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
作  者╱
林勝義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19/05/01   (1版 6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目前無庫存
email:
I  S  B  N ╱
978-957-11-6225-6
書  號╱
1JCY
頁  數╱
320
開  數╱
20K
定  價╱
380



  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專業的三大方法之一,但它的專業性在哪裡?本書試圖為它找出一些專業的成分,以運用於人群服務及社區相關領域。
  本書內容包括四部分:概念與歷史、理論與模式、實施程序、運用領域及下一步。其中,實施程序是本書重點,分別說明六個實施步驟的操作方法:(1)接觸社區及居民,(2)評估社區需求,(3)成立社區組織及團體,(4)規劃社區工作方案,(5)執行社區工作方案,(6)評量社區工作績效。然後,探討這些實施程序在人群服務、社區領域、災後重建的運用情況,以及社區工作、個案工作、團體工作三者的整合運用。至於社區工作的下一步,則以優勢觀點,強化社區能力與社區支持網絡,進而營造一個卓越及永續發展的社區。

林勝義
現職
 長榮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長榮大學社區服務中心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醫社系兼任教授

經歷
 國立台灣師大社教系教授兼主任、所長
 國立台灣師大圖書館長
 東吳大學社工系兼任教授
 實踐大學社工系兼任教授
 文化大學社工系兼任教授
 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委員
 內政部莫拉克颱風災區生活重建服務中心評鑑委員
 高雄市推展社區服務專案計畫審查委員
 高雄市社區型長青學苑方案審查委員
 台南縣社區發展評鑑委員
 嘉義縣社區長青活力站服務成效審查委員

第一章 社區工作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社會工作取向的轉變
第二節 社區工作名詞的界定
第三節 社區工作的不同面向
第四節 社區工作與相關名詞的整合

第二章 社區工作的發展脈絡
第一節 英國社區工作的發展
第二節 美國社區工作的發展
第三節 台灣社區工作的發展

第三章 社區工作的理論
第一節 社會科學中的相關理論
第二節 社區工作的宏觀理論
第二節 社區工作的微觀理論

第四章 社區工作的模式
第一節 樓斯曼的社區組織實務模式
第二節 波普羅的社區工作實務模式
第三節 韋羅等人的綜合社區工作模式
第四節 克里茲曼與麥克奈的ABCD模式

第五章 接觸社區及居民
第一節 與社區及居民接觸的主要目的
第二節 與社區及居民接觸的過程
第三節 與社區及居民接觸的原則

第六章 評估社區需求
第一節 社區評估的類型
第二節 由硬體資訊進行社區需求評估
第三節 由軟體資訊進行社區需求評估

第七章 建立社區組織及社區團體
第一節 建立社區組織的步驟
第二節 建立社區團體的步驟
第三節 成立社區發展協會的步驟
第四節 社區組織與相關單位的連結

第八章 規劃社區工作方案
第一節 規劃方案的前置作業
第二節 規劃方案的重要程序
第三節 方案計畫書的基本架構
第四節 方案執行前的整備程度

第九章 執行社區工作方案
第一節 召開社區會議以啟動社區組織
第二節 加強社會行銷以發動居民參與
第三節 落實資源管理以動用社區資源

第十章 評量社區工作績效
第一節 一般社區工作方案的績效評量
第二節 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
第三節 社區工作績效評量的基本原則

第十一章 社區工作在人群服務領域的運用
第一節 社區工作在社區照顧的運用
第二節 社區工作在福利社區化的運用
第三節 社區工作在其他個人服務的運用

第十二章 社區工作在社區相關領域的運用
第一節 社區工作在社區營造的運用
第二節 社區工作在社區產業的運用
第三節 社區工作在其他社區方面的運用

第十三章 社區工作在災後社區重建的運用
第一節 社會工作者在社區災害防救的任務
第二節 災後社區重建的實施過程
第三節 災後社區重建的國際經驗

第十四章 社區工作與個案及團體工作的整合運用
第一節 社區工作與個案工作及團體工作之比較
第二節 社區個案工作在社區的運用
第三節 社會團體工作在社區的運用

第十五章 社區工作的下一步
第一節 運用優勢、充權、復原力的觀點
第二節 建立社區組織本身及其成員的能力
第三節 建構正式與非正式的社區支持網絡
第四節 營造一個卓越及永續發展的社區

社會科學質的研

社會政策與社會
立法奪分寶典
社會福利行政
社會個案工作─
理論與實務
身心障礙社會工
作實務手冊
社會團體工作:
理論與實務




第三章   社區工作的理論

理論(theory),是用以解釋事物相互關係或因果關係的一套概念,能給予人們行為的指引和規範(甘炳光等,1996:101)。
波普羅(Popple)是英國當代社區工作專家,他認為「理論」(theory)是社會科學的一種整合面貌,用以解釋社會現象,但是理論本身很少經過測試,因此我們重要的信念是透過不同理論的說明,加強對社區工作的支持(Popple, 1995:31)。
基於此種理念,我們儘量將社區工作相關的理論提出來,並略作說明,期待有助於社區工作實務者在其工作情境中選擇運用,進而引導自己以最適當的介入方式,增進實務工作的效果。

第一節   社會科學中的相關理論

     本質上,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之一,同時與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社會科學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哈德凱瑟等人(Hardcastle, et. al., 2004:33-60)認為,指導專業化社會工作實務,不僅需要一套專業價值觀,還需要社會科學的理論,並且提出系統理論與組織(System Theory and Organization)、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現實建構(Reality Construction)、社會交換理論與權力(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d Power)、組織相互關係理論(Interorganizational   Theory)六種主要理論及其他解釋架構,以利社會工作者在從事社區實務過程可以掌握和運用。茲將這六種主要理論各歸納為定義、觀點、舉例、在社區工作的運用,擇要說明,其他解釋架構則綜合說明,如下:

     一、系統理論和組織

1.定義:系統(system)是一個整體及其相關聯的部分所組成,而其最高指導原則是組織(organization)。
2.觀點:人類個體或社會系統,在不受外界的影響之下,整合成為運作順暢的系統,是可能的,也是我們所期待的。但是,人類個體或社會系統本身是開放的,沒有一個系統可以達到完美的整合。一個系統要存在,就必須有自己的邊界,但也不能與其他系統或周圍環境完全分離。這也就是說,為了維持系統的運作,並且保持其完整性與連貫性,一定程度的封閉是必要的;同時,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還以須與其他系統進行資訊或資源的交換。簡言之,任何社會系統,必須與其他系統進行協調,否則就是面臨死亡。
3.舉例:例如,一個大型的醫療院所,由醫生、護理人員、藥師、社工師等專業人員組成醫療團隊,如果發生重大醫療事件,所有成員必須維護病人秘密,但又不能完全拒絕媒體採訪,因而必須進行協調,適度滿足外界的需求。
4.在社區工作的運用:社區組織的管理者處於一個日益複雜、嚴峻和動態的環境之中,不僅須要瞭解本身組織系統如何運作,以處理成員的問題,還要瞭解相關組織或團體決策者的運作方式,以處理外界的相關事宜,例如申請補助、接受評鑑。

二、社會學習理論

1.定義:人類的行為,是在與他人或社會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學習而來的。
2.觀點:人們對於行為的學習,是以巴夫洛夫(Pavlov)、斯肯納(Skinner)、歐羅普(Wolpe)、班特拉(Bandura)等人的學習理論為基礎,習得兩種主要方式的行為:
(1)反應性的行為(respondent behavior):透過之前的暗示而獲得。例如,一個人對強烈譴責的反應,出現害怕、焦慮、恐懼、對抗或逃避等反應。
(2)操作性的行為(operant behavior):是受到意識控制的行為。例如,受到獎勵,隨後出現積極的行為;受到懲罰,隨後出現消極的行為。
3.舉例:例如,某一市民在合法聽證會上的發言過程,受到反對者的強烈攻擊,可能因此害怕在類似的會議上發言,甚至逃避參加所有的公聽會。正如俗語所說:「一朝被蛇咬,看到草繩也害怕」。相對的,如果這個市民在公聽會的發言,受到讚賞和掌聲,可能因此更樂於參加類似的會議,並且為社會公益而仗義執言,積極倡導。
4.在社區工作的運用:社會學習理論強調認知對於理解人類行為的重要性。當一個人有低效能的預期(low efficacy expectations),可能「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相對的,如果一個人對自我效能的評價高,就會產生普遍希望感(universal hopefulness),他相信自己和其他人一樣都能獲得成功,因此在有需要的時候,積極採取行動。這種充滿希望的人,常常會成為社區方案規劃與社區議題倡導的優秀領袖。換言之,社區組織的管理者應該善用社會學習理論,避免成員「習得無助感」,而設法促使成員產生普遍希望感。

三、現實建構

1.定義:人們對於日常生活事件的理解,是來自於社會過程(social processes);客觀事實不能脫離主觀定義而存在,而主觀定義是人們在認識中形成的。
2.觀點:現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現實建構有三過過程:
      (1)客觀化(objectivation):將主觀經歷轉換成客觀事實,例如美國的人口統計中,由於種族主義的思想,把白人當作一個主體範疇,而把非洲裔的美國人界定為非白人。
      (2)社會化(socialization):全面不斷地將個人納到客觀的社會世界,或成為其組成部分。
      (3)內化(internalized):透過社會化過程,將社會含義轉變為自我意識。
     經過內化所建構起來的社會現實是穩定的,只有在人們繼續不斷的接受新事物喊選擇性定義的挑戰,才會在微觀層面發生變化。至於宏觀層面,則必須因應外界環境的變化,進行自我解釋或辯護,從而確定其合法性。
3.舉例:例如,家庭的含義,在美國社會經常發生變化,在傳統的核心家庭,母親和孩子待在家裡,父親外出謀生,但是現在這類家庭因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出現雙生涯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親子同一性別(same sex parent and children)的家庭等,連帶使婚姻的含義也不斷發生變化。
4.在社區工作的運用:現實建構的理論對社區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我們不能簡單地根據經驗和客觀事實來定義社區問題,而必須崁入「有意義的網絡」(web of meaning)中,透過語言來進行創造和延續,並且對服務對象的問題進行全面性評估,避免受到固有框架或不當分類的影響。因此,服務對象所需要的,不僅是透過個人化的處遇方案為其提供諮詢之類的服務,還必須進行背景闡釋,以確定問題性質及介入方式。

四、社會交換理論和權力

     1.定義:人們都以自我利益做為行為的目標,交換能使雙方受益。我們提供對方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並從對方換得自己所期望的東西,但這樣的交換有時會受到權力是否平衡所影響。
     2.觀點;從交換理論的角度來看,交換領域代表一種由互動的雙方或更多方所組成的市場,他們在不同的時間,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交換各自期望的有形資源(如金錢、產品)或無形的資源(如資訊、服務。同時,在交換關係中,權力是一種重要影響因素,人們往往透過競爭、再評估、互惠、聯盟、強迫等各種權力平衡的策略,達成更有利的交換。
     3.舉例:以某一社區組織希望附近某私立大學低價出售一塊地給社區蓋休閒中心為例,說明透過上述五種權力平衡的策略,以進行更有利的交換:
      (1)競爭(competition):如果社區附近還有一間教堂願意更低價售地,則大學對社區組織在交換上的權力就會降低。
      (2)再評估(revaluation):如果社區暴力增加,社區組織轉而投入社區治安的改善,則購地蓋休閒中心的交換行為,就必須重新評估,大學對社區組織在交換上的權力也會降低。
      (3)互惠(reciprocity):如果雙方協調在休閒中心加蓋停車場供學校師生停車,而學校也願意相對降低售地價格,則社區與學校雙方互惠。
      (4)聯盟(colition):如果雙方聯合起來,共同爭取都市計畫委員的同意票數,可以為蓋停車場爭取更有利的資源(如政府補助額度)。
      (5)強迫(coercion):如果社區組織發動具有學生家長身份的社區居民,到校門口舉行遊行示威活動,要求蓋學生停車場,企圖透過輿論對學校施壓,則社區組織可以提高交換上的權力。
     4.在社區工作的運用:社會交換理論為社區實務提供取得有形與無形資源的一些模式,尤其是各種權力平衡的策略,有助於社區組織在與其他組織進行資源交換時,從中選擇受益最高的那種交換策略。

   五、組織相互關係理論

1.定義:每個組織都嵌入在一個更大的群體和組織網絡之中,為了生存和發展,這些組織必須與不同的網絡保持聯繫。
      2.觀點;組織關係理論包含兩個主要概念:
         (1)組織領域(domain of an organization):在組織網絡,每個組織為了達成目標,以及滿足服務對象所需資源,必須劃定一個具體領域或實施範圍,通常由下列項目所組成:人類問題或需求、人口群或案主、技巧或處遇方式、地理區域或範圍、財務或財政資源等。
         (2)任務環境(task environment):組織為了達成目標,必須與外部組織打交道,形成一個任務環境,通常由下列各部分所組成:(A)財力、勞動力、原物料、設備及工作場地的提供者(providers of fiscal resources, labor, materials, equipment, and work space)、(B)合法性與權威性的提供者(providers of legitimate and authority)、(C)案主或顧客的提供者(providers of clients or consumers)、(D)補充服務的提供者(providers of complementary services)、(E)產品或服務或的消費者和接受者((consumers and recipients of an organization’s products or services)、(F)競爭者(competitors)。
      3.舉例:例如街友服務,其具體領域可能區分為單身男性街友服務、家庭街友的服務,但不包括藥物成癮者。同時,街友收容所的安全設施,必須通過衛生單位與消防單位檢查合格。
      4.在社區工作的運用:許多社區實務工作必須處理本身組織與其他群體或組織的關係,此時即可參考組織相互關係理論,藉以瞭解這些組織的具體領域與任務環境,從而選擇適當的互動行為。

   六、衝突理論

1.定義:在人類生活中,有一種追求社會秩序和組織的自然傾向,對於社會衝突的情況會感到不舒服,並尋求化解之道。
     2.觀點;衝突是人類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事實。早期的衝突論者馬克思(Marx)認為,衝突的根源在社會經濟組織,也就是資本家採取生產手段,剝削勞動者的權益,因而產生勞資衝突。晚期的衝突論者達連多夫(Dahrendorf)則認為,衝突的根源在社會系統的權力結構,也就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權力有不合理的落差,就會產生衝突。不過,這兩派都同意:任何組織系統為了爭取利益、資源、權力,會發生衝突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也是促成社會變遷的一種因素。
     3.舉例:例如美國全國婦女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 NOW)在一本小冊子,倡導女性意識覺醒,就是因為她們學覺得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受到壓迫,必須以積極的行動來改變這種處境。
     4.在社區工作的運用:對於衝突團體為何及如何形成,我們並不十分清楚,因為許多潛在的利益團體雖然處於被剝奪的環境下,卻沒有組織起來改變處境,但是馬克思與達連多夫都強調領袖人物在帶動組織轉變的重要性。如果社區領袖與社區工作者能夠意識到這類組織發生衝突的事實,就比較知道如何有計畫地協助社區進行必要的改變。

七、其他解釋架構
     
除了上述六種主要理論之外,以動機、生態、批判、女性和混沌等概念為基礎的解釋架構,同樣可以運用於社區實務工作。
     1.動機理論(motivational theory):在社區實務中,對於自我的動機有解,有助於自我效能的利用;對於他人的動機有所理解,則是所提供服務項目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
     2.生態理論(ecological theory):生態的觀念,可以從四方面影響社區介入方法的考量:(1)兼顧個人背景與直接環境的因素,(2)相互依賴的系統如何超越鄰里的價值和責任,(3)社區在既定區域如何維持自我運作,(4)在個人因素之外,尋求非人為因素對人類問題的影響。
     3.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這種理論從宏觀層面來關注整體的社會環境,有助於社區工作者把握個人認識與社會變遷之間的關聯性。例如,居民長期對社區感到不滿意的原因,可能是居民受到電視脫口秀(talk shows)節目的影響而產生批判意識,。
     4.女性主義理論(feminist theory):女權的主張,提醒我們注意到傳統以來人類另一半存在的事實。例如,對於性別角色的認識,促使社會工作者更密切地關注社區環境中,有關於身分(identity)、差異(difference)、控制(domination)和壓迫(oppression)的議題,並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父權、抑制和社會否定等過程。
     5.混沌理論(chaos theory):這種源自於物理學的理論,強調自然與現實動態的關聯性和複雜性,有時偶發事件可能改變整個形勢。例如,「蝴蝶效應」(Butterfly’s Effects),假設東京一隻蝴蝶飛舞所發生的小小氣流,可能與其他因素結合而在紐約釀成龍捲風。這種混沌理論,促使我們在面對複雜與多變的社區環境,必須仔細思考其因果關係,無論消極面或積極面,都應該儘量避免倉促決定其中一個層面,而將另一層面排斥在外。
     
第二節   社區工作的宏觀理論

波普羅(Popple)在英國從事社區工作實務多年,他認為在基層,人們不只「要做事」(do thing),而且要思考他們的行動,在他們所處世界產生什麼效果(outcome) (Popple,1995:31)?
基於此種深藏於心的願望,波普羅(Popple)檢視英國社區工作的相關文獻,試圖找出一些理論,用以支持社區工作的解釋,減少工作者與社會世界相遇時在角色上的不穩定性。結果他發現社區工作的理論為數不少,但沒有單一的理論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所以他謹慎瞭解之後,寧可抓緊能夠被廣泛運用於各類社區的宏觀理論(macro theory),這些理論可以分為四類:多元主義社區工作理論(pluralist community work theories)、基進及社會主義社區工作理論(radical and socialist community work theories)、女性主義社區工作理論(feminist community work theories)、黑人及反種族主義社區工作評論(black and anti-racist community work critique) (Popple,1995:32-41)。茲就其相關論述歸納為起源、主要觀點、相關論述等三項略述之:

一、多元主義社區工作理論

1.起源

有關英國社區工作實務理論的發展,在殖民時期,首先由前輩社區發展工作者巴特恩(Batten)提出一個教育取向(educational approach),將目的放在協助個人成長。這種實務理論,是由工作者協助人們建立自我指導(self-direction)和責任,以改善他們對社區事物的態度和反應,回過來再引導他們改善社區的物質條件。這個取向,成為早期社區工作訓練的重點,但後來遭受基進取向(radical approach)的大量批判。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多元主義理論開始圍繞著社區工作而提出論述,尤其在1960年代,多元主義理論占盡優勢,幾乎主導整個社區工作解釋。

2.主要觀點

基本上,多元主義理論深受舒彼得(Schumpeter)與韋伯(Weber)的影響,認為:在社會裡的權力,不屬於任何單一的團體所有,也不以團體的型態呈現,取得代之的是「民主」(democracy)的運作,也就是所有公共政策的決定,都是各種不同競爭團體之間妥協的結果。
     當然,沒有哪一個團體願意缺少資源以致影響成果,而且將每一可能的原因都反映在一些議題上。這些利益團體或派系的競爭,被視為是維持民主運作或穩定政治制度所必需。由於他們分散權力,並防止任何一個團體排除其他團體,因而在多種利益團體之間必須持續進行協議。
在英國的歷史上,多元主義理論經常與主流的社會行政相互連結,他們共同關注每一件社會改革的處理方式,以及社會問題的改善情形。因此,在多元主義之下,政府與社區工作者各有一定的角色。
就政府的角色而言,主要在平衡這些不同團體競爭的壓力,並確認政策決定是針對選民所表達意見的妥善安排。
     就社區工作者而言,多元主義理論建議一個角色,透過支持行動,鼓勵社區居民參與政治和行政的過程,從而影響服務的可接受性,增加責信的意義。同時,在這個派典裡,社區工作者的角色,是透過相互支持、分擔行動、嘗試為他們的成員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務,藉以協助各種不同的團體去克服他們所面對的鄰里問題或社區問題。

3相關論述

.      立基於多元主義分析的社區工作理論,已由英國許多學者(Biddle,1965; Leaper,1971;   Geotschus,1975;   Thomas,1983;   Henderson & Thomas 1987;   Twelvetrees,1991)發展多年,相關的論述亦復不少(Popple,1995:34)。
(1)湯姆斯(Thomas,1983:231)的意見:他認為社區工作是一種多元主義的工作,有社會工作者存在的團體,顯得相當強勢。但是我們的基礎工作,是組織化和概念化,以促使不同的團體得以連貫成為明顯合理的工作。稍後,他又描述社區工作是具有專門知識和技巧的一種公共服務的工作(public service occupation),即使多元主義是關心社區工作實務的理論,它也承認結構性的剝奪,並認同社區工作的政治層面。無論如何,焦點是放在社區意識的改善,並促進他們重視教育的價值及經驗的可貴。
(2)韓德森與托馬斯(Henderson & Thomas, 1987:5)的意見:他們出版「鄰里工作的技巧」(Skills in Neighborhood Work)一書,不僅是「如何去做」(How- to- do it)的教材,而且對多元主義取向有相當清楚的解釋。這本書強調社區工作必須聚焦於鄰里,因為人們為了改變工作方式、就業和政策,花費許多時間。例如,從機構照顧(institution care) 轉變為社區照顧(community care),強調在社區工作裡面重視社區團體與資源擁有者之間的垂直的關係,更勝於社會互動的利益。
     此外,韓德森與托馬斯(Henderson & Thomas, 1987)也鼓勵社會工作者、青年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區發展工作者(community development worker)投入鄰里的基礎工作。