區域仍然以鄉村和自然的型態存在,因而得以保存一部分非都市化區域。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開發大會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促使全球開始思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的重要,達到資源永續利用、公平合理分享生物多樣性以及自然資源所衍生創造的利益。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33屆大會通過《保護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形式多樣化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簡稱為《文化多樣性公約》,公約主要的目的在於強調文化的多樣性以及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指出文化多樣性將是人類文化持續的重要關鍵。此一概念說明文化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已經不只是學術的意見,而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以及普世價值(劉益昌,2013),約略和《文化多樣性公約》同時發展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也在2003年由UNESCO公告《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其中重要的觀念,也在連結無形文化遺產和文化多樣性的概念。
就如同生物多樣性一樣,人類創造的文化也是多樣而複雜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也公佈了一連串和「文化多樣性」有關的公約與宣言,其中重要的概念幾乎和近年來全球化的議題有關,當中指出︰「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一項基本特徵」,「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文化多樣性創造了一個多彩的世界」等一系列有關人類文化的基本概念。2005年11月舉行的「第三屆全球化論壇──世界文化多樣性」會議,透過會議共同聲明,強調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化發展的基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視文化多樣性與差異性。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血脈,不同國家與民族獨特的文化和傳承,是其賴以生存、延續的條件。
二、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廣見於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人類學是最早從事人類各種文化研究的學科之一,從人類學的立場而言,文化是人類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過去到現代文化發展所留下的過程與見証,得以留存而具有典範與重要性者,即為文化資產。文化雖然是個常用且耳熟能詳的名詞,但什麼是「文化」?這卻是一個難以立刻說明清楚的概念,從十九世紀後半葉開始,歐美人類學界就已經有清楚的討論,而且各個不同的學科對這個名詞也有不同的定義;人類學的旨趣在於人類和他所創造的文化,臺灣人類學界深受歐美學術的影響,因此給「文化」一詞以相當淺顯的定義︰
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群人為適應環境而產生的固定因應模式(陳奇祿,1979,頁1)。
文化(Culture)是指人類在求取生存過程中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適應外界環境而產生的結果,另一方面卻也成為適應外界環境的手段(李光周,1986,頁6)
從人類與環境互動而產生的文化,通常可以分成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超自然三大範疇,三類文化的性質各不相同,但多少都與環境有關。人類為了在自然界中生活,於是產生各種行為,例如為了禦寒而穿衣、為避風雨而建房屋,為了延續生命而採集生產食物,也為了達成上述這些行為而製造工具、器具。由於每個民族都有他們不同的生活模式,因此有其獨特的工具、器物、技術等等,因為這些通常都是有形的,人類學界稱之為物質文化(劉益昌,1992,頁1-4)。但是近年來物質文化的研究已經擴張到更大的範疇,可說已經包括社會文化的許多面向(黃應貴,2004)
人和人的關係,則從人類的群居生活開始。最基本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男女結合的婚姻關係,和父母子女之間的血親關係。由此延伸到各種的親屬關係;為了維持這些關係,於是產生各種制度、法則,再延展為整個社會的組織與制度,而每個族群都有其特有的社會架構、組織和制度。
人類所接觸的環境,除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之外,還有很多是人類知識未能理解的未知界,就是一般所謂的超自然。自然和超自然的分界可能會因為族群的不同、時間的演變、知識的累積而有所更改,例如今日科學進步就使我們了解很多原來屬於未知界的事物。每個族群對於這些事物也都有一套他們自己解釋的模式,這也就是各族群的傳統知識以及信仰和道德的理念。
這些互動關係都會留下各類型有形或無形的文化遺留,就一般通稱的有形文化遺留而言,年代較晚可能仍存於地表可見的建築或人工製造、創建所形成的構造,屬於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年代較早或已經沉埋於地下、水中的人類活動遺留則屬於遺址;此外當然也包括人類所製造、使用的各類型物件,文化資產保存法規範的亦即古物或文物。無形的文化遺留,則包括人類行為的各類遺留,例如宗教信仰、儀式等,置於《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範疇,則為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但實際還包括更廣泛的民族知識、以及承載上述知識的語言。
就學理而言,聚落、遺址也是較為廣泛的文化資產,其內涵往往涵蓋人類所遺留的文化總和。至於文化景觀則為綜合型的文化資產,可能涵蓋人類所創造的聚落、古蹟、歷史建築、遺址以及行為或思想所造成的景觀共同構成。
三、文化的多樣性展現與保存
相對於全球化的過程,雖然當代人口已經有半數以上居住在城市,但就人類歷史發展過程而言,文明與城市不是人類唯一的道路,世界上仍有大範圍的鄉村區域,或所謂的偏遠地區。就歷史發展的過程而言,今天我們走到全球化的道路上,在環境與自然資源的議題上固然必須面對全世界,不過反向思考文化是人類面對自然的處理方式,每一種處理方式可說是一種文化基因,人類應該擁有更複雜多樣的文化基因,才能進一步面對當代逐步增加與強化的環境變異。
因為從文化的觀點而言,「文化是可傳播的,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是可以發展的,文化是能夠成為遺產的。文化需要寬容、包容、兼容,所以,文化的繁茂,需要自由氣息氤氳的文化生態環境。有的文化能成為產品,有的文化則永遠是不可出售的無價之寶。」(紀舜傑 201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透過《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說明:「文化是當代圍繞認同、社會凝聚以及知識經濟發展等各種爭論的核心」多樣性的文化之間必然有衝突之處,這種衝突或停留在文化層面,或擴張至經濟領域,甚或延伸至政治世界。就當代的觀點而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保存在於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前提是認識與尊重文化多樣性。
近年來一則有趣的電視廣告,是關於一家大型的跨國銀行,開始意識到各區域文化差異的重要性,這個差異就在於對在地,也就是本土文化的理解與尊重。今天臺灣是一個以漢人主體意識為主的國家,但是從人類活動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清楚可以意識到在這塊土地上的文化,無疑是多樣而且具有不同適應型態。就國家和土地的立場而言,可以從怎樣的角度去思考,才是大家應該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